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安安静静的钓鱼

作家 漫步的乌龟 分類 科幻 | 133萬字 | 444章
第39章 娱乐赛
  第39章 娛樂賽
  第一個地籠裡面,有幾十斤青蟹,直播間的不少人,都懷疑是作假。
  第二個地籠裡面,有六隻錦繡龍蝦,直播間裡面,同樣有人質疑。
  “這麽大的錦繡龍蝦,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買一隻都困難,何況是六隻。”
  “錦繡龍蝦很值錢嗎?不是說波龍和澳龍最值錢嗎?”
  “跟我們國產的錦繡龍蝦相比,波龍和澳龍配嗎?長相沒法比,口感更沒法比。”
  “我爸之前買了幾斤錦繡龍蝦,每斤才兩百多塊錢。”
  “單重二三兩的錦繡龍蝦,市場價每斤兩百多,單隻上了一斤的錦繡龍蝦,少了五千別開口,就像青河裡面的刀魚,半斤以上的,沒有幾萬塊錢,想都不要想。”
  “半斤的刀魚,幾萬塊錢,一兩要一萬多?”
  “物以稀為貴,一兩以上的青河刀魚都不好買.”
  第三個地籠裡面,青蟹有四十幾斤。
  第四個地籠裡面,裝著七隻錦繡龍蝦。
  觀看直播的粉絲,看得十分過癮,心中羨慕嫉妒不已。
  收回二十個魚護,不到兩斤的錦繡龍蝦,與半斤以下的青蟹,方圓全部放回大海。
  拿出手機,跟嶽父嶽母打了個電話。
  回到碼頭,留下三隻錦繡龍蝦,與一些青蟹,其余的全部賣掉。
  中午的主菜,是那隻重達十幾斤的野生甲魚。
  晚上吃了一隻六斤多的錦繡龍蝦,以及二十幾隻青蟹。
  嶽父嶽母回去的時候,方圓在他們的車上,裝了一隻五斤多的錦繡龍蝦。
  家裡還剩一隻五斤多的錦繡龍蝦,留著明天再吃。
  “老公,我們又上熱搜了。”穆雪瑩笑道。
  “別人抓到一隻三斤多的錦繡龍蝦都能上熱搜,我們弄到幾十隻,最大的有六斤多,上熱搜不是很正常嗎?”方圓伸手拿過她的手機,將其往床上一丟。
  攔腰抱起老婆,直奔浴室而去。
  早上出門下午歸,一天下來,釣魚數增加了幾千點,漁獲六百多斤。
  接連大半個月,方圓和穆雪瑩都在釣魚。
  有時出海釣魚,有時在青河野釣,有時去水庫或黑坑。
  “老公,後天有一場釣魚比賽,就在南河縣,你參加嗎?”穆雪瑩問道。
  “誰組織的釣魚比賽?”方圓問道。
  “虎齒平台,參賽的釣魚大師有三十個,還有一些主播。”穆雪瑩笑道。
  “報個名吧,我們去湊個熱鬧。”方圓想了想後道。
  “行。”穆雪瑩應了一聲,給平台的人打了個電話。
  很多釣術出眾的人,年收入幾百萬,甚至幾千萬,或給魚竿代言,或給魚餌代言。
  開直播,有粉絲刷禮物,代言漁具,分成不少,有些釣魚大師有自己的漁具廠。
  漁具行業門檻低,大大小小的魚竿廠,少說也有幾千家。
  某些魚竿廠,說得好聽是魚竿廠,說得直白一點,不過是家庭作坊。
  釣魚大師代言,只要質量不是太差,三十塊錢的魚竿賣三百,也有不少釣友買單。
  入了釣魚坑,不知不覺就會買下不少裝備。
  四米五的手竿不夠長?買支五米四、六米三、七米二的。
  手裡的魚竿太重了,那就去買支輕一點的。
  魚線強度不夠?買強度更高的魚線。
  魚線太粗了,購買更細的。
  釣魚大師都用金袖魚鉤,我沒釣到魚,可能是伊勢尼和伊豆魚鉤不行。
  這種餌料漁獲慘淡,那就換成釣魚大師推薦的餌料。
  想釣魚又沒魚竿,不想去漁具店買,也不想在網上下單,去找身邊認識的釣魚人要唄。
