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你的大志呢 李斯沒有去看顧楠,而是看向門外:“聽聞顧先生和斯一樣,受托為公子府教授政公子書學。” “是。” “此般重任,斯實在難當,所日夜反側難免,思要教公子些什麽。” 李斯慢慢地說著:“聽聞還有顧先生與斯同教,甚是寬心,如卸重任。” “所以,此次特來問先生。” 他扭過頭,看向顧楠,那雙眼睛裡不閃不避,和剛才那人就如同不是一個人一般。 “先生,準備教公子些什麽?” 咄咄逼人··· 用這個詞用來形容李斯現在的氣勢最適合不過。 顧楠卻沒有生氣。 現在的李斯身上有著一個年輕人都該有的東西,好勝、書生意氣。 這般的李斯讓顧楠覺得反倒比歷史上那個殺伐果斷,某權狠辣的李斯要親近很多。 不動聲色地轉著杯子,思索了一番,苦笑著說道。 “如何教公子,我卻是還沒有想過,不如李先生先和我說說,你準備如何?” “你我探討一番?” 並未想過? 一般人被問到了這個問題,就算是沒有想過也會硬說出幾個,哪有向顧楠這般沒有臉皮,直接承認自己沒有想過。 李斯微微皺眉猶豫了一下,問道:“先生,覺得禮樂如何?” 李斯抱著試探的心態,禮樂作為傳統教術,本該是必學的,但是如今這個世道··· 若是顧楠說禮樂可行,那她就不過爾爾。 在李斯的注視下,顧楠沉默了一下,問道:“先生覺得這世道如何?” 李斯一愣,一時間不知如何說。 低頭思考,似乎想要找出合適的詞描述。 戰火連天,民不聊生,種種種種多的說不清楚。但無論那個都不清楚這世道。 顧楠看著他,沒等他想下去,淡淡地說道:“禮樂崩壞。” 四個字,叫李斯打了個顫,禮樂是為古禮,顧楠這四個字可謂是大不敬。 但是說的又實在準確,在這紛亂戰世中。 如何不是禮樂崩壞? 禮樂所帶不盡是禮儀樂舞,更指的是古來人倫,天人和諧直說。 禮樂崩壞,亦是說的這人倫崩壞。 這如何不是他想要說的? 李斯欣喜地看著顧楠,像是找到了知己,接著問道。 “那先生覺得,養德可行?” 養德··· 顧楠確實不擅長這種育人的說法,但是既然別人問了,她總得有個答案。 思索了會兒,她還是搖了搖頭。 “德行固重,但終是君子之道,大秦,要的不是一個君子,而是一個帝王。不該放在首位。” 雖然她也明白德行對於一個王的重要,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時間,大秦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讓它徹底顛覆天下的帝王,而不是一個徐徐圖之的君子。 和我想的,是一般的。 暗暗握著拳頭,李斯心中振奮。 “那先生,你覺得什麽最好?” 這是最後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 如今秦王已到暮年,秦王子嬴柱即將繼位。 嬴子楚會是未來的秦王子,而嬴政就是秦王孫。 嬴政學什麽好。 問這個問題,等同於問顧楠,未來的秦國,如何為好。 李斯自然有他的看法,但是他也想知道顧楠的看法。 顧楠的眼睛垂了下來,她真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歷史上的秦是法治天下,最終二世而亡。 但是法治天下錯了嗎? 若是曾經的顧楠,看著這個問題,定然是一頭霧水,說不出個所以然。 但是這幾年看了武安君府中眾多的兵簡和先人之說,她多少能看的明白諸子百家的各家優劣。 法治天下,理論上來說並沒有錯,甚至說到了後世法治天下依舊在實行。 錯得只是做法而已。 儒家迂古道墨不爭、兵名醫農雜縱橫陰陽不為王權。 雖然不盡為好,但法家可以說是對於封建王權來說最為適合的學說,又或者說是對如今的秦國最合適的學說。 “呵。”最終,顧楠笑了一聲,似乎笑的無奈:“先生自己的心裡沒有一個答案嗎?” 李斯一臉期待:“斯想請先生說。” “帝王權術,以法治國,得以安邦而定天下。” “李先生,是想效仿那商君?” “啪。” 李斯一把的握住顧楠的手,眼中盡是激動,能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在這大秦一展所學抱負,何能不激動。 “先生,真乃斯之知己。” “斯還有幾處學說想和先生探討···” ······ “咳咳。” 還沒等李斯繼續說下去,顧楠咳嗽了兩聲,打斷了他的話。 把自己的手從他的手中抽了出來。 李斯這才想起來坐在自己的面前的可不是老先生,更不是自己曾經的同學,而是一位姑娘。 此番見面已經是大為不妥了,自己的居然還去拉別人的手··· 想到這,他的臉上又是一陣火烤似的發熱。 也坐不住了,站了起來。 “今日幾問,有了先生的答覆,斯心中已然明了。” “斯,還有些事情,隻待,隻待下次在來叨嘮先生。” “此般先是告退了。” 說完,就快步的離開了。 出了武安君府的門,李斯還愣愣地看著自己的手心。 想起剛才那隻輕柔的手掌,又是一陣出神。 回過神來,暗罵了自己一句。 自己是要在這大秦一展抱負的,而不是想著這些的。 那位顧先生對這大秦所見和自己不謀而同,想來日後也不會阻礙自己。 整了整自己微亂的衣袍,深吸了一口氣,昂首挺胸地順著街道離開。 大秦,只是他的第一步,他要用他所學,博一個權傾天下才是。 倒是忘了問那顧先生的年歲。 想來日後也是有機會的。 嗯,該怎麽問才好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