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為難 張奉新等路承周走後,也離開了廣發旅館,他得向王小湘匯報,同時要給路承周建立檔案。 “他以為他是誰?還不想加入我們?”王小湘聽完後,冷哼著說。 他當初加入軍統,根本就沒有猶豫,願意為這個“革命團體”奮鬥終身。 “站長,他還沒有明白我們這項工作的意義所在。正好這段時間,再考察一下,可行的話,先讓他入黨。”張奉新笑著說。 “我們的原則,寧缺毋濫。對他平時的一舉一動,要隨時掌握。”王小湘叮囑著說。 “我會注意的。”張奉新說。 “入黨,建檔案的事,你與劉有軍接洽便是。”王小湘沉吟著說。 王小湘對路承周的行為,雖然有些不滿,但也沒有太在意。 路承周考慮了三天,才答應為國家做點事,還不想加入軍統,這倒是一般人的想法。 畢竟,路承周只是一個普通人,他的思想沒有改造完成,暫時擔任外圍人員也好。 劉有軍是軍統海沽站的書記,文書方面的事情,由他負責。 劉有軍是瑞安人,1913年出生,幾年前在上海法學院求學,後加入軍統,是戴老板的紅人。 曾經在侍從室任偵察科書記、臨川培訓班書記,年前調入海沽擔任書記。 劉有軍雖然只有二十一歲,但顯得很老練,履歷也很豐富。 他參加軍統的時間不長,可起點很高,不但在侍從室乾過,還深得戴老板賞識。 要不是他來海沽的時間不長,此次就能擔任軍統海沽站長。 劉有軍有單獨的住處,距離王小湘的診所不遠,平常並不經常在一起。 “路承周既然是海沽警察教練所畢業,你要與他多溝通,引導他走向革命。”劉有軍想了想,說。 他隻比路承周大一歲,可資格老,說話也是老氣橫秋。 年青人的思想,最容易改造,只要讓他意識到,參加軍統,是為國家出力,就會奮不顧身的投入到這股激流之中。 “路承周很痛恨日本人,對共產黨也沒有好感,肯定可以爭取過來。”張奉新篤定的說。 “那也要抓緊。”劉有軍叮囑著說。 所謂趁熱打鐵,如果讓路承周受了其他勢力的蠱惑,那就不好了。 “是。”張奉新恭敬的說。 劉有軍級別比他高,又是總部派來的,哪怕很年輕,他也得表示足夠的尊重。 “對了,路承周在警察教練所的成績如何?”劉有軍雖然年輕,但辦事很沉穩。 說話的時候,已經在給路承周建立檔案,寫到警察教練所時,他突然問了一句。 “成績優異,特別射擊和格鬥。還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深得在警察教練所兼教的克萊森琪信任。”張奉新馬上解釋。 路承周是他挖掘的,路承周的能力越強,他臉上越有光。 張奉新相信,路承周如果加入軍統,一定會成為一員乾將。 “還能說英語?”劉有軍詫異的說。 “據說日語講得不錯,還能說幾句德語。”張奉新說。 為了發展路承周,張奉新專門調查過路承周的家庭、社會關系,以及在學校的成績。 “他是在二十四號路當巡長吧?”劉有軍問,他對路承周有些好奇,準備找機會去接觸一下。 “是的,手下有十二名巡捕。”張奉新忙不迭的說。 “我們現在沒有行動組,既然路承周的射擊和格鬥成績都不錯,能否讓他參與行動?”劉有軍問。 作為軍統海沽站的書記,很多事情都由他來安排。 之前海沽站是有個行動組的,但之前撤銷了,新的行動組還沒有成立,遇到行動的話,只能臨時從其他地方抽調人員。 “這個……”張奉新有些為難的說。 讓路承周提供情報,做一些外圍工作,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讓路承周參與行動,路承周會同意嗎?張奉新還真沒有把握。 “如果有困難就算了,但以後要盡量讓他參加行動。”劉有軍提醒著說。 只要路承周參加過軍統的行動,以後就是一家人了。 “他還沒入黨,也沒有宣誓,現在參加行動,未必會同意。”張奉新連忙解釋著說。 劉有軍笑了笑,沒有再說話,將路承周的檔案建好後,讓張奉新簽字。 這份檔案,再加上王小湘的意見,以後是要送到總部備案的。 張奉新走後,劉有軍又將路承周的檔案調出來,放在台燈下,仔細的看著…… 孫保全的綁架案終於破了,人找到了,但卻是死的。 準確的說,人是“挖”出來的,在巴克斯道22號的那間房內,挖到了三具屍體。 除了孫保全外,還有其他兩位受害者。 根據兩位嫌疑人的供述,他們總共有十幾人,專門乾綁票的案子。 每次都是先將受害人,要麽騙,要麽綁到預先租的房內,勒死後,將屍體埋入房內地下,然後再找死者家屬,或死者的店鋪進行勒贖。 這個綁架集團,為首之人,正是路承周發現的那位滿臉橫肉者,他叫李玉華,原來是奉軍的一名逃兵。 其他人員,要麽是無業遊民,要麽是失業的小工商業者,鋌而走險,在李玉華的唆使下,淪為圖財害命之徒。 阮健公原本很沮喪,但在破案後,整個人變得極度亢奮。 下午,溫秀峰將他堵在副處長劉立峰的辦公室裡,讓他很被動。 現在,抓到李玉華,他心裡所有鬱悶一掃而光。 孫保全雖然死了,但案子卻破了。 不但案子破了,而且還連破11起,阮健公審訊完後,馬上向劉立峰匯報,準備聯合海沽公安局、法租界巡捕房,起出剩下的幾具屍首。 整個晚上,阮健公都在忙碌。 作為此次綁架案的關鍵人物,路承周也跟著忙了一晚。 阮健公很想將破獲綁架案的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但思前想後,還是沒有這麽做。 無他,路承周可以直接與警務處長克萊森琪對話罷了。 如果路承周將實情,向克萊森琪匯報,阮健公又會很被動。 克萊森琪是路承周在海沽警察教練所的教師,因為路承周精通英語,成績優異,克萊森琪對他很是賞識,這才特意讓他來英租界警務處。 海沽警察教練所的前身是海沽警務學堂,是海沽最早的警察專業學校。 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河北堤頭村成立。 1901年簽訂的《辛醜條約》中規定:海沽周邊20裡以內不得駐扎中國軍隊,城市的治安必須由巡警管理維持,這就急需大量的警官和高級警務人員,因此,海沽警務學堂應運而生。 警察教練所的教師,主要由日、德、英等國的高級警務人員組成,學製也由剛開始的六個月延長至兩年。 該學堂的畢業生主要分配海沽、上海、南京等地擔任中高級警官。 民國以後,各大商埠設立警察組織,也都到海沽來聘請教官。 民國4年,該學堂改組為“直隸全省警察傳習所”,不久,又劃歸海沽警察廳管理,更名為“海沽警察教練所”。 路承周在海沽警察教練所,學習刻苦,成績優秀。 兩年時間,不僅系統學習了警務知識,還學會了日、英語。 原本路承周畢業後,要去海沽公安局,但在克萊森琪推薦下,路承周到了英租界警務處。 並且跳過巡捕,直接擔任巡長。 要知道,巡捕也分甲、乙、丙三種呢,可見克萊森琪對這位中國學生,還是很欣賞的。 當然,警務處與路承周簽訂的只是民事合同,哪怕克萊森琪讓路承周擔任巡官,甚至是正巡官,也是沒有問題的。 有了這層關系,阮健公再想邀功,也不敢無視路承周。 新書上傳,求幾張推薦票,網站沒有推薦,全靠兄弟們幫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