  許多釣魚很大方,閑置不用的魚竿,樂意送給熟人。
  常用的魚竿就那麽幾支,不常用的魚竿,再用的概率很低。
  方圓現在有十幾支魚竿,經常使用的,也就那麽四五支。
  出海釣魚,他用磯竿和海竿,在青河釣魚,每人限竿一支。
  “怎麽樣?”方圓問道。
  “平台多給了我一個名額,我們兩個人都可以釣。”穆雪瑩笑道。
  “時間不早了,明天弄點餌料。”方圓揮汗如雨的鍛煉了一陣,然後洗了個熱水澡。
  早上去了一趟鎮上,補充了一些原材料。
  下午前往河邊,零元購六百多斤鯽魚。
  大大小小的釣魚比賽,釣的魚以鯽魚和鯉魚為主。
  方圓準備了淡水魚通殺餌、鯽魚餌、鯉魚餌、淡水魚小藥。
  早上七點多,方圓和穆雪瑩駕車來到一個商業塘。
  “方圓,弟妹。”鄧建笑容滿面的走了過來。
  “鄧哥,釣什麽魚?”方圓問道。
  “釣鯽魚。”鄧建說道:“魚竿、魚線、魚餌之類的,可以用自己的,也可以用平台提供的。”
  “鄧老師,他們是?”一個釣魚大師走了過來。
  “這是方圓.”鄧建介紹道。
  “方老師,久仰大名。”張宏笑道。
  “張老師,我是新人,你抬舉了。”方圓連忙說道。
  這次參加比賽的,有三十個釣魚大師和五十幾個戶外主播。
  每個釣魚大師和戶外主播,都帶了助理團隊。
  像方圓和穆雪瑩這樣的夫妻,絕無僅有。
  在鄧建的介紹下,方圓和穆雪瑩認識了不少釣魚大師。
  八點開始抽簽,主持人點名,喊到名字的人,依次抽釣位。
  眼前的商業塘,總共一百個釣位,參賽的人只有八十七個。
  抽到的釣位不滿意,可以選擇空余的釣位。
  方圓和穆雪瑩找了個挨著的釣位。
  魚塘是一個長方形,長約一百五十米,寬約二十米。
  方圓考慮一番後,決定用四米五的魚竿。
  拿出兩支四米五的魚竿,然後裝上線組和魚漂。
  半斤左右的鯽魚,六號海夕鉤很合適。
  壓平倒刺的海夕鉤,用擋針就能輕松摘鉤。
  調製兩包自製鯽魚餌,分了一半給穆雪瑩。
  一個個主播和釣魚大師的助理團隊,已經開始直播了。
  穆雪瑩擺好設備,然後開始直播。
  八點半的時候,主持人喊了一聲開始。
  鉛皮帶散泡,方圓連續抽了十幾竿。
  隨後使用拉餌垂釣,今天來參加比賽,他想刷一些釣魚數。
  放了三萬斤鯽魚,就算每條鯽魚半斤,也有六萬條鯽魚。
  方圓的要求不高,刷兩千釣魚數就行了。
  虎齒是炎黃國數一數二的直播平台,這次的釣魚比賽,選手釣不到魚,平台臉上無光。
  三萬斤鯽魚,稍微有點技術,空軍的概率很低。
  開啟一級燒錢模式的方圓,下竿不到兩分鍾,就釣到了第一條鯽魚。
  連竿,連竿,一條,兩條。
  加了系統淡水魚小藥的自製鯽魚餌,誘魚的效果太強了。
  連竿不斷的方圓,讓周圍的釣友和觀眾暗自乍舌。
  穆雪瑩的速度,也就比方圓慢那麽一點,卻能碾壓其余的釣魚人。
  一直釣到十二點半,比賽結束,工作人員開始稱重。
  “六十五號選手一千五百七十八斤。”
  “六十六號選手,九百八十六斤。”
  方圓是六十五號,穆雪瑩是六十六號。
  釣魚數增加兩千六百多,方圓心中一樂。
  開了四個多小時的一級燒錢模式,系統銀行余額減少一萬多。
  鄧建快步而至,低聲問道:“厲害,兩個小時釣了一千五百多斤。”
  “今天魚多,我的運氣也好。”方圓說道。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