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强兵

乱世操兵戈,男儿当称雄!     汉末三国,是热血男儿永恒的主题,因为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铸就了传奇无数。     骑射无双的白马义从;锐不可当的先登死士;攻无不克的陷阵营;名震天下的虎豹骑……     名将如雨,强兵如林!     在天崩地陷的乱世中,他们纵横驰骋在中原大地之上,掀起了无边烽烟。     最强者谁?     初平元年,关东群雄并起,叩关讨董!     恰逢其时,特种兵王羽穿越时空,降临在这个乱世,成了个名不见经传的诸侯之子。     大战最前沿,黄河古渡口――孟津渡。     第一强兵的传奇,于斯展开……

作家 鲈州鱼 分類 奇幻 | 293萬字 | 978章
第23章 何事不得归
中軍帳內,燈火通明,人倒不多,除了起身相迎的王羽,就只有面無表情,侍立其後的於禁了。  果然,這是要攤牌了,小家夥不是一般的急性子呢。
  賈詡不敢托大,急忙辭謝:“階下之囚,哪敢當將軍如此相待?慚愧,慚愧。”
  “文和先生過謙了,先生有洞徹人心之能,通達世事,乃是天下奇才,本將又非桀驁昏聵之人,自然要以禮相待,以誠相待。羽有勇,先生有謀,羽若能有幸得先生之助,自是如虎添翼,或曰如魚得水,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王羽開門見山,直接將醞釀已久的台詞說了出來。
  “將軍的自謙和對詡的推崇,都太過了……既然將軍提及要坦誠相待,詡冒昧,敢請與將軍開誠布公的一談,未知將軍意下如何?”
  賈詡的語氣很誠懇,但王羽今天已經領教過很多次了,知道眼前這位毒士控制情緒的本領,堪稱天下無雙,想從他的言談舉止中看出點什麽不太現實。
  不過,聽了賈詡的話,王羽知道,自己的暗示對方已經收到了,並且願意為此做出一定限度的讓步。
  肯正經八百的談,那就有門兒。
  “自當如此,先生請坐。”王羽抬手延客。
  “將軍請。”
  賓主落座,見賈詡看向身後,王羽心知對方在疑惑什麽,解釋道:“文則乃是本將心腹,如手足一般,參讚軍機,諸事皆不必相瞞,先生大可不必在意,有話不妨直說。”
  賈詡笑眯眯的全不介意:“無妨,無妨。”
  於禁在泰山軍中的地位,在他的預料之中,王羽有大志向,又有智謀,而無論泰山還是河內,底子都很薄,這樣的將才自然是要重用的,否則哪裡又談得上愛才若渴?
  倒是此舉的用意很耐人尋味,如果自己猜的不錯,小家夥一方面是想向自己表達人才觀,另一方面,則是示恩於人。
  這兩個效果,都圓滿的達到了。
  那於文則臉上神情依然平靜,但眼神中的熱切,卻是無法遮掩的,根本瞞不過自己的眼睛。而自己的心思麽……至少,小家夥的開場白確實很坦誠,只是後面那招,似乎有些太心急了……
  也罷,那就有話直說好了。
  “將軍既知賈詡微末之名,當對西涼之地的局勢民情有些了解吧?”
  王羽硬著頭皮答道:“略知。”
  就知道老滑頭不會這麽容易就范,這個問題確實有點難啊,
  自己只知道西涼很亂,勢力很多,具體是怎麽個亂法,那就兩眼一抹黑了。至於民情,這種事別說是自己,就算把後世那些個開講壇的大拿找過來,恐怕也只能乾瞪眼啊。
  好在賈詡沒打算難為王羽,這一問雖少有些試探之意,但更多的卻是為了承接話題。
  “西涼之地,向來混亂,自漢武時代的西進之後,逐漸形成了以漢、羌為主,諸胡混雜的局面。諸胡皆是欺軟怕硬的性子,大漢強盛時,就算受到官吏欺壓,也只是忍氣吞聲,笑臉相對,而漢家百姓素來良善,少有欺人之舉,當時的西涼,和中原並無多大的區別。”
  “後來王莽亂政,光武中興,經歷了這場大亂之後,大漢江山江河日下,對西涼的控制開始減弱。自安帝時起,羌人便連結諸胡,反亂不休,綿延至今已有八十余年,規模最大的一場,莫過於中平元年時,邊章、韓遂為首的那場大亂了……”
  賈詡的長篇大論,讓王羽漲了不少知識,
不過,他卻有些摸不到頭腦,不知道西北形勢,跟現在的話題有什麽關系。  莫非,對方是想要自己經略西北?不可能!即便沒有後世的見識,單憑這番話,也知道西北河山殘破,難有作為了,賈詡這樣的聰明人,不會不知道自己話裡蘊含的意思吧?
