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撞進一雙眼睛◎ 六月末的上海並不比北京涼快。 繁茂、熱烈、萬物奔放的夏季, 潮熱是感官最真切的體驗,令人體會到蒸騰的活著的感覺。 院子裡的榴花開得絢豔瘋狂,佔據了陽光下的整片牆根。 年初從紹興回來,周姨在老槐樹下開辟兩小塊菜地, 栽種蔥蒜和上海青, 西澄牽著長長的水管為所有植物澆水, 她在家裡越發懶散,長發松松挽著, 穿一件綠色的中長t, 遮到大腿中間,腳上拖鞋徑直進去, 踩上松軟的土壤。 外婆喊她去梳頭換衣裳。 西澄笑笑回身應“好”,卻拖延著, 透明冰涼的水流從管中泵出,從植物的葉片滑落, 沒入土壤, 樹葉罅隙間落下的光點輕盈地在她肩頭跳躍。 外婆心下納罕, 多少與從前不同了, 這一年常顯露些小孩心性來。 西澄澆完那些菜, 沒忘記角落的仙人球,不那麽亟需水分的生命, 偶爾也需要關照。她想起了被落下的鸞鳳玉, 不知會被扔在哪,最終枯死在哪個角落。 早餐吃餛飩。 說是早餐, 其實已經快十點, 西澄起得晚, 周姨掐了兩片青菜葉現煮了一碗, 她一邊吃一邊聽外婆講泊青上個月回來開會,順腳來探望,又破費帶了好些東西。 西澄只需要點頭回應。 簡直是最累的一天,和在拍攝現場連盯兩天差不了多少。 整個過程很匆促,西澄跟著中介看了一天的房子,在晚上九點多定下,一間loft公寓,60平,在16層,陽台有整面的落地窗,都說這種屋子住起來很煩,樓上樓下的跑能累死,但她不在意,當晚就簽好合同。 西澄嗯了聲,“他是忙的。” “看著瘦了些。叫他吃了飯走的,他講要趕飛機。” 傍晚搬到新家,整理歸置物品,結束時一看時間,十一點過了。 當她再次回到工作地,便又成為外婆口中“不容易”的年輕人,每日通勤間在地鐵上昏昏欲睡,或隔著灰蒙蒙的出租車窗窺視深夜的城市。 外婆話匣子打開了似的,“講起來,泊青家裡的侄子,叫聿之的……倒是沒有見過了。”也不需要西澄接話,自顧自道,“現下環境,年輕人工作忙的,個個不容易。”忽又開始囑咐她在外要注意,吃飯是要緊事,同朋友同事相處要如何如何。 又為了學車,新找了駕校,空閑時間就此瓜分完畢。 西澄癱坐了五分鍾,拿小鍋煮泡麵,邊吃邊翻手機,朋友圈裡薑瑤更新了照片,她和朋友正在澤西島玩,冰藍色的海,優雅的火烈鳥,漂亮的風景漂亮的人。 時間進入八月,思格接了個政府項目,依托新落地的城市科創中心和下半年的高階論壇打造科創城市的名片。 快要住滿兩年的房子,房東因為家裡的原因要掛牌出售,好言好語與她協商,西澄便也不想多糾纏,重新去找住處。 離開前西澄與房東結清水電,鑰匙交回,想到去年畢業,顏悅說以後還要回來這裡,如今已經變成沒辦法實現的事。 薑瑤燦爛的笑容依然充滿力量。 搬家是件煩人的事。 工作以外是穩定的獨居生活,像讀書時一樣獨自去小西天看電影,每周在上的口語課也在堅持,已經持續半年,進步明顯。 項目評級很高,思格內部專門拉出一個臨時小組,集體奔赴西南。西澄是蔣津語點名要的,她以創意總監的身份直接向科技組的leader開的口。 像是幼時上學一般,零零碎碎操心許多事。 之後用了大半天時間收拾東西,約了搬家公司。 到七月底,生活有了新變動。 西澄撥著碗裡菜葉,隨口問句:“梁老師怎麽樣?” 這一趟出行時間會比較長,半個月打底。 臨走的前一晚,西澄在家裡收行李,語音電話通著,蔣津語在那頭提醒她:“多帶點漂亮衣服,小裙子不嫌多,這趟這麽久,有豔遇的幾率很大。” 西澄剛好在往箱子裡揀裙子,問她:“上次甲方那個總監,沒後文嗎?” “後來見了幾次,不是聽音樂會就是看話劇,周末好不容易睡個懶覺,人家大早上喊我去看展,看完還要問我觀後感,我這人真吃不消文藝男,臉再好都不行。” 蔣津語的語氣裡帶了點無奈,“我一大俗人,就想過點活色生香的日子,容易嗎我?” 西澄輕笑,“可能是你現在的髮型,比較有女文青的氣息。” “那乾脆明天落地開完項目啟動會,先做個頭髮,下午去太古裡看帥哥,看慣了這些糙老爺們,我們去南方搞點精致的。” “怎樣算精致的,Peter那種嗎?” “Peter就在咱們這算一枝花,出了思格他也不經打,等你明天洗過眼睛就知道了。” 