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第50章 废物点心
  第50章 廢物點心
  成國公府
  第一代成國公叫朱能,乃是靖難名將,活著的時候被朱棣封為成國公,死後更是追封為東平王。
  世襲罔替!
  國公,已經是大明朝地位最高的爵爺了。
  至於王爺,那是朱家之人才能獲取的爵位。對於外姓之人而言,做到國公爺的地步,是真正的人生巔峰。
  然而奮鬥不如投胎!
  像朱純臣,剛一出身就是許多人努力一輩子都無法達到的人生巔峰!
  哪怕他沒什麽本事,哪怕他混吃等死,哪怕他是個廢物點心,但他依然是大明勳貴領袖之一的成國公!
  看著面前的廢物點心,錢謙益壓下內心深處的厭惡,笑呵呵的說出了自己的來意:“楚軍若是入京,變數太大,相信國公爺也不想看到此情此景吧?”
  “楚軍是否入京,和本國公有何關聯?”
  “無論楚軍是否入京,本國公都已經是位極人臣的國公了,難道還能更進一步或者退一步不成?本國公的爵位那是祖上替先帝出生入死打來的,只要這大明朝還在,本國公就無須擔心。”朱純臣淡定的道。
  “國公,楚軍入京之後,無論成敗,新皇登基之後,都一定會下大力氣整頓京營的!”
  京營,包括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這三大營。
  在京營初建之時,戰鬥力頗為可觀,數目也多達二十余萬,那時的二十萬京營,全都是非常能打的軍隊。當時的朱棣,更是時常帶著京營,前往草原打草谷、大掃蕩。
  土木堡之變後,於謙重建京營,從原本的京營之中仍舊挑選出了十萬精兵,號稱十團營。
  而到了正德年間,正德皇帝整頓京營之時,卻隻從京營之中挑選出了六萬余有戰鬥力的精兵,其余的要麽是老弱病殘,要麽被吃了空餉。
  為了恢復京營的戰鬥力,正德引邊軍入京營,然後就落水了。
  到了萬歷年間,萬歷曾經一度想要恢復京營戰力,想要效仿祖先,引邊軍入京營,然後被文官阻止了。
  至於現在嘛,京營帳面上仍舊擁有數十個衛的兵力,如果全是滿員的話,二十萬大軍怎麽都有了!
  既然帳面上存在,那朝廷肯定是要發餉銀的!
  哪怕一個兵一個月隻給一兩銀子,二十萬大軍,一月也有二十萬兩銀子,一年就是二百四十萬兩,再加上逢年過節皇帝老子給的賞賜,一年三百萬兩是起碼得!
  雖然皇帝老子沒錢,經常欠餉,但那都是不給邊軍發錢!想要欠京營的銀子,真以為朝廷勳貴和高層文官提不動刀了?
  表面上看起來這就是一年三百萬兩的財富,但實際上遠不止這個數,像成國公這樣的,先是吃個上萬的空餉,然後在以京營的名義經商、搶奪商人、搶奪土地。
  反正壞事兒都是京營做的!
  甚至成國公還能指揮京營給自己乾活兒!
  從這個角度看,大明朝末期之時的京營,和大宋朝的禁軍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他的朱純臣可以不管,但涉及到京營,他就不能不管了:“京營的戰鬥力比起當年確實是不行了,確實需要整頓,但孫總兵畢竟不熟悉京營。”
  “不過孫總兵怎麽都是平定了奢安之亂的大功臣,又是奉詔入京,沒有聖旨,本國公也不好直接阻攔他啊。更何況對付這樣的大功臣,你們要加錢啊!”
  “一百萬兩!”
