第69章 科普:物質的等離子態 (本章不算正文,只是為了讓讀者更好的理解後面在文中出現的離子發動機,離子發動機在本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們周圍的物質形形色色、豐富多彩,如果讓你把這些物質分一下,你會毫不困難地指出,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哪些是氣體。 物質除了這三種以外,究竟還有沒有別的形態呢? 我們用水做例子:將冰加熱到一定的程度,它就由固體變成為液體的水;溫度再升高,又蒸發成氣體。 但要是將氣體的溫度繼續升高,會得到什麽樣的結果呢? 當氣體的溫度升高到幾千度以上的時候,氣體的原子就開始拋掉身上的電子,於是帶負電的電子開始自由自在地遊逛,而原子也成為帶正電的離子。 溫度越高,氣體原子脫落的電子就越多,這種現象叫做氣體的電離化,科學家把電離化的氣體,叫做“等離子態”。 除了高溫以外,用強大的紫外線、X射線或丙種射線來照射氣體,也可以使氣體變成等離子態。 這種等離子態也許你會感到很稀罕吧! 其實在廣漠無邊的宇宙中,等離子態才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種物質形態。 因為宇宙中大部分的發光星球,它們內部的溫度和壓力都非常高,這些星球內部的物質幾乎都處在等離子態。 只有在那些昏暗的行星和分散的星際物質裡,才能找到固體、液體和氣體。 就是在我們的周圍,也經常能夠碰到等離子態的物質。 象是日光燈和霓虹燈的燈管裡、眩目的白熾電弧中,都能找到它的蹤跡。 再有,在地球周圍的電離層裡、在美麗的極光、大氣中的閃光放電和流星的尾巴裡,也能找到這種奇妙的等離子態。 當然物質除了以上四種形態,往固態方向還有幾種形態,比如在白矮星內部的“超固態”,以及在中心星中存在的“中子態”。 一個打火機那麽大的中心態物質,可以有30億多噸重,要有96000多台重型火車頭才可能拉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