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从退伍开始

作家 上允 分類 奇幻 | 96萬字 | 321章
第24章 收视率再创新高
  第24章 收視率再創新高
  24收視率再創新高
  張雨荷本來還有點兒小激動,想好好慶祝一下,現在被陳飛這麽一帶,整個人頓時也迅速冷靜了下來,慶祝的想法也被拋之腦後。
  她回到自己的辦公室,第一時間就給央視的領導打了電話,不過還不等她開口呢,對方先主動說了起來。
  “張總,炊事班的第二季和第三季,你們抓緊時間拍吧,我們全部都要,而且你們上次說的那個價格,我們領導也答應了!”
  真的?
  張雨荷聽了,心中就是一喜。
  事情的進展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料。
  她有點兒激動。
  不過她還是很快就冷靜了下來。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她再次想起了剛才陳飛說的那句話。
  待得對方說完,她只是用很平靜地語氣道:
  “楊主任,炊事班這個劇,熱度肯定還會更高,收視率相信我,很快就會超過1.3的,所以我們上次談的那個價格”
  對方聞弦歌而知雅意,當即就明白了。
  “張總是覺得那個價格低了?好,我知道了,我這就跟領導反映。”
  雙方的交談很快結束。
  隨後的時間,雙方都沒有就這一個問題再進行任何交流。
  誰都不傻,都等著看後面的收視率發展情況再做決定呢。
  張雨荷相信,炊事班這個劇,收視率肯定還會得到一個大發展,剛才她說很快就會超過1.3,那雖然有些誇張了,但想來,這個劇的收視率肯定是能突破1.3的。
  首先,這兩天,微薄上那個“穿軍裝帥女人”的活動,熱度越來越高了,連帶著,這個活動的發起方之一的《炊事班的故事》劇組,相關的話題熱度也衝進了前二十。
  其次,《咱當兵的人》這首歌也已經衝到了新歌榜的前二十,也給《炊事班的故事》這個劇帶來了一定的流量。
  第三,這個劇的口碑開始發酵了。
  然而,張雨荷千想萬想,萬萬沒有料到,第二天,《炊事班的故事》的收視率竟然就突破了1.3.
  “這麽高!”
  看到秘書送過來的報告,她一下驚得呆住了。
  第二天的收視率就突破了1.3,要不要這麽誇張?
  情景喜劇之前的最高收視記錄,好像也只有1.0吧,1.3,這可是打破了二十多年的歷史記錄了啊!
  回過神後,張雨荷打開筆記本電腦,登錄了豆瓣。
  令她很意外的是,此時,豆瓣的網頁上,《炊事班的故事》的話題熱度已經衝進了前十。
  豆瓣評分竟然高達9.1。
  而且,這個話題下面,密密麻麻都是觀後感。
  張雨荷隨便點開了幾條。
  “很搞笑,台詞也很好!喜歡裡面的每個人,尤其是帥胡!詩在民間,帥在炊事班!”
  “講真,符合我口味的幽默就是《炊事班的故事》這樣的了,帶點冷幽默的搞笑形式。真的很佩服編劇和導演,情景喜劇做的這麽好,很難得!”
  “在這裡,我講講自己看炊事班的感受!從角色上看,每一個人都各具特色,這完全是編劇給的台詞好,演員演得傳神。二者缺一不可。每一個人都有話劇的感覺在裡面,表演呢是略帶誇張的,但我們看起來卻絲毫不會感覺到硌應啊做作啊,更不會有現在很多演員都會有的——照貓畫虎畫的很難看的現象。”
  張雨荷瀏覽了幾條,越看越是開心。
  看來大家是真的喜歡這個劇的。
  炊事班的口碑真的很好。
  從這些評論來看,這個劇有這麽高的收視率,是一點兒水分也沒有的。
  關了豆瓣,張雨荷又進了另外一個網站。
  這是一個專業的評論網站,裡面都是一些專業的影評人和相關方面的從業者。
  網站的顯要位置赫然掛了一篇跟炊事班相關的文章,題目叫《理性的幽默,莊重的詼諧——情景喜劇《炊事班的故事》的藝術創新》。
  她看了看這篇文章的作者。
  謔,竟然是國內最為著名的影評人。
  她連忙點開裡面的內容看了看。
  那家夥對這個劇的評價相當高。
  退出網頁,她又看了另外一篇文章,文章的題目是《論《炊事班的故事》在軍旅題材電視劇創作中的審美價值》。
  文章中寫道:“《炊事班的故事》一劇的出現,不但開創了軍旅情景喜劇這個全新的題材,而且還將我國軍旅題材影視劇的婉轉聲部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不同以往,也不同凡響。”
  這個評價就更高了。
  這個網站裡,關於炊事班的話題已經有三十多個了,大部分都對這個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看完了觀眾的感想,然後又看了專業人士的點評,張雨荷對炊事班這個劇的後續發展頓時就更是信心滿滿了。
  果然,第三天的收視率再創新高,直接飆升到了1.5的高峰。
  一點五,這可是很多大製作的電視劇都很難達到的高度啊,可是——炊事班這個成本只有一百多萬的情景喜劇竟然把他突破了。
  看到這兒,張雨荷對未來的信心更加強了。
  她再也沒有主動跟央視聯系的想法。
  這個劇反響這麽好,如果央視舍不得下血本采購,那就算了,其他電視台肯定會舍得的。
  果然,這一天的下午時分,幾個地方電視台的電話就打了過來,有人甚至開出了一集兩百萬的高價,不過張雨荷沒有急著答應。
  在這一方面,央視肯定是有優先權的。
  傍晚時分,央視終於是打來了電話:“張總,第二季和第三季一起打包賣給我們吧,我們給你們一集一百二十萬的價格。”
  張雨荷沒有忙著答應,而是先和陳飛談了談。
  陳飛聽了這個價格,沒有猶豫,當即就答應了,地方台再好,肯定還是不能跟央視相比的,錢雖然重要,不過,對於此時的他而言,名聲顯然更加重要。
  “好,那就答應他們。”陳飛點頭。
  張雨荷聽了,點了點頭,想了想,她道:“那你們這邊要抓緊時間拍了,不然接不上。”
  “放心吧,我們劇組現在已經磨合得非常好了,一天拍兩集做兩集,完全綽綽有余。”
  (本章完)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