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主宰江山

公元1200年,乱世将至,群雄纷争,是时,蒙古起于北漠,女真霸有中原,赵宋偏安一隅,党项割据西北,更有大理、吐蕃、西辽小国占一方土地,不服王化`````     历史系教授顾同梦回千年,从金国一边将起家,抗蒙古、灭女真、战党项、夺赵宋,一统天下,主宰江山;金戈铁马,儿女柔情,演绎一段青史佳话。     PS:新书《三国之千娇百媚》已经发布,求各路大侠的支持。

第84章 此去云中,路远且险(上)
  此去雲中不計程,也無明月也無燈。春心一點才寥落,又起人間惆悵聲。  雲中很遠,以前叫雲中,現在叫大同府,城池接著草原,矗立在陰山腳下,城南,是中原千裡沃野,三晉靈秀大地,城北,是無垠的草原一片,接天連地,無數的牧民,趕著牛羊,騎在馬匹上,彎弓射著大雕,或許,腦海之中,還在竭力的想象著中原的富庶、繁華,可能就是這樣的原因,才會讓鐵木真動了南下的心思吧?或許,他真的是想在南海之邊,飲飲馬,看看江南女子的溫婉,所以才發瘋一樣的用幾輩子人來攻打,他想去看看太陽落下的地方,於是西征,他想飲馬江南,所以南討,他做了,後來子孫手裡,還真的成功了。
  此刻的顧同,就是這樣的想法,看著消失在身後的長安城,他覺得自己就是想去草原看看,順便看看成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在他還是鐵木真的時候會是怎樣的一個人。
  他不再擔心自己會戰死沙場。
  懷裡面滿滿的都是安全符、保命符、平安符之類的東西,他怎麽會無端的死了呢?
  芸娘替他求了兩個,一個是重陽宮求來的,一個是從雁塔之下的慈恩寺裡化來的,一個是道爺賜了福,一個是佛主許了願。
  柳師師也送來了兩個,安悅兒不知道信不信中原這一套,卻也送來了兩個,還是默娘專一、虔誠,隻送了從丘處機哪裡重金求來的平安符。
  揣著如此多的符紙,顧同不擔心自己還會喪生在信仰長生天的草原戰士的彎刀下。
  長生天是神,道教的無量天尊、元始天尊、玉皇大帝也是神,佛家的如來啊觀音啊都是神,大家既然都是神,怎麽著也得相互給點面子,總不能這頭拜,那頭你就讓人給弄死,那樣的話,其它的神佛豈不是很沒有面子?
  沒了生命之憂,他忽然覺得渾身都是輕松了的,就連夾谷清臣叔侄兩個算計他,讓他獨自領兵先行出發,糧草隻給了一點點這樣的天大事情,他都渾然覺得不在乎。
  綿延萬人的隊伍之中,偌大的顧字旗迎風招展,戰士們鎧明槍亮,士氣如虹,只等著跟著主帥能在北邊的戰場上殺敵拚命,奪取功勳,雖然,女真人很少有將功勳發放給漢人士兵,可是殺敵立功的思想,卻是從秦始皇以及秦始皇的先祖那裡的時候,就深深地植根在了關中漢子們的血脈之中。
  就在顧同興致勃勃的面對如此健兒,想要高歌一首的時候,陳季常有些不應景的湊了上來。
  顧同煩他打擾到了自己的興致,刁難的問道:“讓你去看看後勤輜重,怎麽這麽快就跑了回來?”
  陳季常摸摸鼻子眼睛,也沒覺得自己哪裡不對,可是大人緣何會這般看我?我說錯話了嗎?我不是沒有說話呢嗎?丈八的陳季常摸不著頭腦了。
  “回稟大人,業已和後勤營總管葛二蛋吩咐了,讓他看護好糧草。”畢恭畢敬的回答完顧同的問話,陳季常又免不了將心中的疑惑說出來。
  “大人,屬下不明白,節度使大人那裡隻供給了我們二十多天的糧草,這些糧草夠我們到大同府,可是卻遠遠的不夠上了戰場上用度,戰事一旦起來,只怕是沒有個三四個月的時間就不會結束啊!”
