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府君押題 面對王儒的詢問。 許清宵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回答。 硬著頭皮說誇過,有些虛偽,說沒誇過,又傷人自尊。 想了想,許清宵只能笑著回了句自然提到過王儒兄長,然後再來幾句為人仗義之類的話,讓王儒笑顏逐開起來了。 古人的社交一般都比較含蓄靦腆,尤其是文人,大多數的內心想法都是,我行你不行,除非你文采真的驚為天人,不然的話都出自於書香門第,拜的是名師。 誰會認為自己資質差? 所以除非是關系特別好,或者是特意巴結,不然的話大多數見面就是問個好。 反觀許清宵就不一樣。 跟著王儒等人同行,接下來不管遇到誰,許清宵可謂是巧舌如簧。 “這位兄長俊俏不凡,當真是美如玉,實在是讓愚弟自感不如。” “敢問兄長是否已經入品?為何見兄長周圍環繞浩然正氣,當真是羨煞愚弟了。” “能和諸位在一起,當真是我畢生的榮幸,還望諸位莫要嫌棄愚弟笨拙啊。” 許清宵的社交能力,在這次宴會上,可謂是出類拔萃。 基本上任何與許清宵對上眼神的,都逃不過一頓誇讚,而且許清宵誇人還不是那種隨便誇誇。 知道你才華好,就誇你才華,看你長得俊俏,就誇你相貌,聽說你要參加府試,連忙誇你高中。 總而言之,你是最棒的,我要向你學習。 在許清宵這一番甜言蜜語之下,基本上與許清宵見過面的文人,哪一個不是喜悅激動。 參加聚會,最大的爽點是什麽? 就是被人認出,被人誇讚,當然若是能在宴會上賦詩一首,得到大家認可自然是最好的。 許清宵滿足了眾人赴宴的美夢,也因此結識了不少人脈。 南豫府的才子,府下九縣的才子,有書香門第,也有富家子弟,總而言之這些人都記住了許清宵。 對許清宵充滿著好感。 也是,畢竟以往大家的社交方式,都是比較靦腆,若不認識都是朋友互相介紹,然後坐下來喝兩杯酒。 想要關系處得好,需要的就是時間。 君子之交淡如水。 許清宵就不一樣,上來就誇,把人誇的暈頭轉向,對於一成不變的君子之交淡如水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 不過許清宵這樣的行為,也引來了不少人反感。 心中鄙夷。 只是當許清宵來到對方面前時,又是一番誇讚轟擊,心中的鄙夷頓時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便是。 “許清宵,當真有雙慧眼啊。” 簡簡單單的一個開場,前後不到半個時辰,許清宵的好友莫名多了不少。 約許清宵去家裡玩的有十五人,約許清宵宴會結束後一同去酒樓的有十二人,約許清宵下次一起踏青的有九人,甚至已經有四五人相繼約許清宵去花樓逛逛。 文人相約基本上都是關系好才約,尤其是去花樓這種地方,不是特別看中你,或者是說關系特別好,基本上不會去約。 畢竟花樓這種地方,多多少少有些不雅,能一同去關系極好。 而且誇人的好處不僅僅只是認識朋友,自己的名氣也有所提升,方才許清宵便聽到有人在聊自己,也是各種好詞形容。 一個人誇自己,別人會覺得這人應該還行。 十個人誇自己,別人會覺得這人可以啊。 一百個人誇自己,別人會覺得這人真厲害,得見識見識。 口碑就是這樣形成的。 許清宵稱之為。 【人情世故】 “宴會開始,請諸位公子落座。” 也就在此時,隨著一道高喊聲響起,大部分正在交談的文人頓時朝著宴會中落座去。 設宴地方,是一處空闊的院子,左右各自擺放木桌,一共四排,每排十桌,一桌可坐兩至三人,若是關系好不嫌擠坐四人也無妨。 “清宵兄,來這裡坐。” “清宵兄,這裡這裡。” “清宵兄,坐這裡近一些。” “清宵兄,坐我身旁,好好聊幾句。” 此時,隨著許清宵入內,社交好處頓時體驗出來了。 當許清宵走進院中,不少人滿臉喜色邀請著,一個個都想拉著許清宵同坐暢聊。 一些還未曾與許清宵打過交道的文人不由驚訝,連忙詢問他人許清宵是誰,感覺名氣很大的樣子。 一旁的王儒看到這一幕,心中莫名有些羨慕,他與在場不少人關系還不錯,認識好幾年,可愣是沒一個叫自己,反倒是許清宵才不過認識他們半個時辰。 居然這麽受歡迎? 好家夥,長得帥真的這麽吃香嗎? 王儒有點小情緒。 可就在此時,許清宵開口。 “多謝諸位好意,不過愚弟是隨王儒兄長一同前來,待會還要等我師兄過來,就不好打擾諸位。” 