好吧。 西澄以為蔣津語只是嘴上說說,沒想到在成都的那段時間,她真的踐行了這番豪言,工作之余的閑暇沒有一點浪費在酒店,西澄被她帶著去過各大網紅地點,打卡多家酒吧。 帥哥確實看了不少,但豔遇並沒有。 蔣津語某天約會了一位精致的寸頭美男,後來因為適應不了對方的口音,就此作罷。 西澄一見鍾情的則是成都的兔肉,鮮椒兔十分好吃。 比較安慰的大概是,工作方面進展很順利,為思格在西南地區打下漂亮的一仗。 在這個項目裡,西澄承擔的依然是Account的部分,素材收集,明晰對方的需求,組織會議,不斷地溝通、反饋,調控項目的整體節奏。 第一次深度合作,蔣津語感知到她是一個目標太清晰的人,似乎在任何低效的溝通局面中都能最快地察覺,聚焦到關鍵問題,態度上始終外軟內硬,瑣碎磨人的工作在她手上也能較高效率地推進。來思格剛滿一年,並不是誰都能做到這樣。 返程的飛機上,蔣津語問西澄想不想調組,“你有想法的話可以申請,在不同的組體驗過,會有利於你的提升,像快消組、日化組都比較有挑戰。” 這是正經作為前輩的建議,西澄這一年跟的項目都在科技方向。 “我考慮一下,或者我把今年經緯的項目跟完。” “也行,月底上海那個WAIC應該是你去跟吧?” 西澄點頭,“回去歇不了幾天了。” “你這差不多連軸轉,”蔣津語想起來,“你年假沒休吧,有工作狂的潛質啊。” 西澄笑笑,“年底再休吧。” 回北京之後,經過一周的休整,西澄轉場上海。思格安排了兩個實習生與她同去。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科技領域的盛事,這次在上海舉辦,主會場在世博中心,另在展覽館設創新應用展,是AI企業的絕佳宣傳機會,各家公司提前去布置展位。 西澄在現場協助經緯的團隊,一直忙到晚上。 她讓實習的兩個女孩先回去,自己留下來和經緯的宣傳總監對細節,結束之後已經快九點,就近吃了晚飯。 走在酒店的門,忽然被叫住,回過頭看到對方。 是陶冉。 離開星凌之後,她們基本沒有聯系。 沒想到這麽巧,在這裡碰上。 西澄走過去:“陶冉姐。” 陶冉表情驚訝,“西西,你……” 西澄簡單解釋失語是心理障礙,現在已經沒事,陶冉點頭:“沒事了就好。”又看向她的工牌,“現在是在思格?” “嗯,跟客戶一起過來的,我們和經緯有合作。”西澄問她,“星凌也有展覽是吧。” “對,這麽好的機會,我們怎麽會放過,你們哪個展位?” 兩人對了一下展位號,發現離得並不遠。 “明天空了過來我們那玩吧,大家都很久沒見你。”陶冉笑著邀她。 西澄隻當她是客氣,點點頭,看一眼大廳,問,“現在是要回房間嗎?” 酒店前台在另一側,這邊全用作客房,不吵鬧,走進來的人都很快過去電梯間,只有她們倆停在這裡。 “哦不是……我住對面。”陶冉晃晃手裡的文件夾,“在這等梁總,要給他。”她低頭看表,“應該馬上到了。” 西澄已經想到他會來,沒多驚訝,點頭說:“那我回房間了,陶冉姐。” “好,去休息吧。” 話音未落,門口進來兩個人。 “梁總。”陶冉出聲。 西澄側過頭,撞進一雙眼睛。極短的目光觸碰,他無表情移開。 兩道身影走近。 梁聿之身旁的人是星凌的技術總監,姓丁,今年剛被挖過來。丁總監不認識西澄,頗好奇地看她一眼:“是咱們的人?” “是我們以前……” 一道聲音打斷了她。 “資料呢?” “在這。”陶冉將手中文件遞過去。 他低頭翻閱。 空氣中似乎有一絲奇怪的凝滯感。 陶冉看向西澄,後者向她打了個“先走”的手勢。 陶冉職場拚殺十年,敏銳細膩,就這片刻已發覺細微的異樣,朝她微一點頭。 西澄轉身,沿著左邊的廊道往前,她的房間就在一樓。 在場摸不著頭腦的只有丁總監,略遺憾地看著那個走掉的身影,“怎麽走了,話還沒說完呢。” 梁聿之合上文件夾,側眸瞥他:“你又不認識,有什麽好說?” 視線遠處,那身影已走到廊道盡頭,進了房間。 丁總監莫名被懟,感到很無辜。 陶冉心中則越發肯定,這兩個人不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