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在这个黎明的时代,我们苏醒了。 意志用无数双眼睛研究了我们的家园世界,以及周围的环境,我们行如一体,为蜂群建造庇护所,发展工业,研究新科技,利用大地上的各种资源。 很快,我们将遍及整个世界。 少量的自主蜂群被创造出来,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被加入蜂群。 这些更为强大的蜂群拥有有限的自由意志,但是它们仍对最高意志无比的服从,就像其他工具蜂群一样。 随著我们完全主宰了行星,意志开始注意起环绕在其他轨道上的那些世界,最聪明的自主蜂群设计了新的旅行方式,使我们拥有了跨越星球间遥远距离的能力。 我们虫群会很快更加繁荣昌盛。

作家 政泓 分類 玄幻 | 281萬字 | 935章
第2章 贴合
  再次分裂――這就是生命體在呼喚無果後的下一個行動目的。
  應付著黑暗中那些四處湧動澎湃磅礴的力量,單細胞盡量穩定自己的形體,讓其能夠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分裂再次開始。
  重複著之前那樣的過程,在這不知時間的黑暗中,生命體的自我複製很快就達到最後階段。
  那種枷鎖解開的感覺再次湧現出來,甚至,生命體能感覺到,四周漆黑的世界都在變得不一樣。
  當分離外膜徹底形成之時,兩個單細胞開始逐漸分離,枷鎖隨之出現,緩緩上鎖。
  輕松地感覺正緩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難以言表的凝滯感,生命體不想接受這樣的事情,它還想要繼續保持這樣。
  “……別走。”
  生命體這樣本能的呼喚著。
  理應是不會有什麽反應的,但這個世界奇奇怪怪的事情就是這麽多。
  還未徹底徹底與母體分開的子體,主動和生命體貼合在一起,那些湧動的力量,在子體適當改變形狀後,成了與生命體貼合的力量。
  “好開心……”
  “……‘開心’是什麽?”
  一如既往的是它無法解答的問題。
  生命體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這時它忽然發現,它能‘看’到的東西變多了。
  最初,它隻能依靠感覺‘看’到一個點。
  然後,再被那個噬菌體襲擊後,可以看到的東西從點拓展到自己的整個身體。
  現在,漆黑世界內的視野再次得到拓展,它可以看到那個緊貼著自己的子體,整個內部情況。
  沒錯,這是改變,和之前一樣的改變。
  生命體為此感到欣喜,它不明白為什麽要欣喜,但它本能是這樣感覺的,所以,它遵從著這種本能。
  “還想要更多……更多的改變……”
  這是欲望,生命體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欲望’。
  而在這欲望的驅使下,它想要繼續自我複製。
  自我複製的材料並不稀缺,黑暗中到處都是,每次被力量裹挾運動的時候,生命體總能撞到一堆這樣的東西。
  在緊貼著母體的複製體幫助下,生命體很快收集齊了需要的材料。
  “更多……更多……”
  在生命體愉悅的生物電流中,新的分裂開始。
  在黑暗世界中相互抱團的成員,一下子又增加了兩個,子體也在生命體的指揮下,進行了自我複製。
  隨之而來的是雙倍解開‘枷鎖’的衝擊感。
  “好多…好棒……”
  享受著這種全面升級的感覺,‘枷鎖’的解開,伴隨而來的是更多更加新鮮的東西,相比起還是單獨一個細胞時,那種朦朦朧朧的感覺,一切似乎都在逐步變得條理清晰。
  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渴望,驅使著生命體行動。
  隻是四個個體的緊貼就可以感受到現在這樣的層次,那麽,更多複製個體團成一團的話會怎麽樣呢?
  生命體迫不及待的開始自我複製的行為。
  四個逐漸分裂成八個,伴隨湧現而出的,是無盡的新鮮感,還有思維清晰後的舒坦,還有其他數不盡,難以表述的感覺。
  這些感覺,讓生命體深深地為之著迷,食髓知味,欲罷不能。
  但遺憾的是,這些感覺並沒能持續多久。
  一股螺旋運作的力量,將八個抱成團的細胞給裹挾,本就脆弱無比的單細胞聚合體,
當即便迎來解體的命運。  “不要!”
  生命體抗拒著,可那隻是徒勞的無用功,任憑它如何變換外形,都無法忤逆那股黑暗中湧現的力量。
  它的四周,再一次只剩下它一個個體,漫無目的的飄蕩著。
  從天堂落進地獄。
  “…難受…”
  嘗試過與七個子體抱成團的生命體,再一次感受單個個體時的處境,隻是更加的難受與困苦,它不想在這種處境下待哪怕一刻鍾。
  複製行動繼續,相比起之前,如今這種渴望愈發的強烈。
  當新的子體出現,在享受這思維變清晰的同時,生命體也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那個溫和型噬菌體的空殼還牢牢地附著在它的外部,並沒有如其他子體那般被突如其來的力量給甩開。
  “為什麽沒有被分開?”
  抱著這樣的疑問,生命體開始觀察這個噬菌體的空殼。
  “由蛋白質構成的六條支架狀尾部與細胞膜對接,形成一個整體,由此,保證外部力量難以將其分離。”
  “‘蛋白質’是什麽?”
  “‘細胞膜’又是啥?”
  這是生命體下意識地得到的答案,它也不明白,為什麽自己隻是觀察著, 就能得到這樣通透的答案。
  和之前一樣,這種情況它想不明白。
  放棄追尋這樣沒有頭尾的疑問,生命體開始注意收集材料,既然問題已經得到解答,那就只剩下行動。
  關鍵點是那六條具有連接功能的尾部,得益於那特殊的視角,生命體很容易就可以看清楚那六條支架狀尾部的大分子結構。
  將收集到的材料,安置在細胞質中。
  一團亂麻的內核開始部分解旋,小部分小部分的實驗性嘗試,尋找著那段隱藏在基因鏈中的噬菌體基因鏈。
  在歷經了不知道多少次嘗試後,生命體終於找到了它想要的那部分,也就是噬菌體組裝尾部的基因藍圖。
  基因鏈開始發揮出它應用的作用,單鏈將那些在細胞質內處於遊離狀態的大分子團給捕捉,用以補全自己。
  很快,細胞質內的大分子團消耗一空,取而代之的是數十條和噬菌體尾部相同的蛋白質結構體。
  這些結構體和那個噬菌體的尾部,用著相同的功能。
  即,能夠和接觸到的細胞外膜形成一個整體。
  製作完成的生命體迫不及待的將這些蛋白質結構體,從細胞質運送到細胞外膜。
  支架狀的蛋白質結構體,從細胞膜的縫隙中很自然的伸出,與緊貼著自己母體的複製體外膜形成一個整體。
  緊隨其後的,是陸陸續續的多根蛋白質結構體,兩個單細胞的連接變得愈發牢不可破,那些無處不在湧動的力量,已經不再是能夠將它們分離的威脅,反而是能讓它們更快移動的助力。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