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揉了揉眉心,問:“她又招攬死士了?” 太監搖搖頭,道:“最近福康公主和來京歸附的胡人來往甚密。” 福康公主厭惡胡人,這人人都知道。 所以公主和胡人來往的的舉動很可疑。 太監從公主身邊的侍女那裡得到一個消息,公主和胡人交談時,提到一個名字:義慶長公主。 前朝義慶長公主——也就是朱綠芸的姑母,十八歲時和親嫁給了西北突厥部落的一個老酋長。 幾年前,長公主的侍從帶著她的血書冒死逃回中原,哭求末帝迎回長公主。 那時末帝早已慘死叛臣刀下,關中為各個藩鎮所佔據,沒有人理會侍從。 侍從後來輾轉見到朱綠芸,把義慶長公主的悲慘遭遇告訴了她。 朱綠芸這才知道,原來胡人部落有一個非常野蠻駭人的風俗:父死收繼後母,兄死收繼長嫂。 老酋長死了,義慶長公主成了新酋長的夫人。 等新酋長也死了,義慶長公主又嫁給新酋長的弟弟。 不久新酋長的弟弟死於內鬥,義慶長公主被老酋長的孫子納為侍妾。 短短十年間,義慶長公主先後嫁給祖孫三代人。 這對出身高貴的長公主來說,何等屈辱! 朱綠芸很同情那位素昧蒙面的姑母,請求李德派兵接回義慶長公主。 李德當時沒有答應。 太監道出自己的猜測:“殿下,公主會不會是想聯合胡人,然後向聖人借兵救回義慶長公主?” 李玄貞嘴角一扯。 前朝的長公主,算什麽長公主? 李德做什麽事都先考慮代價和回報,他冊封朱綠芸,那是因為留著朱綠芸有用。 他不會為一個毫無價值的前朝貴女讓將士白白送死。 現在中原剛剛穩定下來,西北異族勢力強大,自稱神狼後裔的北戎更是號稱控弦十萬,橫掃北庭。 若不是為西域佛國那位高僧君主所阻,北戎早就拿下整個西域北道。 北戎騎兵所向披靡,一旦北戎南下,長安必定失守。 所以李德才一面以金銀財寶、高官厚祿籠絡胡人部落,一面清除關中分散的部落小勢力,先從內部分化胡人,讓他們互相仇恨,無心南侵,減輕西北軍防守的壓力,同時隨時掌握各個部族的動向。 這種時候,朱綠芸的那些算計根本不會成功。 李玄貞腳步一頓,猶豫了片刻,道:“備馬,孤去一趟公主府。” 芸娘脾氣倔,一心復仇,瘋起來什麽都不管不顧,必須和她講清楚局勢。 太監為難地道:“殿下,娘子為您備了接風宴……” 太子回京的第一夜就跑去找福康公主,傳出去,讓太子妃的臉面往哪兒擱? 李玄貞已經轉身走遠:“讓她別等孤了。” 太監默默歎息,進院報信。 明燭輝煌,庭前備了豐盛的筵席,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炭火烘烤的牛羊脂肥肉嫩,泛著油光,廊下還候著一部龜茲樂伎。 太子妃鄭璧玉盛裝華服,領著東宮女眷等了一個時辰。 太監稟報說李玄貞去公主府了。 鄭璧玉一言不發。 幾位良娣、良媛立即收起笑容,臉上閃過惱怒、嫉恨和鄙夷。 福康公主和太子爺情投意合,她們無話可說。 連太子妃都不計較,她們這些庶嬪有什麽資格拈酸吃醋? 但是福康公主偏偏就是不願意下嫁太子,哪怕太子妃好言相勸,她就是不嫁。 不嫁就不嫁吧,她不嫁,她們只有偷著笑的。 可是福康公主又非要和李玄貞藕斷絲連。 公主府的仆從三天兩頭往東宮跑:公主病了,公主哭了,公主生氣不吃飯,公主和人吵架被羞辱了…… 沒名沒分,不清不楚。 就這麽成了老百姓茶余飯後的談資。 “娘子,不能再這麽下去了!” 良娣忍不住破口大罵。 “這天下早就改名換姓了!聖上憐憫,冊封她為公主,她卻不知廉恥,如此敗壞太子名聲,長此以往,怎麽了得!” 良娣早就看朱綠芸不順眼了。 要麽下嫁,要麽和太子斷絕關系,她既不願意嫁人,又非要和太子糾纏,自甘下賤! 其他庶嬪也嘰嘰喳喳地埋怨起來:“娘子,京中已經傳遍了,還有好事者把這事編成曲子傳唱,坊間鬧得沸沸揚揚,於太子爺名聲不利。” “聖上慈和,太子爺鍾情,殿下又如此大度,她還矯情什麽呢?” “她還當她是真公主呢!真不想嫁人,就別來找太子!” 鄭璧玉面色平靜,擺了擺手。 議論聲立刻停了下來。 鄭璧玉環顧一圈,看得眾位庶妃都低下了頭。 她面色如常,示意仆婦:“殿下不回來,也別糟蹋了好東西,開宴吧。” 樂伎立刻奏起歡快的樂曲。 眾人心中暗恨,怏怏歸座。 …… 太子李玄貞騎馬出宮的時候,剛好和並轡而行的李仲虔、李瑤英兄妹擦肩而過。 宮城幽深,夜色輕寒。 李仲虔怕瑤英著涼,脫了身上穿的大氅讓她披上。 瑤英手裡把玩著一隻玉盒,咯咯笑:“阿兄,我不冷。” 兄妹倆剛剛在王府藏起一箱財寶,李仲虔送了這隻玉盒給她,她正新鮮著呢。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穿書 女配文 古言小說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