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首富

作家 阿菩 分類 奇幻 | 78萬字 | 259章
第四十五章委曲求全
  蔡總商不說話了,自顧自取出了個水煙筒來,他們粵西的水煙筒多是竹筒做的,蔡總商坐到了十三行第一把交椅,這個水煙筒卻是玻璃了——用的是從東印度公司進口的一大一小兩管全透明玻璃,再由廣州的巧匠拚製而成。
  他這時全不說話,也不知道對蔡巧珠的話是聽到還是沒聽到,昏暗的後堂,氣氛壓抑無比。
  蔡巧珠就走過來,趕在蔡總商之前取過火石,趕在蔡總商之前幫忙點煙,幾下子服侍人的功夫做出來順暢無比——她爹蔡士群也是抽水煙的,出閣之前常服侍著蔡士群抽水煙筒,但嫁過去吳家十二年了,除了病重的丈夫,低下身段來伺候人的事情,十二年來這是第一遭。
  連翹看在眼裡,心裡揪得慌,心道:“我們大少奶放下身段伺候你,你就真的安心讓大少奶伺候?這事若讓三少看見,他非當場鬧起來不可。”
  吳承鑒知道大嫂不在,便來後院。
  這段時日,吳宅幾個主人的作息全都打亂了,吳老爺子近兩年是盡量早睡早起的,今晚卻緊著心,一聽到有動靜就醒來了,問道:“是家嫂回來了?還是昊官回來了?”
  吳承鑒道:“阿爹,是我。”
  進了門,楊姨娘穿了衣服避開了。
  吳承鑒幫他老子披了件衣服,才說:“大嫂去找蔡士文了?”
  吳國英沒有回答,但那表情卻是默認了。
  吳承鑒一臉的煩躁:“去求他有什麽用。這次咱們家栽進去,蔡士文就算不是主謀,也是幫凶。這是送上門去讓人白白羞辱!阿爹你怎麽不攔著大嫂?”
  吳國英長長歎了一口氣,說:“我知道多半沒用,家嫂……應該也知道。然而形勢到了這個份上,她不去試試,怎麽能夠死心?”
  蔡總商靠在太師椅上,抽著水煙,咕嚕,咕嚕的,真個放任蔡巧珠伺候著自己。這一抽起來,便沒停下,昏暗的後堂,只有這個聲音。水煙的煙氣繚繞著,把原本就昏暗的屋子蒙得更讓人看不清楚瞧不明白了。
  蔡巧珠養尊處優了二十幾年,尤其是過門之後,平時有什麽煙火氣的,吳承鈞吳承鑒兄弟倆都不會讓近她的身,這時卻忍著被煙氣籠罩著,忍了許久,終於掩嘴咳嗽了起來。
  連翹急忙抽出手帕上前,蔡巧珠接過抹了抹,這時蔡總商第一筒水煙抽盡了,又拆開煙包,蔡巧珠就知道他還要抽第二筒,將手帕隨手一塞,又幫著張羅,倒煙灰,取鑷子刮灰燼,填煙葉,塞好點火,一邊說道:“叔叔仔細。”
  蔡總商等噴盡口腔煙氣,才終於開口了:“巧珠,你做這些做什麽,太沒意思。”
  蔡巧珠道:“大丈夫都能屈能伸,何況我一個婦人?這會都快家破人亡了,還計較什麽好不好意思?只要能活下去,我蔡巧珠腰杆子能彎,膝蓋也能屈,就盼著叔叔能高抬貴手。”
  “高抬什麽貴手!”蔡總商道:“我雖然是總商,但這又不是有品級的官職。說好聽是十三行保商之首,說難聽點那就是吉山老爺的傳聲筒。上頭要說什麽,我只能照傳,上頭要做什麽,我只能照辦。”
  “那是自然!”蔡巧珠說:“我們都是有賴君父聖恩,才能有這般的好日子。陛下的聖喻,內務府的令旨,自然都應該照傳照辦的。但最終交給誰辦,具體又怎麽辦,卻還是有個進退的余地,叔叔你說是嗎?”
  最後這句話是說,吉山的意思雖然不能違抗,但攤派的事情最後落到哪一家頭上,叔叔你還是有能力撥轉挪動的。
  蔡總商道:“巧珠,你當的是內宅的家,外面男人的事情比你想的複雜,沒你說的那麽簡單。”
  “自然自然。”蔡巧珠道:“十三行的這門生意如果好做,就不會整個大清只有這十一家了。我是就近看著承鈞做起事情來怎麽沒日沒夜的,男兒們在外頭的擔子有有多重,有多難,沒人比我更清楚。但侄女隻認準一個理:以叔叔的能耐,只要有心,便能救人。”
  蔡總商哈地乾笑一聲:“巧珠,你太看得起你叔叔了。你想想,這些年我待你如何?待承鈞如何?怕是我那兩個女兒、女婿都要靠後。若我真有這個能耐,還能不幫忙不成?實在是力不能及啊。”
  “叔叔客氣了。”蔡巧珠道:“當時保商會議還沒開,我們宜和行惠州丟茶的消息也還沒傳開來,叔叔就已經知道我們吳家要倒了。叔叔能有這等先見之明,自然是整件事情早就都看得通透的。”
  蔡總商臉色微變:“你什麽意思?”
