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拜師 薑常喜不敢說自己仁慈,自己還沒有對別人仁慈的實力。 只能說是活的久了,總比別人見識的多一些。 不敢讓人人說好,但凡念起莊子上的時候,不至於讓人搖頭,說不能打交道的就成。 周瀾那邊同小舅子一塊在先生手下學習,可謂是水深火熱。 先生倒也還和氣,問題身邊有個大殺器的小舅子,這個讓當姐夫的周瀾真的倍感壓力。 從小周瀾對於讀書就有自信,因為他腦子好使,夫子教的都會,家裡親爹提點一二,課業上就沒有差了過。 是不是用心學了,只有他自己知道。 跟著小舅子在一起學習,周瀾才知道什麽叫腦子真好使。這小子但凡夫子講過的,懂不懂得都記住了。 人家不同夫子那邊賣弄,只是在夫子提問他這個姐夫的時候,但凡自己回答的同夫子講的不一樣。 小舅子就偷偷的把夫子的原話能夠複述一遍。這什麽水準?把周瀾都給嚇到了。 老嶽父竟然舍得把這麽一個苗子塞給自己做陪讀。可真是看得起他這個姑爺。 感覺就是捧著一個燙手的聚寶盆一樣。關鍵這玩意,還給你壓力。 小舅子就在邊上得瑟,挑眉看著這個姐夫,一臉的你不行呀。 你說說周瀾多糟心呀。引以為傲的東西,徹底被小舅子給打破了。 至於學習進度的問題,周瀾都弄不清楚小舅子到底什麽進度,反正讀哪人家都能記住,至於說理解不理解,那得夫子說了算。 唯一讓周瀾還算是安慰的,就是自己的字被夫子認可了。終於找到了那麽一個比小舅子強的地方。 小舅子瞧著周瀾的字,更是表情豐富,顯然被驚豔到了。 薑常樂也後悔自己得瑟大了,他靠的是腦子好使,姐夫的字確實練出來的,要下苦功夫的。 夫子看著周瀾的字緩緩點頭:“是用了功夫的,很不錯。能有把字寫到如此地步,可見是個能塌心讀書的。” 周瀾:“承蒙先生誇獎。家父不幸故去,學生無以為念,唯有每日抄寫佛經,惟願先父能夠安息。” 周府這點事,滿保定府不知道的少,何況先生是被薑三老爺請回來的,這點事心裡真有數,一句話百樣說,這學生是個可造之才。 明明就是家裡內鬥,讓叔父算計的斷了學業,如今倒是被他說成了孝道,而且能夠把功夫用在寫字上,有恆心,有毅力。懂得變通,很是不錯。 薑三老爺塞給他的學生很能入眼,老先生終於抬頭仔細打量學生:“老夫苦讀數十載,可惜時運不濟,與功名無緣。承蒙你嶽父不棄,在府上照看小公子。” 然後看著薑常樂:“老夫才疏學淺,怕是也只能為小公子開蒙。可惜老夫這個年歲了,沒有一二弟子。” 周瀾立刻行禮:“先生若是不棄,還請收下學生。” 先生點點頭:“可。”就一個字,可真是金貴。 周瀾大禮跪拜:“老師。” 此刻,先生那是給薑三老爺的面子,學生的資質也確實可以,勉強收了。 此刻,周瀾那是想要給先生面子,給嶽父面子,這個師傅拜了。 周瀾也想過,嶽父大人給小舅子找的先生,還能推薦到自己這裡來,至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就挺好。 看到新弟子,二話不說,能正經的大禮參拜之後,先生突然趕緊久變了。這就是自己弟子了。 莫名的心情好了,先生對這個學生,立刻就變得相當滿意,腦子好使,懂得變通:“沒有那些虛禮,不過以後,可不是這樣隨便讀書了,我的弟子總不能太差了。尤其是不能比小娃娃差了。” 額,周瀾糾結的目光放在小舅子身上,這個小娃娃呀,實在是愁人。想比他強了,那得非常辛苦。 小常樂就憂傷了,我好好的先生就被這個姐夫拐走了。 中午用膳的時候,兩個學生都是陪著先生一起用的。 先生心下點頭,這肯定是早就安排好的,這個學生的內眷,也是很有些章程嗎。 再看看薑常樂,從這個弟子身上就能看出來,薑家女眷很有幾分見識的。 這樣在一想,自己這個弟子收的更是不錯,要知道沒有扯後腿的,那就相當於多了助力。 下午上課的時候,明顯先生就對周瀾的要求不一樣了。 這就是普通學生同親傳弟子的區別,雖然水深火熱,可周瀾覺得還不錯,至少不是在渾渾噩噩的讀書了。 晚上下課,周瀾帶著薑常樂回後院。 就看到自家夫人身邊多了個婆子,東屋那邊也多了個婆子。 仔細瞧著,婆子們眼皮都不挑,低頭認真做事的,父親在的時候,帶他去拜訪那些大家的婆子下人也不過如此。 薑常樂那邊已經拉著她姐姐開始說了:“先生收了姐夫當弟子。” 薑常喜:“那可是喜事,不知道先生有沒有說,哪天正式拜師。” 周瀾有點羞澀:“老師說不講虛禮。” 薑常喜:“該講的還是要講的。自家的先生,半點不能疏忽。” 然後笑眯眯的看著周瀾:“老師可真是有眼光。肯定是夫君才智過人,老師才迫不及待的收入門下。” 周瀾臉色通紅:“可不敢這麽說,老師是可憐我孤苦,看我孝順。” 好吧,這還是個知道謙虛的人,薑常樂:“我姐每次督促我讀書的時候,都會這麽誇我的。” 一臉的姐夫你傻不傻,還當真了。 周瀾臉色變來變去的,這個小舅子真的太不可愛了。 薑常喜掐了薑常樂的臉蛋一下:“你可真是明白人。” 薑常樂:“還好了。我就是怕我姐夫驕傲了。” 然後一聲不響的就回屋了。 薑常喜:“怎麽了,這小子瞧著不太高興。” 周瀾真的沒有看出來,那不同平時一樣的嗎,還是說到:“我過去看看。” 薑常喜:“肯定是先生收夫君當弟子,常樂小心眼了。” 周瀾還真沒有注意這個:“先生不是不收常樂,是常樂太過聰明,先生怕耽誤了常樂的好資質。” 這點薑常喜那是相信的。孩子小,自家老爹也還沒有什麽打算。 家裡這位先生確實親爹為了姑爺請的,詳細的薑常喜也不清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