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学

本书揭开了路子学的真实面目,让大家在能人的足迹上找到能的秘术

第六部分 路子定术———得来全不费功夫02
比方说, 即使两人有机会单独交谈, 如果彼此仍背负着公司的团体印象, 也必将无法培育出属于个人路子。“贵公司从事哪方面工作呢?” 抑或“我的公司是负责承揽这种业务的。” 提出这一类话题, 根本无法加深个人对个人的人际关系。你在谈话中必须采用的主词是“你” 和“我”, 不是“贵公司” 和“敝公司”。
此外, 你也不可以将对方视作团体的一部分, 应该将他看待成独立个体。
然而, 这种情形如不加留心, 必然会留下遗憾。比方说, 如果你对女性成员表示, “既然你是女性, 应该无法彻夜工作吧!” 这即是你将对方视作属于团体一部分的证明。
你必须舍弃, “既然你是女性”, 只说“你大概无法彻夜工作吧!”
这种情形也会发生在给与对方高度评价时。“既然你是女性, 应该感觉很细腻!” 抑或“既然你是女性, 理所当然拥有敏锐的观察力!” 这些话其实称不上赞美。因为你的赞美不能视作针对个人的感觉或观察力的评价。
世界上所有的差别待遇, 全是因为将个人视作团体一部分所造成的结果。因此, “因为是女性, 所以无法做到” 的说法固属差别待遇, “因为是女性, 所以表现杰出” 的说法, 同样也是明显的差别待遇。
除了女性差别待遇之外, “因为是外国人”、“因为是日本人”、“因为是归国侨胞子弟”, 所以做得到或做不到某事的说法, 在时下的社会中也四处横行。只要是将人类的能力归纳入团体做判断, 就是一种差别的待遇。如果以这种想法和别人交往, 必将无法缔结个人对个人的人际关系。
定术14: 先人后己
和公司外的人一同工作时, 上班族经常犯下一种错误。
那就是在洽商聚会席上, 自己到达时的寒暄方式。大部分的人看见自己的上司和公司外人的均在场时, 会先向自己的上司打招呼。
这是绝对不同的。无论如何, 你都应该“先人后己”,先向等候你的外人致意。单就迟到一点即已属失礼, 倘若连招呼都无法令人满足时, 更不成体统。
举例说吧, 如果在与某位名导演及摄影师洽商聚会的席上, “早安!” 你开口就先向自己的上司打招呼。
未料, 那位导演立即向你大声寒暄道, “早安!” 你立即慌忙地向导演敬礼, 但是对方的声音却让你觉得自己遭到痛斥, 因为你可以感受到对方的言外之意, “你这家伙, 只向自己的上司打招呼却对外人视若无睹, 是什么意思!”
不直接表明这个含意, 只以大声寒暄来示意的手法, 证实对方不愧是一位大人物。
这种情形在一前一后赶往客户处所时亦相同, 切不可先向自己的上司打招呼。按说, 稍后才向上司打招呼是无所谓的。如果只顾先向自己同事寒暄, 任谁看了也不愉快。有时候, 新进职员在面对公司外的人们时, 会将自己公司的人附加上“先生” 的称谓介绍, 其实附加上“先生” 的称谓是无所谓的。然而颠倒打招呼的顺序, 无疑是远为失礼的举止。
无意中先向上司打招呼的原因, 是因为对上班族而言,具有实际利害关系的人不是客户而是上司。即使因招惹客户不悦导致交易失败, 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薪水。然而一旦不得上司欢心时, 必然会影响年终奖金的评定。
由于经常抱持着“向上司低头” 的意识工作着, 因此在前往上述场所时, 也自然地表露于行动中。上司也有其应负的责任, 由于对自己的立场抱持着错觉的上司不在少数,因此即使自己先被打招呼也不会认为不妥当。
虽然在根本上, 这是公司组织里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结构问题, 但是这种习惯必须意识性地加以排除。
定术15: 杞人忧天
由于害怕伤害别人, 有些人因而不敢深入接近别人。这种想法在近来的年轻人之间, 似乎出现强烈倾向。
这种错觉误以为和别人采取保持距离、不相互伤害的交往方式, 便是对别人的体贴表现。
或许因为这个原因, 即使在男女之间, “纠缠不清的爱情太辛苦了, 还是维持友情较保险” 的说法也愈来愈普遍。
然而这种想法里隐藏着莫大错误。
由于友情这个字眼具有鲜明影像, 因此容易让人产生漂亮话的印象, 然而所谓真正的友情, 其实却与这种相反, 充满纠缠不清的特性。所谓的亲朋好友, 平常固然交情深厚,然一旦发生某种情况时, 有可能出现强烈忌妒或不顾后果的争吵。