  蔡巧珠將意思挑了挑,是要告訴蔡士文:我雖然是個婦道人家,卻不是沒見識,今兒來是明知洞中有虎狼,仍向虎狼委屈求。
  “沒什麽意思。”蔡巧珠道:“不管背後禍害我們吳家的是誰,又是為什麽要禍害我們,到了現在這個節骨眼,我們吳家都不想追究了。眼下吳家上下,不求別的,就只求一條活路。叔叔既有翻雲的本事,就不可能沒有覆雨的後手。現如今不求別的,就求叔叔看在一場親戚的份上,給吳家指一條明路。”
  這是將底線與要求給挑明了:只要能渡過此劫,哪怕事後發現此事與蔡士文有關,吳家也可以既往不咎。
  蔡總商哼了一聲,又不搭腔。
  蔡巧珠又道:“叔叔,雖然侄女不曉大局,但也知道四個字:血濃於水。生意場上都要結盟,都要搭夥。跟誰結盟不是結盟,跟哪家搭夥不是搭夥?既然如此,為何不挑親近的吳家,卻要選疏遠的葉家?就算是謝家,謝原禮和我們吳家相比,也還是少了一點血脈牽絆。侄女雖然不是你親女兒,但這十二年走動下來,不是親的也都親了,難道就比一個外人還不如?叔叔不看在侄女份上,也看在我父親的份上,看在叔叔的祖父、侄女的太公份上,拉扯侄女一把吧。”
  頓了頓,又說:“只要叔叔肯拉扯這一把,以後吳家的孝敬,必在葉家之上。”
  這“孝敬”二字說出來,那真個是尊嚴盡卸,直願屈身來做蔡家走馬了,別說吳承鈞當家的時候野心勃勃,就是吳國英剛創立宜和行時,也是以潘家為追趕目標的,便是當年宜和行比今天弱小許多、面對潘震臣的時候,吳國英至少口頭上也要力爭自主的。
  此時局勢所逼,卻不得不向蔡家低頭,不但低頭,甚至還要屈身為蔡家之附屬,說出這番話來,蔡巧珠想想丈夫與三叔若是知曉會是何等反應,心裡都要滴血。
  “巧珠啊,”蔡總商悠悠道:“你這番話,知道是什麽意思嗎?現在宜和行當家的,可是吳承鑒,不是你啊。”
  蔡巧珠道:“今日侄女來是稟過我家老爺的。”
  這意思就是說吳國英是同意了的。
  蔡總商的眼角,終於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色,這兩年吳承鈞在商場上的雄心壯志,吳承鑒在神仙洲的飛揚跋扈,兩兄弟趁著勢頭好,在利場歡場各得大勢。
  吳承鈞做生意“事事講道理”,凡事“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只要佔著理的事情就寸步不讓,別說潘易梁楊馬被他壓得黯淡無光,就是謝盧兩家也明顯感覺到那份壓力,有兩回連潘有節也被迫讓道,蔡士文身為總商,卻也好幾次吳承鈞頂得說不出話來。
  至於吳承鑒在神仙洲那更是橫行無忌,不管是誰家子弟,見誰滅誰。
  西關豪門對白鵝潭歡場的態度極其矛盾:一方面自然要教育子弟們勤儉持家,不可吃喝嫖賭,不可鋪張浪費,不可炫耀露富,以免被上面惦記,所以保商會議時才個個穿的灰土低調;可另一方面,你不炫財,誰知道你有多少錢?你不露富,誰知道你有多少勢?
  所以蔡二少花了大錢捧沈小櫻事後被蔡總商打,打的不只是蔡二少亂花錢,打的更是他亂花錢結果還花不過吳承鑒!兒子被當眾打了臉,他蔡總商的臉還能好看?
  在這條跟紅頂白的西關街,你的錢越多,別人把錢貨放在你那裡就越放心,你的勢越大,小弟們也才能忠心跟隨。可你若是勢頭不好了,商戶們盤給你錢寄給你貨的時候,就要多掂量掂量,甚至回頭就要上門追債。粵海關監督若見你勢窮財蹙,心裡頭也要考慮著是不是換個人來拿這張牌照了。就連神仙洲的龜公雜役也要換個人表忠心了。
  所以這兩年眼看著吳承鑒在神仙洲銷金山灑銀雨,滿西關的大小商家暗地裡就都認為吳家在十三行的排名是被“低估”了,若不是家裡財力夠足,吳家大少怎麽敢讓吳家三少把錢這麽糟蹋法?這還是弟弟,不是兒子呢。
  然而這時看著蔡巧珠低眉順眼,蔡總商的嘴角不由得不自覺彎起,幾年裡積下的一口惡氣,今天總算是吐了些許。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