許清宵開口,委婉拒絕眾人。 眾人盛請,這是好事,但若是處理不當就是壞事,無論答應誰都會冷落其他人的熱情,反倒是與王儒坐一起,既不失禮格,又不讓人心冷。 畢竟自己的確是跟著王儒一同赴宴,真要跟別人坐在一起,豈不是打了王儒的臉? 而許清宵這番話一說,王儒心裡舒坦了許多,莫名覺得許清宵知禮不忘恩啊。 先前那一點點的不愉快蕩然無存,王儒帶著許清宵落座下來。 前面第三位,不算近但也不算特別遠。 落座下來後,許清宵立刻與周圍幾人作禮,自報家門一番後,這才緩緩松了口氣。 太懂人情世故也不是一件好事,想要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就得事事注意,有點累人,但好處也不少。 今日這場宴會結束後,自己在南豫府遇到點事,估計都能直接擺平,不至於給師兄惹麻煩。 叮。 很快,清脆的琴聲響起,伴隨著一個個歌姬從院外走了進來。 這些歌姬面容嬌美,肌膚細嫩,穿著薄紗,隨音而舞,偶爾的若隱若現,更是撩動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許清宵靜靜地欣賞著,沒什麽非分之想。 古代歌姬表演再好看,也比不過現代的表演,一兩次或感新鮮,但仔細去看會發現也就這樣。 若不是歌姬長得漂亮,許清宵的確也欣賞不來。 “黑色。” 許清宵喝了口果酒,心中喃喃自語。 一段精彩的歌姬表演結束,眾人輕拍桌子喝彩。 而此時,一道身影也院內走出。 二十歲出頭,錦衣富貴,白綠相交,腰系美玉,束冠羊脂,面容也俊俏。 人一出現,王儒壓低著聲道:“這就是李鑫,李公子,南豫府府君長子。” 王儒告知許清宵對方的身份。 不過掃了一眼,許清宵發現眾人見到李鑫僅僅只是稍稍點了點頭,並沒有那種起身喊一句見過李公子。 反倒是一個個悠閑自在,該幹嘛幹嘛。 嘖。 古代文人就是拽啊,府君之子,這是什麽概念?前世市委書記的大兒子,別說同齡了,就算是一些比他大十幾歲的人,也要恭恭敬敬喊一聲李總好。 這幫文人也不是說不給臉,但壓根沒有那種恭維,反倒是一副,我來赴宴是給你面子的態度。 好家夥。 好家夥。 當真是好家夥。 許清宵逐漸摸索出一些門道,再看看李鑫,臉上沒有一點不愉,反倒快步來到主位,端起桌上的酒杯道。 “諸位,因發生一些小事,導致耽誤了時辰,還望諸位莫要生氣,李某自罰三杯。” 李鑫開口,快速喝了三杯酒,算是自罰。 “李公子畢竟是府君之子,府內事務繁忙,這點我等是知道的,今日邀宴,不勝榮幸,敬李公子一杯。” 有人開口,第一個舉杯,眾人也跟著舉杯,畢竟李鑫自罰三杯也算是給足眾人面子,而眾人雖然直白,可又不是傻子。 “我等敬李公子一杯。” 這一刻,眾人紛紛舉起酒杯,朝著李鑫敬酒。 後者也痛快飲下。 酒過三巡之後,一個又一個節目表演出現。 大多數離不開琴棋書畫,奏樂跳舞,一些雜耍遊戲,前半段時間都是欣賞節目。 一直等到亥時。 眾人也喝的差不多了。 隨著一些琴師離開,院子安寧了不少。 “諸位,今日邀約,其實所謂兩件事情。” “一來是,府試在即,李某作為府君長子,自然要為諸位設開功宴,待府試過後,李某還會宴請諸位。” “二來是,此次府試,極為重要,新朝第一次府試,可謂是萬眾矚目,家父這些日子與不少儒道大家交流,嘗試押題,今日也就是為這件事情,耽擱了一些。” 李鑫出聲,道出這次宴會的目的。 不過他這話一說,滿堂嘩然。 “府君為我等押題?” “新朝第一次府試的確重要,卻沒想到府君竟願為我等押題。” “李府君當真是我輩楷模啊。” 眾人第一反應是驚訝,緊接著便是興奮與激動。 押題。 通俗點說,就是猜考試題目。 民間允許押題,畢竟出題者皆然是朝中大儒,不會泄題,真要泄題,不需要朝廷觸發,天地自然會有時候感應。 能成為大儒者,也不會是這種人。 不過押題這東西,有很多講究,地位越高的人,猜測的越準。 畢竟這是個很簡單的邏輯關系。 了解出題者是誰,又是什麽性格,從這裡開始挖掘,其實能猜到部分。 所以府君押題,的確不得不讓人激動啊。 “那敢問李公子,府君大人押的是什麽題?” 有人回過神,忍不住問道。 李鑫沒有回答,只是拍了拍手。 當下,院外便走來幾個家仆,抬著一塊石板,板上有一張白紙。 白紙上赫然寫著兩個字。 【安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