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是诸葛亮

作家 丛林灵猫 分類 奇幻 | 113萬字 | 375章
第九十六章 玉门关外
  涼州詞
  王之渙 (唐代)
  ?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一前105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當隨之設立。
  諸葛均等人走的是絲綢之路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出了玉門關第一個國家就是焉耆。
  焉耆、古西域國名。《漢書?焉耆國傳》載:“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裡,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擊胡候,卻胡候、輔國候、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左右君、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裡,南至尉犁百裡,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
  它位於今天新疆焉耆縣境東,是一個綠洲農耕生活形態的城郭。是漢通西域北道必經之地。焉耆國氣候寒冷,土地肥沃,種有稻、粟、麥,兼畜牧。
  諸葛均帶著廖氏兄妹和一百多名護衛,扮作西涼商人,來到焉耆。由於人數太多,他將人馬分成三隊,以便有事時相互照應。
  玉門關距離焉耆全程約1230公裡,中間都是荒漠和戈壁,幾乎沒有人煙。
  李羅是匈奴人,26歲,黑瘦精神。他是被李坤派來帶路的,他從小跟著父親在西域販馬,對於西域的情況十分了解。臨出發前,他建議要帶上駱駝,許多時候比馬管用。諸葛均就向李坤要了二十頭駱駝。並根據李羅的建議,攜帶了大量必備物品。
  西域的氣候令人難以適應。“早穿皮襖午穿沙,圍著火爐吃西瓜。”說的就是這裡的氣候。
  諸葛均是個會享受的人,連帶著所有人都沾光了。他向搬家一樣,用馬車裝滿了各種物品。早晨開始,每個人都發了皮大衣、皮手套等物品,保暖沒有問題。
  中午,他們就支上帳篷,喝著用硝石製作的冰水。晚上還能吃上火鍋。日子過得優哉遊哉。下人們都願意跟著這樣的富豪出門。
  李羅喝著冰水,好奇地問諸葛均的隨從,說到:“你家大人對你們真好,他平時都是對你們這樣嗎?”
  提起諸葛均,隨從們都十分自豪。自家大人不僅身份尊貴,富有,為人豪爽仗義。性情還很溫和,從來沒見過他對下人訓斥,耍態度。遇到危險的時候,衝殺在前,毫不畏懼。等等,聽得李羅羨慕不已,心想要是自己在諸葛大人手下就好了。
  下午,太陽已經偏西了,氣溫降低了一些。商隊開始上路了。
  經過上次西北五虎的掃蕩,馬匪已經絕跡了。路上的商隊時不時能遇到一些。相互之間打個招呼,也是一件樂事。甚至成了一種小小的期盼。
  這天,李羅有事要報告諸葛均,快到了諸葛均乘坐的馬車前面時,剛要開口稟告,卻被廖洪製止了。他看見馬車不停地晃動,不知道發生了是什麽事,就望向廖洪。卻發現包括廖洪在內的護衛們都在偷笑。
  廖洪悄悄告訴他,諸葛大人正在玩車震。他好奇地問明白了,也不禁偷笑起來。
  原來廖芳也護衛在馬車旁邊,第一次見到這種情況時,也不明白。當哥哥廖洪暗示了她後,她羞紅了臉,以後再也不再諸葛均的馬車旁邊護衛了。
  胡芳和李九妹是孫尚香臨走時,強賽給他的貼身女兵,就是要讓她們在自己不在的時候,照顧諸葛均的。
  她們每天守在他的身邊。諸葛均嘗過馬車車震的滋味,漫漫長路,寂寞無聊。在馬車上空間狹小,二女蹭來蹭去的,令他心頭火起,將她們笑納了。
  終於等到諸葛均懶洋洋地下了馬車,李羅報告說到:“大人,前面二十裡有個小鎮,是否趕到那裡宿營?”
  諸葛均看看天色還早,就說到:“那就先不要吃飯了,今天晚一點,到鎮子上我請你們,什麽好就吃什麽。”眾人精神一振,加緊趕路。
  望柳鎮說是個鎮子,也就不到三十戶人家。之所以有這個鎮子,是因為早年間漢軍攻打匈奴時,在這裡設立了個臨時兵營,挖了兩口井。就靠著這兩口井,幾戶人家在此落戶,他們栽種了一些耐旱樹木,多少年下來,竟然成了一個小小的綠州。慢慢地發展到了三十幾戶。
  鎮子上最大的一戶,開著這裡唯一的客棧,房子倒是不少,有二十多間。但是都很簡陋,不過,主人勤勉,打掃得很乾淨。
  諸葛均等人天黑前,終於趕到了鎮子上。
  客棧掌櫃的見到來了許多客人,十分殷勤地招待他們,眾人以為到了鎮子上,能吃點好的,改善改善。不料這裡東西很少,還趕不上他們自己帶的東西多,就是多了一些自己種的蔬菜,也算是改善了。
  他們正亂哄哄地喝酒吃飯,客棧外面又走進來幾個客人,李羅說看裝束他們應該是龜茲人。
  幾個人看到他們這麽多人,將屋子裡佔滿了,就問客棧掌櫃的,還有沒有桌子,想在這裡吃飯。掌櫃的為難地說沒有了,那些人都是擠著吃的。請他們等一會兒再來。
  幾個人轉身要走,諸葛均開口攔住了他們。
  !!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