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最後一步操作,王曉東將得出的數據打包,看向旁邊的陸舟:“主減速階段迭代運算程序完成,近月點和遠月點的空間坐標位置以及嫦娥三號的速度方向得出,我發你郵箱?” 正在筆算的陸舟頭也不抬道:“直接扔我QQ。” 王曉東:“OK,下一步?” “……衛星繞月運動軌跡示意圖和衛星著陸軌道幾何圖,數據參數在這裡,繪圖就拜托你了。”將幾乎寫滿的A4紙刷的一下扔在王曉東的桌上,陸舟馬不停蹄地開始了下一步的計算。 掃了眼紙上的數據,王曉東熟練地將軟件換成了數據繪圖更專業的SAS軟件,面無表情地回答:“好的。” 兩人配合相當默契,戰鬥在各自擅長的領域上。 正好中午十二點,林雨湘輕手輕腳地走進了機房,將兩份黃燜雞米飯放在了桌上,還有兩瓶罐裝咖啡。 “學霸們,開飯咯。” 王曉東連忙起身,接過了自己的那份,從面癱臉上擠出一個笑容:“謝謝。” 林雨湘自然地回應了一個微笑,然後又走到了陸舟旁邊,遞出了手中的塑料袋:“嘿,你的。” 陸舟頭也不抬:“幫我放邊上吧,等我算完這一步。” “好嘞!” 晚上九點,林雨湘打著哈切回了寢室。而到了十點多的樣子,王曉東也回去了。作為明天的主力,他今天必須睡足。 至此,機房裡除了陸舟之外,只剩下幾個人。 包括數應一班的第二學霸羅潤東,包括劉瑞他們隊那個大腿。 劉瑞這小子自然也在,還有他旁邊那個統計系的大三學霸。 他們隊的配置有點特殊,由負責編程的大腿擔任隊長,同時負責部分建模工作,不過並不涉及計算,主要是向主建模的劉瑞分配任務,同時指揮另一個人開始論文大綱的寫作。 正在編程的統計學霸忽然冷不丁問了句:“那哥們兒是你們寢室的?” 劉瑞愣了下,點頭:“是啊。” 學霸隨口說道:“那哥們兒挺厲害,我剛才出去上廁所的時候看了眼,他們選的是A題。競爭對手應該會比我們少很多。” 劉瑞奇怪問道:“那為什麽我們不選A題?” 算了這麽久,他腦袋上的毛都快薅光了,完全沒感覺到B題哪裡簡單了。 學霸毫不客氣道:“因為今年我帶著你們,你以為我想選B題?” 劉瑞:“……” 另一位從頭到尾沒廢話的小夥伴:“……” 凌晨三點,機房裡只剩下五個人。 到了凌晨四點,還坐在電腦前的,只剩下陸舟一個。 當窗外的天空泛起一抹初晨的光芒,陸舟終於寫下了最後一行算式。 機房的門推開,王曉東走了進來。 “搞定了?” “搞定了……”陸舟長出了一口氣,“基本建模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編程,製圖,以及通過觀察模擬結果的變化進行敏感性分析了。等你做完了,我開始寫論文後半段。” 王曉東點頭:“交給我了,你去休息會兒吧。” “嗯。” 陸舟捏了捏眉心,晃了晃腦袋,站起身來,向機房外面走去。 比起暑假裡的那幾次熬夜,這種程度根本不算什麽。 具體是如何回到寢室的,陸舟已經記不太清楚了,隻記得推開門之後,連衣服也不脫,趴在床上倒頭就睡。 而當他醒來,窗外已經是黃昏。 從床上坐起,陸舟揉了揉亂糟糟的頭髮,從兜裡摸出來手機,看了下時間。 依稀記得到寢室的時候,是早晨六點的樣子。 “睡了十二個小時嗎……” 下一次睡覺,得等比賽結束了。 去衛生間洗漱乾淨,陸舟直接去了機房。 當他到達機房的時候,王曉東剛好編完最後一個程序。 林雨湘人不在,不過幫他把飯買好了,摸上去甚至還有點燙,應該剛帶過來不久。 陸舟解開塑料袋,正準備去扯開筷子的包裝袋,發現包裝袋是開的,裡面塞著一張紙條。 微微愣了下,拿出來展開。 【要加油哦~O(∩_∩)O】 陸舟:“……” 將紙條揉成一團,陸舟順手扔進了牆角的塑料桶,扯開一次性筷子開始吃飯。 三下五除二解決了晚餐,陸舟去洗手間洗了把臉,順路把外賣盒扔去了走廊外面的垃圾桶。 當他回來的時候,王曉東推了推眼鏡,從位置上站了起來,看向他說道。 “程序我已經完成了,三個問題使用到的代碼文本我已經發你QQ上,凌晨三點我再過來,論文就拜托你了。” “OK,記得定個鬧鍾,別忘了。” “知道。”王曉東點點頭,轉身離去。 向接力賽一樣接過棒,陸舟坐在電腦桌前,伸了個懶腰。 現在是晚上七點,距離提交論文還剩37個小時。 在這37個小時內,他需要將所有的演算過程、建模思路、程序、包括對三個問題的進一步推廣,全部整合在一篇二十頁到三十頁的論文上。 無論是多麽精妙絕倫的模型,多麽巧奪天工的程序設計,最終呈現在評委席上的,都將以論文的形式。如果論文無法讓評委看懂,讓評委也理解其中的精妙,那得獎也就無從談起了。 所以,這最後的一步,一定不能馬虎! 進入工作狀態的陸舟,全然忘卻了時間,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電腦屏幕上,打字的手快得像一陣陣殘影,就如他流暢而縝密的思路一樣。 論文開頭的摘要,關鍵詞,按照格式要求控制在一頁紙之內,陸舟寫完之後經過了簡單的刪減,正好滿足這一條件。 沒有人比他自己更了解整個建模的思路,所以這些工作做起來無比輕松。 緊接著是最繁瑣的論證過程了,這裡是整篇論文的乾貨部分,雖然佔用的篇幅不算太多,但卻是完成起來最花時間的地方。 因為其中涉及到的不只是數學建模的思路, 還有編程思路。 前者陸舟心裡有數,後者則需要與編程負責人交流溝通才能完成。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窗外完全落下的太陽再次升起,又再次斜到了天邊。 當夜幕徹底,陸舟總算是完成了問題推廣部分的最後一行。 伸了個懶腰,陸舟用困到快要浮腫的眼睛盯著這篇論文,打著哈欠自言自語。 “……接下來就是參考文獻和附錄了,終於要開始收尾了。” 雙手放在了鍵盤上,陸舟將引用文獻的標題複製,貼了上去。 【 ……月球軟著陸重力轉彎軌道設計與分析(C),華國宇航協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專業委員會第二屆學術會議.2005. ……載人月面著陸地形障礙探測與規避方案研究,《航天返回與遙感》.2014,35:11-19 …… 】 總共引用六篇中文文獻,一篇英語文獻。 最後一步,陸舟將王曉東的代碼,複製在了文檔最後的附錄部分。 站在陸舟身後,王曉東推了推眼鏡,看著屏幕上的文字問道:“搞定了?” “嗯,都搞定了,你幫我檢查檢查錯字,沒問題的話,就轉成pdf格式吧。”從凳子上站了起來,陸舟晃了晃昏昏沉沉的大腦,“我要回去睡覺了,生成MD5碼和上傳的工作,就交給你了。” “你快去吧,”停頓了片刻,王曉東罕見地說了句關心人的話,“路上小心,別摔著了。” “嗯。”陸舟點點頭,向機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