  “只要國公能將楚軍攔在關中之地,不,只要在京城之外就行,那麽一百萬兩銀子就是國公的了。”
  “不不不,太少了,實在是太少了!老夫冒著掉腦袋的風險,結果才一百萬兩銀子,不行不行不行!”朱純臣連連搖頭。
  “而且你們文官這麽有錢,怎麽才掏一百萬兩銀子?是不是瞧不起本國公?那王詡短短兩月之內,就從中低層文官的手裡抄了足足兩千萬兩白銀,結果到了你這裡,一百萬兩銀子就想打發本國公,你當本國公是要飯的呢?”
  聽到王詡二字的時候,錢謙益心中就是一抽,聽到兩千萬兩白銀之後,錢謙益的內心更是痛苦不已。
  這群該死的中低級文官,竟然這麽能貪汙,竟然漏了文官們清廉如水的底子,實在是該殺!
  “那國公爺想要多少?”
  “起碼也要兩千萬兩才行!這可是從龍之功的,若是信王登基,你們東林黨便擁有擁立之功,這個功勞夠你們東林黨霸佔朝堂二十年了!二十年時間,你們一年哪怕隻撈一千萬兩銀子,二十年那也是兩萬萬兩銀子,這麽多銀子,老夫只要兩千萬兩,夠意思了吧?”
  “況且,這兩千萬兩銀子也不全都是給老夫的。其中有兩百萬兩得給英國公,還有八百萬兩銀子,得給其他的伯爺、侯爺,唯有勳貴一體,才能在沒有聖旨的前提下,指揮整個京營。最底層的士兵,也得給他們五百萬兩銀子。”
  “到了最後,落到老夫手裡的,也就只剩下五百萬兩銀子而已。若不是老夫有一顆為國為民之心,才不會冒這麽大的風險呢!”
  這不可能!
  這是把東林黨當凱子了!
  別看他錢謙益此刻是東林領袖,但要是敢直接答應這個條件,估計第二天就不再是東林領袖了。
  “要不這樣,京營開拔的時候,給一筆開拔費。京營和楚軍遭遇之後,每攔住楚軍一天,再給一筆銀子。”錢謙益說道。
  “嗯,那開拔費就一個兄弟給二十兩好了。攔住楚軍一天,給一百萬兩。此外,我還要至少三百萬兩的封口費,有了封口費,此事就是本國公及諸多勳貴的自發之舉,和你們東林文官沒有任何關系。”
  “中!”
  當錢謙益離開成國公府之後,朱純臣便立刻叫來心腹:“讓弟兄們多拉些人,多壯聲勢。”
  “國公爺,可是京營之中能打的太少了,還得給英國公留一些,關鍵時刻我們勳貴可不能缺人。”
  “是啊,陛下駕崩,新皇登基之時,我們京營必須留下一支可靠的力量,才能保證勳貴的地位!”
  “那就留下一半還能打的軍隊,對了,如今京營還有多少能打的?”朱純臣下意識的問道。
  “如今京營紙面上有二十四萬大軍,實際上只有八萬大軍,八萬人中,有五萬都是老弱病殘,剩下的三萬人中,真正能打的,可以和邊軍一戰不相上下的,只有兩萬左右。”
   我這裡詳細說一個問題,也就是孔子等人是否通過大明世界,知曉自己就是歷史上的那個孔子的問題。
    這個問題,第一卷曾經隱晦的暗示過。當時孔子等人介紹自己對小鎮的了解,然後墨子說過這個問題。
    墨子說,沒當他向其他人詢問前朝信息的時候,他們都會下意識忽略此事,沒聽到。然後墨子的結論是,這終究只是一個時光碎片而不是真實世界。
    什麽意思呢,就是主角設定,使得原住民會下意識的忽略一切前朝的信息。所以,諸子是無法通過原住民知曉大明以前的任何事件的。
    這種前提下,諸子自然無法得知,歷史上的孔子,墨子究竟是什麽人,又做了什麽事。他們總不能就因為歷史上也有一個孔子,就猜測自己就是孔子,墨子吧。
    這個問題,這幾天問的人比較多,我這裡就詳細的解釋一遍。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