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家廚房的大鐵鍋咕嚕嚕燉煮著菌子山雞。濃鬱的香氣透出門窗,飄過院牆,彌漫到隔壁魏家的庭院裡。 魏家木樓下,松柏環繞的幽靜庭院間,金光閃耀,光亮耀眼。 葉扶琉把金鋌一根根疊起,排列在石桌上。 銀貨兩訖。 兩百三十塊漢磚,換來兩百三十兩金。今年最大的一筆生意,落袋為安。 魏桓坐在石桌對面。綠豆湯裡灑了把碎冰,沁人心脾。他舀起綠豆湯,抿了一口。 雖說節氣入了秋,晌午日頭下的天氣依舊炎熱不堪。葉扶琉以天熱的借口,又和魏家借用涼爽木樓,和祁棠在木樓上當面填寫商契,兩邊畫押,魏桓做見證。 兩邊畫押畢,葉扶琉收起契書,叮囑秦隴去葉家地窖取冰,給木樓上的兩個冰鑒換水補冰。又以感謝的名義,邀魏桓下樓喝冰鎮綠豆湯。 魏桓一句也未多問。 叫他去庭院裡喝綠豆湯,他便去庭院裡坐著。 葉扶琉做成了一筆大生意,從頭到腳都透出快活勁兒,興致勃勃地取兩塊長金鋌在手裡擺弄。 “總算在中秋節之前把生意給做成了。” 魏桓從尾音裡聽出幾分欣慰意味,問她,“中秋節之前有什麽講究?” “倒不是做生意有講究。事關中秋節禮。” 葉扶琉扳著手指算帳,“手下幾百來號人,二十五家鋪面,我是不大親去各家鋪面盤帳的,還好各處掌櫃的對葉家生意還算盡心。中秋節是大節,每年就屬中秋節禮發下去的最多。” 金鋌在掌心掂一掂就知道是十兩錠。她隨手從箱子裡取出八根金鋌摞在一處,“發下去的中秋節禮大概要這麽多。” 又點出五六根金鋌,“江縣今年搞的那場富戶募捐,我拿布帛庫存抵了捐額,但庫存見底,還得加緊采買。采買起來又是一大筆。” 兩筆開支抵消入帳,才入手的兩百三十兩金去了一半。 魏桓心裡默算片刻,葉家布帛生意攤子鋪得大,手下雇請的人又多,聽來似乎不怎麽賺錢。他有心詢問葉家要不要資財幫扶,又擔心話出了口,萬一引發不悅反倒不好。 正沉吟間,葉扶琉把兩筆開支的十來個金鋌挪去青石地,又仔細清點一遍石桌剩下的金鋌數目,小小的不痛快立刻拋去九霄雲外。 “剩下的一半足夠今年整年開銷了。”她愉悅地說。 素秋在旁邊插嘴,“娘子,別忘了北邊。大郎君和二郎君都會送節禮過來,多多少少能填補一些。” “對。”葉扶琉立刻叮囑,“我們不是新仿製了一對紅木的升降燈台麽?兩位阿兄一邊送一個,就當是中秋回禮。” 素秋在旁邊當場記錄在冊,“正好有批船最近要去京城。時間——”她算了算,“走大運河,時間正好趕得及。今晚把一對木燈台擦洗乾淨,明天就裝船。” 魏桓在旁邊默聽了一陣,開口詢問,“葉家的兩位兄長,人在京城?” 葉扶琉不瞞他,“大兄二兄都在京城。一個經營鋪子,一個做官。” “嗯?”魏桓倒有幾分詫異。 葉扶琉的老本行營生做得風生水起,這行當說實話,行走於黑白之間,順順當當運作下來,全靠膽大心細眼光毒。他實在想不到,葉家竟然有人在官場裡。 他默然思忖,葉姓的京官…… 依稀有幾個姓名閃過腦海,都不是高品京官。五品以下官員無需參與朝會,他基本都未見過,對那幾人的相貌年紀毫無印象。 葉扶琉清點兩遍金鋌數目,放回葉家自己的錢箱鎖好,交予素秋收好保管。自己端著一碗冰鎮綠豆湯,左右張望片刻,問魏桓道,“你家的鷹呢?剛才見它落在木樓欄杆上了。” 魏桓往南邊長簷下指,“那裡有處它喜愛的木巢。” 他呷了口綠豆湯,也反問葉扶琉,“七月將盡,過幾日便入八月。八月中秋是大節,你們今年新搬來鎮子,如何過節,可有個打算?” “我和素秋商議過了,都覺得人越多越熱鬧才好。”說到這裡,葉扶琉頓了頓,視線往魏桓身上烏溜溜轉了一圈, “說起來,魏家人也少。你覺得……兩家一起過中秋,這個主意怎麽樣?” 魏桓並不意外,湯匙撥了撥湯裡漂浮的百合,把話題順理成章接下,“正好。我也有此意。” 他抿了口湯,又道,“葉家兩位兄長在京城,你三兄呢?中秋月圓,闔家團聚。不打算邀來五口鎮過節?” 葉扶琉自個兒早盤算過了。“三兄人在錢塘老家,住處離這裡倒不算遠。我已經在寫信請他過來鎮子過節。哎,就怕他不肯來。” “怎麽說。” “我那位三兄……”葉扶琉難得露出一絲苦惱的神色, “性子比大家閨秀還要大家閨秀。不硬拉他出去,他能整個月不出後院一步。我小時候愛玩鬧,要他陪出門逛一趟市集,簡直要他的命一般。我年年寫信,三兄年年不肯出來。最後都是我回錢塘看他。錢塘到五口鎮的距離說遠不遠,坐舟船五六天水路吧。他多半不會來的。” 魏桓:“唔……令三兄的性情,聽來像古之隱士。” “可不就是隱士麽!”葉扶琉讚同地一拍手, “整天侍弄花草,吟詠讀書,養了一院子的梅花。每年冬春開花時可好看了。”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爽文 天作之合 甜寵文 歡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