所谓密友, 乃是彼此深刻了解对方思想的人际关系。拥有这种关系的人们只要相互接近到一定距离以上, 自然会出现若干伤害到对方的情形。认为“友情胜于爱情” 的人们,无疑是对此抱持错误见解。
路子既然是以人性交往为目标, 伤害对方的情形也不少。这是因为人类心中必定隐藏着锯齿状的部分。无论是谁, 必定拥有某种精神性或性格上的锯齿部分。
这一部分难免会刺伤对方。一旦被刺, 肯定会感到疼痛。有时候甚至会同时伤害到自己。然而, 即使这般相互伤害仍可以持续的交情, 才称得上真正的密友。
当然了, 如果将那种锯齿状的部分隐藏起来, 并且和对方保持一定距离, 自然不会伤害到对方。然而, 这种关系既非爱情也称不上友情。如果害怕伤害别人, 肯定无法建立起人性化的路子。
正因为彼此认真交往, 才会产生忌妒或争吵。如果对方由此抽身退离, 你也只能对这种程度的关系断念。
尽管如此, 只要伤害到别人, 自己也肯定会感到心情沮丧。
不过, 你还是不要杞人忧天吧, 应该勇于接近别人, 一旦不慎伤害到别人时, 不应该立即抽身回避, 应该更往前靠近对方。借由进一步沟通了解, 对方将明白自己遭受伤害的原因。惟有此时, 友情才能获得成立。路子本来就是在伤害与被伤害的交替下培育的。
定术16: 小不忍则乱大谋
客观看来不值得斤斤计较的事物, 有时会造成人际关系的滞涩。
比方说, 书本的借还。由于借的书本通常一去不返, 最好能尽量避免。借出的一方由于对书本的挚爱所以始终牢记在心, 但是借入的一方却总是忘记归还。所以, “上回借你的书, 可以还给我了吧!” 当你提出要求时, “不过是一本而已, 真是口罗嗦的家伙!” 对方却可能如此想道。
“这本书很有趣!” 当你如此介绍时, “下回借我看!”
一定有人这么说, 但是你从来不想借书给别人。与其借给别人看, 不如再买一本送给对方。如果是无聊的书, 连自己也不在意时固然无可厚非, 但既然是值得向人推荐的书, 自然是自己珍视的一本书。由于有时甚至会在重要的部分划线做记号, 如果对方不归还, 打击更大。这和雨伞借人有去无还的道理不一样。
所以, 书本或CD 等自己挚爱的东西, 最好不要借给别人, 另买一份送给对方。自己也绝不要开口向人借。为了区区一本书导致友谊出现裂缝, “小不忍则乱大谋”, 是再愚蠢不过的事。为了这种事情承受“不知道会不会还我” 的压力, 还不如用钱解决较轻松。
大体说来, 习惯向人借书阅读的人, 在基本上可以视作不能信赖的对象。尽管别人刻意推荐, 但是打算借阅的人连购买那本书的钱都不想花费, 既然如此, 根本没有必要推荐对方阅读。倘若真的相信推荐者所言, “即使得自己掏腰包购买令人不痛快, 既然对方大力推荐, 不妨读看看!” 至少应该拥有这种果决力才对。
基于相同理由, 在基本上也不应同意借出金钱。比方说, 有人开口向你借十万元, “我手边只有七万元而已, 请见谅。” 于是把七万元借给了对方。未料下回再碰面时, 对方竟说, “剩下的三万元什么时候借给我呢?” 如此一来,简直不知是谁向谁借钱了。原本借出金钱的自己却遭到督促, 陷入莫名其妙的状态。
与书本相同地, 小额的借款通常不容易开口要求归还。
为了这种事情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产生摩擦, 未免太可惜了。所以, 无论是书本或金钱, 遇上别人要求借用时,最好能当场高明地加以拒绝。此时, “好吝啬! 为什么不肯借给我!” 遭到对方如此批评时, 现场气氛或许令人不愉快, 但是站在长远的眼光看来, 懂得拒绝的人更能圆满维持人际关系。
定术17: 顺藤摸瓜
和目前交往的对象一块打麻将或高尔夫球, 据说是了解对方个性最好的方法。由于每一个人都会认真看待比赛, 因此平日隐藏的个性就会露出真面目。为了和别人发展真正亲密的情谊。你务必了解对方的个性。
除了比赛的方法之外, 另有方法可以掌握对方的个性。
那就是女性的谈吐内容以及卡拉OK。
所谓卡拉OK, 由于最初的十首歌大都只演唱目前最流行的歌曲, 因此不容易看见一个人的个性倾向。然而, 唱了十首歌后, 便会开始挑选自己十多岁时喜欢听的歌曲。
借由选唱的歌曲, 每一个人所拥有的个性或过去原始体验的东西, 都将一一呈现。就像谈论以往电视节目的话题一样, 借由这个话题可以掌握彼此过去所拥有的共同点和差异。从这里“顺藤摸瓜” 也可以了解一个人十多岁时听什么歌长大的。
