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戰前會議 李雲龍聽了袁朗的擔心笑了笑,又搖了搖頭:“嘿,這你就不知道了。 小鬼子一向狂妄,糾結了上千人就敢往咱們根據地直插,不稀奇。 他要知道咱們總部在這兒,說不定都敢直奔總部來。” 袁朗皺著眉頭,對李雲龍的話不怎麽認同。 固然小鬼子很狂妄,以前常乾這種事兒。 可什麽事兒就怕萬一。 萬一小鬼子轉動腦筋了,不按常理出牌,給你下個餌兒怎麽辦?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你李雲龍一個正確的判斷,可能打一個大勝仗,拯救很多人的生命。 可要是一個錯誤的判斷,那會是什麽樣的? 造成的後果,他擔得起嗎? 李雲龍是個打仗好手,常常能想出鬼點子來不按常理出牌。 但他也有粗俗的一面,神經大條粗乎大意也是常有的事。 要不然也不至於老是捅婁子,讓總部首長都記住他的“惡名”。 與之相反,袁朗的性格是謹慎中庸,如果讓他來指揮軍隊打仗,那麽一定是一板一眼循規蹈矩。 吃不了大虧,也很能佔什麽便宜。 趙剛和袁朗相似,與李雲龍相反,正與李雲龍是個互補的性格,所以上級才派他來當政委,給李雲龍戴緊箍咒。 “團長,我覺得袁顧問的話是有道理的,這夥鬼子擺明了就是衝咱們來的,恐怕是有一定的陰謀。 我們不妨找上級請示一下,著重關注周圍日軍的動靜。多派騎兵偵察,防止鬼子援軍的突然出現。” 趙剛的勸阻是好意,可是他的建議提的太急了。 李雲龍不高興,反了反了,一個政委一個顧問,是在挑戰他的權威嗎? “張大彪,新二團誰是團長啊?” 被叫到的張大彪,下意識地挺直腰杆:“報告團長,新二團團長是李雲龍。” 袁朗和趙剛都明白了,李雲龍對他們的指手畫腳不滿了,這是在示威呢! “你是團長你說了算。”袁朗就坡下驢,之後便坐在一旁閉口不言。 趙剛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起了個壞頭,連忙表示自己只是就事論事,並無他意。 李雲龍倒也真不是搞一言堂,只是覺得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很傷士氣。 確定了自己的權威,他便把眾人都叫到地圖跟前來,討論以敵人目前前進的方向,在哪裡伏擊敵人最合適? 伏擊戰,自然得選我方有利,敵方有損的地方。 眾人圍在地圖面前,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十多雙眼睛,都不約而同的集中在了,地圖上的一個地方:神頭嶺。 “神頭嶺。” 張大彪黑粗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團長,這地方一條公路從村西頭,的神頭嶺下穿過。 咱們把部隊擺在山嶺上,居高臨下,既便於隱蔽,又便於出擊。這是個打伏擊的理想場地。” 二營長點了點頭說:“山嶺伏擊戰是咱們的強項了,只要鬼子來了,他們的小命就留下了。” 三營長頗為無語了,話都讓他們兩個說了,自己說啥? 只能隨意發揮,表示俺也一樣。 大家議論一陣,最後都望向李雲龍,等待他下決心。 李雲龍望著地圖沉思了一會兒,突然問到:“神頭嶺的地形誰看過?” 眾人搖搖頭,都不吭聲了。 新二團也是蒼雲嶺之戰後,隨總部轉移到這一帶駐扎。 來了一個多月,不是忙著打仗就是忙著訓練。根據地的很多地方都沒去過,對於神頭嶺的了解,也只是來源於眼前的地圖。 可眼前的地圖,是南京政府民國13年繪製的。究竟準不準確是要打“?”的。 誰也不敢打保票,地圖上的記載是真實的。 “這不是紙上談兵嗎?” 李雲龍冷著臉說:“咱們旅長常說,五行不定輸得乾乾淨淨,靠著中央軍的老地圖吃飯,是要餓肚子的。 我看,會暫時先開到這裡,咱們先去看看地形再說!” 一行人立刻跨上馬,直奔神頭嶺而去。 到了神頭嶺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們大吃一驚。 “這……” 張大彪目瞪口呆:“這地形和地圖上標示的,根本是兩回事嘛!” 眾人都看出來了,公路不在山溝裡,而在山梁上! 山梁寬度不過一二百米,光禿禿的。 路兩邊,地勢比公路略高,但沒有任何隱蔽物,只是緊貼著路邊,還有過去南京軍部隊構築的一些工事。 山梁北側是兩條大山溝,溝對面是申家山。 山梁西部有個十多戶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頭村。 再往西便是微子鎮、沿城了。 “這樣的地形怎麽能打埋伏?差點上了地圖的當。”二營長罵罵咧咧的,之前還一致同意神頭嶺好,現在恨不得把說過的話咽回去。 三營長臉色也不好看,他們三個當了一回紙上談兵的趙括,丟臉丟到姥姥家了。 袁朗之前沒有參加討論,倒是免得因此而覺得慚愧。 李雲龍用鞭梢朝公路指了指說:“怎麽樣,這一趟沒有白跑吧?了解地形才能打勝仗,不要紙上談兵,都記著點兒。” 顯然,這裡是不大適合打伏擊的,因為部隊既不好隱蔽,也難於展開。 北面又是深溝,預備隊運動不便,搞不好,還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他特意看了一眼袁朗,意思很明確。咱老李就有這個帶兵打仗的天分,什麽時候都能一眼看到重點。 袁朗在思考,坦克怎樣在這樣的地勢發揮,拯救眾人於水火之中。 沒有注意到李雲龍的眼神,倒是顯得老李媚眼拋給瞎子看了。 這裡不合適,一路走來也沒有看到理想的地方,怎麽辦? 三個營長沒主意,副團長不在,趙剛以前沒指揮打仗過。 一時間陷入了困局。 李雲龍把周圍的景色收入眼底,哈哈大笑:“這有什麽好沮喪的,回去討論好啦! 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還怕找不到個殺豬的地方嗎?” 一行人回到團裡,接著開會討論,有的主張在這裡打,有的主張在那裡打,形不成統一的意見。 李雲龍一邊聽著眾人發言,一邊認真思考著。 待所有人發言告一段落後,他用洪亮而堅定的聲音說:“我看,這一仗還是在神頭嶺打好。” “神頭嶺,為什麽?”張大彪驚訝的聲音代表了眾人的想法,都搞不明白裡面人為什麽要把地點定在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