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學術計劃與C刊 今天是1月6日,楊哲私聊三位室友:“你們啥時候回家?” 許白:“明天就走,我等學校開口放人等得黃花菜都涼了。” 莫心武:“不瞞你說,我剛才已經把高鐵票買好了。” 沈嘉運:“9號吧,我家教還沒結束呢。你呢?” 楊哲回復:“我還沒想好,你知道圖書館寒假閉館時間不?。” 沈嘉運:“你看看圖書館的公眾號?” 楊哲翻出蘇大圖書館的公眾號一看,果然有個寒假開放時間的通知。 1月20~2月9日不開門。幾乎就是20天時間,挺久的。 楊哲有些煩惱。 他本來還想,如果寒假的開館時間長,他就可以留在這裡一邊查資料,一邊學習,一邊研究罐子。 現在等於是20天不能進去,這20天他要怎麽度過?要不乾脆回家算了?蘇大的生活成本也挺高的。 想了很久也沒法決定,楊哲決定先不管了,反正還有好幾天的緩衝期。 手機玩了一陣子,他居然越玩越困。 可能是因為下午腦力耗盡的緣故?楊哲想了想,還是睡會兒吧,圖書館不是在每層樓的走廊上都有沙發嗎? 他來到二樓走廊的沙發上,合衣躺上去睡覺。 頭剛沾著沙發沒幾分鍾,身邊就來了個同學,開始念英語,聲音還超級大。 楊哲試圖用書包蒙住頭,沒用。 睡不著,還吵得要死,他實在忍無可忍,起身離開。 坐著電梯上到五樓。 圖書館一共就五層,五樓沒有書,只有自習室,所以人很少。 楊哲找到了五樓的沙發,躺在上面,沒一會兒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他醒了。 揉揉眼睛,感覺光線有點昏暗。 往圖書館的玻璃幕牆外面一看,靠天怎麽黑了! 再摸出手機一瞧,我的媽都晚上7點半了。 看樣子是真的腦子太累了,居然能從4點多一覺睡到7點。 在不正常的時間睡了不正常的覺,楊哲感覺還暈暈乎乎的,去洗手間洗了把臉,才算慢慢清醒過來。 “先去吃個晚飯吧。” 楊哲提起書包,向著電梯間走去。 他正要按電梯按鈕,忽然間,聽到了下方,也就是四樓的電梯門旁邊,傳來了一陣說話聲。 “……你們班有個叫楊哲的吧?” 說話的是一個蒼老而溫和的聲音。 提到自己了? 楊哲忍不住豎起耳朵聽起來。 “嗯,是有。怎麽啦羅老師?” 這次說話的人是個女生,聲音又尖又亮,聽得特別清楚。 羅老師道:“聽說他這次期末考試和你並列第一名,你是不是有危機感了?” 他語調中帶著一絲打趣。 先前說話的那名女生憤憤然道:“羅老師,您太看不起我了!我的目標可不是考試成績,我可是瞄準了C刊在努力,您怎能把我和那種只會應試的人相提並論,您沒帶我們班不知道,楊哲之前期中考試明明就差點沒及格,這次考這麽高分,肯定是臨時死記硬背……” 她的語氣有些急了。 這女生說話的那個拿腔拿調的感覺……楊哲一下子就想起來了。 喲謔,這不是容詩柳嗎? 至於那位羅老師,楊哲回憶了好久,才隱約想起來似乎是他們文學院的一個老教授,沒給大一學生上過課,只在文院的牆上見過他照片。 “哈哈,你這孩子,”羅老師的笑聲響起,“太好強了,跟你爸一模一樣。你論文寫好了記得拿給我看看,我給你改改。不過,也別指望大一就發C刊,你水平還不夠!先試著發點普通刊物吧,我回頭給你介紹幾個容易的……” 你爸?原來是熟人麽。楊哲琢磨著,這容詩柳不愧是學者家庭出來的,在哪裡都有熟人啊。 不過C刊到底是什麽玩意? 楊哲隨手拿起手機百度了下,這才知道C刊就是所謂的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是文科的核心期刊目錄。 不少博士生都發愁發不了C刊,本科生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難怪羅老師勸容詩柳別指望。 “可是,羅老師,我現在就只需要C刊成績,因為蘇大今年有個本科生學術獎勵計劃,要求三篇期刊論文,其中至少得有一篇C刊。我覺得我有希望!” “哦,你說那個計劃啊,我知道,獎勵三萬塊錢,還有直博機會,也可以換取國外名校交流機會……” “羅老師,我不在乎那三萬塊,但是直博我勢在必得!直博可以省我很多時間!” “小容啊,你可得想清楚了,你的競爭對手是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你現在才大一,別那麽急……” “不不,羅老師,明年未必有這個計劃,我覺得我有優勢,而且,羅老師您還可以幫我推薦,您不是有很多C刊資源嗎……” 兩人又交談了幾句學術話題,羅老師要走了,容詩柳送著他進了電梯。 過了片刻。 “叮。” 電梯的到達聲在楊哲身邊響起,門開了。 出來的,竟然就是容詩柳。 她把羅老師送上了電梯,自己卻乘另一部電梯上到了五樓來。 容詩柳剛剛邁出電梯間的門,身子就猛然一僵。 她看見了站在電梯間旁邊的楊哲。 在一瞬間,她的臉上猛然閃過驚訝以及秘密被窺破的惱怒之色,但很快,她又恢復了平靜。 楊哲動也沒動,只是坦然直視著她,琢磨著她背地裡說自己壞話,起碼應該道個歉吧。 可容詩柳偏偏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她的嘴角輕輕拉開一個弧度,斜向上,笑了起來。 笑容中,帶著冷然的高傲,也帶著無所謂的蔑視。 譏諷的微笑,配著她精致的面龐,一身做工考究的名牌服飾,高挑挺直的身材,在圖書館的燈光籠罩下,投射出獨屬於天之驕子的傲慢身姿。 她的眼神仿佛在說,是的,我不裝了,可我們的差距就是這麽大,你又能怎樣? 容詩柳一語不發,甚至連身為同學的形式化招呼都不打,就這麽在楊哲的注視下一個旋身,向著五樓的公共自習室走去。 楊哲默然。 她確實有無視自己的底氣。 學者家庭出身,家境富裕,交際廣闊,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一般人趕不上的。當班上的同學還在為能不能及格而掙扎時,她不但永遠是第一,甚至目標根本就不在考試上,而是瞄準了更為高端的學術領域。她與一般人,確實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