此外,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对方的个性, 最好能率先表露自己的个性。一个人和初识者无法融洽没隔阂的原因, 是因为不知道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亦即不了解其个性。由于彼此均心想若能了解对方的个性, 两方均能较自由地展现个性, 因此你不妨尽早表露自己, 以期更快与对方建立亲密情谊。即使显露自己的个性却不受欢迎, 总比一边猜疑一边交往更好。毕竟可以凭真性情与人交往是最理想的。一边神经兮兮地隐藏自己的个性, 一边尝试与人建立亲密情谊是十分勉强的。
每一个人对于显露自己的个性都会感到害羞。比方说,“你喜欢某歌手的歌曲吗?” 被人询问时, 你内在微妙的心理可能会发生作用, 不知自己是否该诚实回答。不过, 此时大可毫不迟疑地答道, “很喜欢。” 你肯定看不见自己担心的反应。这种情形, 可谓表明立场者即占上风的证明。
如果以男女的爱情关系来说, 比方说, 让对方看自己孩童时的照片, 就属于非常私人性质的行为。虽然是令人感到害羞的行为, 但是借让对方看到这些东西, 可以向对方表示自己已经敞开心房。
所以, 你应该鼓起勇气, 自行将自己的内心呈现出来。
如此对方必将感到安心, 对于显露自己个性的排斥感也会随之消失。
·记载入住址册的电话号码不必超过十人无论是谁, 大都习惯在住址册内, 将熟人的连络电话按顺序一字排开, 引出数十人、数百人。然而, 自己平日会翻着手册打电话联络的对象究竟有多少人, 你不妨计算一次看看。对大多数人而言, 这个数目恐怕不超过十人。
一天中所拨电话的八成, 大概是打给全部熟识者中二成的人。再加上因长年通话对象的电话号码早已默记于脑中,自然不需逐一查看住址册。所以, 必须一边翻看住址册一边打电话的对象, 大致在十人以内。
总而言之, 即使拥有丰富路子的人, 日常保持连络的人数, 包括已记下电话号码的对象在内只有二十人左右。反过来说, 这可以视作日常充分应用的路子范围。
如果利用这个方式冷静地思考, 你必将怀疑自己费工夫将大批电话号码抄录到住址册中, 究竟具有多少意义?
所以, 我的朋友殷某从来不另行抄制一份住址册。虽然归档的名片上通常只载有公司的连络地址, 但每逢收到贺年卡时, 殷某便将对方的住家地址或电话号码写在名片背面。
此外, 殷某也会在接获的名片上, 记下认识对方的日期。若不如此, 每当整理已呈断讯的名片时, “这个人, 究竟是谁呀?” 难免出现这种情形。如果知道当时会面的日期, 只要查看当时的日记手册, 便可以忆起是在何种缘由下认识对方。过期的手册在此时也能发挥功能。
比方说, 如果是接受杂志采访的日期, 不但可以明白是哪家杂志社的摄像师或文字记者, 倘若是举行演讲会日子,亦可知道在哪处会场认识此人。
如果无法了解这些背景, 势必无法判断究竟是仍然活络的路子, 抑已呈断讯的路子, 由于收纳入盒中会感到内心不安, 有时会继续把它当作仍然活络的名片留下来。如此一来, 手边的名片永远整理不出头绪。
当殷某举行演讲会或出席宴会时, 一天内即有可能收到一百张以上的名片。如果把这刚入手的名片当作活络的名片来处理, 肯定会陷入难以收拾的局面。
因此遇上这种情形, 暂时不作分类, 让它们分开置放一周以上。然后, 在接下来书写信件、传送传真, 亦会寄送著作的过程中, 自然可以判断这些名片究竟属于仍然活络或已呈断讯的路子。
定术18: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如果在办公室内从旁聆听同事电话的内容, 有时不免会为对方挂断电话后的评语捏一把冷汗。或许是因为不满另一方的态度, 抑或被推托麻烦的工作, 在挂上听筒刹那, 发出“混蛋!” 或“真令人无可奈何的家伙!” 之类的话, 原本亲切的说话态度, 突然变成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语气发着牢骚,“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令人捏一把冷汗的原因, 是因为感觉那句评语会让对方听见。纵使电话切断, 在挂上听筒后立即吐露出来的真心话, 对方绝对听得见。如果说给学理工的人听, “你们这些学文科的人又在说些莫名其妙的话了!” 对方恐怕会一笑置之。因为考虑到电话的构造, 挂上电话后对方自然听不见。