  只聽賈詡語氣深沉的繼續說道:“諸胡自認受到了欺壓,所以要報仇,但他們尋仇的對象,卻不是欺壓他們的官吏,而是無辜百姓!而朝廷屢次征討,收效甚微,亦生出了放棄西涼,退守三輔的念頭,一時間,在朝中喧囂塵上,幾成事實。羌人聞訊之後,氣焰更是高漲,反亂愈發難平……”
  王羽接口道:“守護不了疆土,亦保護不了百姓,沒能力也就罷了,連這樣的心思都沒有,還算是什麽朝廷?簡直丟盡了大漢列祖列宗的顏面,這樣的朝廷,確實該進垃圾堆了。”
  “……”賈詡微微一愣,王羽這話簡直就是大逆不道。
  他再次感歎,那個一根筋的王匡,到底是怎麽生出這種兒子的?差太多了吧?驚訝過後,他心中卻微微有些痛快。這種念頭,在他心裡未嘗沒轉過,但卻從來不敢訴諸於口。
  “想要在西涼那個混亂之地立身保命,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光明大道,出仕為官。如前所說,欺壓諸胡的是官吏,如今與羌胡眉來眼去,稱兄道弟的,同樣是他們,有個官職在身,或者和大人物們扯上關系,就可在西涼行走無礙。”
  賈詡稍一停頓,提起一樁往事來:“將軍知詡之名,應當也知道當日之事。詡曾舉孝廉,卻無缺可出,只能黯然返鄉,途中路過汧地,與同伴為胡人所執。詡詐稱段太尉外孫,故而得脫,同伴則都被活埋了。”
  說著,他苦笑一聲:“此舉頗受閻公推崇,在西涼也頗受讚譽,但是,在中原就頗遭詬病了。說詡不仁不義者眾多,可諸公身居萬全之地,又哪裡知道西涼百姓的苦楚呢?”
  王羽曬然道:“演戲演全套,西涼世家名士,皆視百姓如螻蟻,文和先生既然假托世家子的身份,借以脫險,自然不能回頭去救別人。救不救得出來還在其次,搞不好,先生自己也要搭進去,先生的處斷全無不妥之處。”
  “將軍此言……”賈詡感慨萬千,這件事發生得很早,聽說並評價過的人也很多,但類似王羽這樣的評語,他還是第一次聽到。即便那位對他甚為推崇的名士閻忠,也只是稱讚他機敏靈活,對仁義之類的,都是避而不談。
  閻忠的見識未必比不上王羽,他人在西涼,對西涼的情況肯定也更熟悉,他不會看不出王羽說的這些道理,回避不談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士庶之別,在這位名士的心中早已扎了根,根深蒂固,無可動搖。
  王羽擺擺手,笑道:“就事論事罷了,文和先生可別誤會了,以為羽是在拍你的馬屁。”
  “將軍見識獨到,語出驚人,賈詡佩服。”賈詡拱拱手,稱讚了幾句,繼續講述著他的故事。
  “仕途走不通,就只能自謀生路。賈家不是世家,但親戚鄰裡,也多半有親緣關系,集合眾人之力,建設堡寨以自保,乃是唯一的可行之道。若非如此,在羌胡和官府的內外煎熬之下,西涼哪裡還有生民在?”