  顧同也氣,夾谷清臣這個老匹夫,明擺著就是想讓馬兒跑得快,還有不想讓馬兒吃草的一個主,雖然不知道壓縮糧草的法子究竟是出自他個人手裡還是他那個陰險的侄兒夾谷石裡哥的主意,但是,這明擺著就是逼著神武軍一到草原,
就火速投入到戰事上的節奏。  金兵的作戰方式,有點像唐朝初年的府兵制度一樣,都是自個供應自個,當年完顏阿骨打建立的猛安謀克制度也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管理模式,戰士們上馬就是兵,下了馬匹,放下彎刀,就是牧民,後來建了國,這套制度也就流傳了下來。
  雖然,講什麽南北面官,漢人用漢人的法子管理,可是這兵卻不管你是漢人不漢人,一樣的自己出力氣,自己弄武器、馬匹,遇有戰事,時間緊迫了,連糧草都得你自己去籌備。
  所以,能夠從夾谷清臣哪裡搞到這樣多的物資,顧同已經非常的知足了。
  馬匹自己當時申報需要兩千五百匹,沒說的,夾谷清臣揮手就是三千匹,雖然三千匹馬,大半都是老馬,是女真騎兵騎得將要淘汰的馬匹,可是總好過沒有不是?
  步兵的盔甲、武器,總是那麽不如意,好在人人手裡面總有一個能殺敵的家夥,好賴都比燒火棍強上許多。
  顧同覺得自己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不需要太多,即使,他自己比誰都清楚,夾谷清臣叔侄兩人絕對沒有安什麽好心,他清楚,對自己這麽大度,無非就是想看著自己領著這一支漢人軍隊,和草原戰士往死裡磕,估計自己和草原上的幾個部落,廝殺的越是厲害,夾谷清臣便會越加高興吧?
  這是個悲哀,一個當主帥的會存著這般的想法,去思想自己手底下的士兵,那麽,也就怨不得這些士兵將來會做出什麽逼不得已的事情出來。
  這是個火藥罐,夾谷清臣,以及像他這樣的女真貴族,越是這麽想,越是這麽看待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絕對佔據多數的漢人以及契丹還有其他民族的話,那麽,這個火藥罐一定會在他們打盹、不留意的時候,爆炸出來,將這些帶著有色眼鏡的貴族老爺們全部炸死,就像是歷史上的大元帝國,蒙古老爺們的不可一世,最後還不是被農民的鋤頭趕下了江山,送進了墳墓?
  看著陳季常滿是擔憂的臉,顧同智珠在握,頗是沒有憂慮的說道:“季常,這件事情你就不要擔心,我已經安排志遠、志平師兄弟兩個提前到大同府那邊去準備了。”
  聽顧同說完話,陳季常這才發現,自打五日前就不曾看見尹志平、李志遠兩人了,但是他還以為兩人是害怕上戰場,所以才消失了,沒想到是奉了大人的密令提前北上大同府了。
  心中雖是好奇顧同留著什麽樣的手段應對幾乎是所有漢人軍隊都會碰到的這個麻煩,可是見他這樣的有自信,確保大軍糧草一定不會出現危機,陳季常一顆懸著的心,也就拉回了肚臍眼。
  顧同打馬走著,又看著路邊滿山頭的苜蓿草,似乎也是想到什麽一樣,對陳季常又吩咐道:“將安營的時間提前半刻鍾,安好營之後,就命令全軍所有將士,每個人都去找這種草,然後收集起來,交到後勤營那裡,這,也算是軍令,告訴這幫兔崽子, 一個人弄上一兩捧就是了,別多,多了就只能當馬料了。”
  “大人,這苜蓿本就是牛馬之食,不像野草,這個,人可以吃?”
  望著滿山漫野都是的苜蓿芽,吸引著驍騎營的戰馬不時地四處張望,陳季常實在不能將這個喂馬的馬料和人的吃食聯系在一起。
  “能吃,怎麽不能吃?吵著吃、和在面裡面吃,清下著吃,煮好之好拌成菜,都可以吃,味道可好,大戶人家都喜歡這個調調!只是苜蓿芽每天吃多少得有個量,不然會中毒。”
  “中毒?大戶人家搶著吃?”
  在長安城裡也算是個人物的陳季常,實實的不能將尋常踩踏在腳底下的這種野草,和大戶人家的山珍海味聯系在一起。
  顧同自然不會告訴他,後世的時候,像上海、廣州這樣的大城市,市民沒到三四月份,對於苜蓿芽的喜愛是多麽瘋狂,不過那也就是尋求個追求大自然、綠色健康無公害的調調,卻哪裡知道,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好些人就是像羊一樣,靠著這東西,才活了過來。
  苜蓿芽很好吃,他小的時候,母親常做成餅或者是饃給他吃,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只是,母親業已成了遙遠的記憶。
  沒辦法像陳季常解釋太多,只能說是命令,讓如此去做就是。
  於是乎,每天下午天還麻麻亮的時候,神武軍的將士們,漫山遍野的采摘苜蓿芽,就成了去往雲中路途上的一道風景。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