  聽到這裡,王羽開始明白賈詡的意思了,賈詡接下來的話,也驗證了他的猜想。
  “董仲穎少遊羌中,盡與其豪帥相結,時日久了,難免也沾染了不少胡人之氣,將軍隻消觀其麾下兵卒即可知曉。此人殘暴成性,與羌胡無異,詡降將軍本不要緊,但若為董卓知曉,那賈家上下幾百口,恐怕就……”
  於禁突然接口道:“牛輔既是董賊女婿,若以之為質……”
  “不成的。”賈詡頹然搖頭,也不看於禁,視線只在王羽臉上打轉。
  “的確不行。”王羽點點頭,“若董卓那隻耳朵尚在,此事倒大有可為,但現在麽……何況,如文和先生所說,董賊性情與羌胡相似,胡人重勇力而輕血緣,牛輔一敗再敗,在西涼軍內部的威望恐怕已經下降到了一定程度,以他為質,董卓只怕不會就范,反而會惱羞成怒。”
  “將軍英明。”賈詡松了口氣。
  王羽沉吟道:“文和先生的意思,本將已經明白了……”
  賈詡長篇大論的說了小半夜,其實都是在旁敲側擊的說明苦衷。
  西涼那地方很凶險,而且賈家寨那幾百號人,幾十年的生死與共下來,就算血緣關系淡點,也跟一家人無異了。賈詡若叛,董卓知道後,肯定不會手軟,關西都是董卓的地盤,賈家就算能提前收到消息,也逃不出來。
  想強行招降賈詡很容易,正如王羽之前暗示的那樣,只要把牛輔放回去,傳遞點假消息就可以了。可是,若是賈家的人都死了,這樣的招降也沒有意義,賈詡說的很明白,家人是他的重要依靠,也是最為珍視的。
  除非對方是個老實人,否則,害死人全家,還將人留在身邊當軍師,純粹是自找不痛快。賈詡是老實人麽?開玩笑,他若也算是老實人,天下早就大同了。
  賈詡這一招訴衷腸非常犀利,連消帶打的消除了王羽的威脅不說,還動之以情,把一個巨大的難題擺在了王羽面前。
  想要招攬咱?沒問題,首先你得把我家人給救出來,沒有後顧之憂,咱們才能接著往下談,否則的話,說啥也是白搭。
  想救人?這事兒可不容易,至少一個牛輔的分量是肯定不夠的,一旦搞出差錯,那就徹底搞砸了。即便以賈詡的智謀,也想不到妥善的解決之法。
  擺在王羽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放人,留點情面以待他日再相見。
  然而,王羽是什麽人,哪會這麽容易就放棄?他舍不得誒,天大地大,人海茫茫,這一錯過,誰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相見?誰又能預估到時候會碰上什麽其他的麻煩?
  不就是一個條件嗎?
  不怕條件太高,毒士值這個身價,就怕不得其門而入,只要對方擺明車馬的亮出條件,問題就只剩下怎麽解決了。
  王羽喜歡這種模式,很直接,很對他的胃口。
  “文和先生,那就一言為定,賈家的人,由本將設法營救,待先生與家人團聚之時,就是先生正式成為本將軍師之日,如何?”
  “……須得毫發無傷才好。”
  “那是自然。”王羽答得乾脆。
  王羽答應得太乾脆,賈詡有些不放心,思索著其中會不會有什麽漏洞:“那時日……”
  “一年之內。”
  賈詡遲疑道:“那這期間,詡……”
  王羽大大方方的答道:“先生就留在營中,本將自會設法,不使董賊生疑。先生若是不放心,待本將定計之時,就請一同參詳,以免本將慮事不周,有所疏漏,如何?”
  “……”賈詡無語,他發現自己這個老狐狸被小滑頭給圈進去了。
  救人?沒問題,肯定要救,這期間你也可以出工不出力。但是,如果你完全甩手不管,出了問題,就怪不得別人了,誰讓你袖手旁觀來著?
  “也罷,此事且依將軍。”賈詡苦笑一聲,隨即肅容道:“既然將軍有言在此,那詡亦有幾事不明,還望將軍不吝為詡解惑。”
  來了!
  王羽大喜。
  論策略,問志向,小說裡面招攬謀士,通常都有這麽個步驟,到了這一步,說明對方已經動心了。拋去家人的問題不談,只要過了這一關,這個軍師基本上就跑不掉了。
  他抖擻精神,凝神靜聽。
  賈詡緩緩道:“敢問將軍,若無賈詡之事,將軍原定何時回返泰山?”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