然而, 在超越这些机械构造的层面上, 对方却可以听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里, 存在着这种不可思议的部分。事实上, 在放下听筒后, 也同样听得见对方吐露的恶言。
所以, 在挂断电话之后, 应该养成暂时保持沉默的习惯。因为挂断电话十秒钟内所说的话, 必然会传入对方耳中。
所谓电话, 在手握听筒时固然可以进行非常亲密的沟通, 但是在挂断听筒刹那, 彼此的关系便化为乌有。所以,即使在电话中亲密交谈, 在放下听筒刹那, 那种亲密感会令人产生不知是否为真的不安。正因如此, 每个人在挂断电话之后, 都会对另一方的状态敏感起来。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在无意识中, 想象对方在方才的电话上抱持怎样的态度。所以, 此时吐露的话必定传入对方耳中。这种人在谈话时, 纵使有意隐藏自己的真心话, 也必定会在其措辞间流露出愤怒或不满的韵味。这种怒气积少成多, 在挂断电话后说不定会穿过听筒向对方喷射出去。
然而, 放下听筒后暂时保持沉默的方法, 可以抑止这种怒气的喷出。如果你内心有怨言, 不妨留到稍后再发泄。但是, 在挂断电话刹那务必忍耐, 保持缄默。
然而, 有些更过分的人, 在听筒尚未完全挂妥之前, 立即口吐恶言。如此一来, 方才百般忍耐亲切交谈的工夫顿时全毁。反之, “一定是个表里不一的人!” 对方必定会对你做出这样的判断。就像与人会面分别之际十分重要一样, 挂断电话也务必小心谨慎。
定术19: 权衡轻重
据说某金融机关的贷款负责人进行贷款信用调查时, 会询问贺年卡的张数。贷款负责人视为重点的并非申请人所收到的张数, 而是申请人所寄出的张数。和收到张数代表过去实际成绩相比, 从寄出的张数可以判断此人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站在贷款负责人的立场, 和目前的信用度相形之下, 今后的发展性更为重要。
这种权衡轻重的思考方法, 同样适用于建立路子。
在扩展路子的阶段, 如果寄出的贺年卡张数更少时, 代表着此人并未努力扩展路子。如果只从以往有关系的人们那儿收到许多贺年卡, 自己寄出的张数又不多, 将来收到的张数也必定不可能超越现状。即使目前收到三百张贺年卡, 本人却只寄出一百张贺年卡时, 三年后可能只收到一百张贺年卡而已。路子也必定因此大量削减。
反之, 即使目前只收到五十张贺年卡, 但是此人却勤奋地寄出五百张贺年卡, 三年后此人即可能收到五百张贺年卡。所以, 为了自己的将来, 寄出的张数比收到的张数更加重要。
换言之, 所谓建立路子, 并不是为了自己眼前利益所进行的作业。现在孜孜不倦的努力, 绝不可能立即和明天的结果产生连结。抱持长期性的观点, 花费时间不断营造下去的, 才是真正的路子。
所以反过来说, 即使眼前偷懒也不会立即形成重大损失。即使意识性地不去建立路子, 为了完成目前工作或生活的人际关系, 也会自然地不断产生。如果自己并没有刻意追求的未来梦想时, 这种现状应该不会产生任何困难。
然而如果你心中拥有希望实现的梦想时, 无论如何都必须珍惜眼前的努力。即使眼前看不到缺点, 三、五年之后,损失必像拳击赛中击中要害似地扩展开来。
在建立路子方面努力与不努力的两种人, 眼前虽然不会出现重大差距, 但是数年后的差异必定极端明显。因此, 眼前的自己对于路子是否抱持危机意识或问题意识十分重要。
而那种意识在目前可以从寄出的贺年卡表现出来。所以, 为了自己接获的贺年卡张数骄傲自大的人, 对于建立路子不可能抱持认真的想法。
定术20: 更上一层楼
上司和部下关系, 由于是在社会结构中强制构成的关系, 因此单就这种关系无法称为路子。惟有双方均怀抱着提升彼此人际关系的意欲, 才有可能形成路子的形式。
上司和部下如果彼此未深入了解对方, 则不过是单纯的上下关系。但是, 一旦上司和部下的关系“更上一层楼”,变成师徒关系时, 便可以开始发挥作为路子的机能。
那么, 师徒关系和普通的上下关系有何差异呢?
比方说, 在下班后不提出公司上下关系的观念是美国式的上司和部下关系, 那么师傅和徒弟关系所指的, 是彼此更进一步了解对方的生活思想, 亦即所谓深入的上司和部下关系。惟有如此, 这种关系才能称作路子。
对于这种说法, 有许多位居管理职位的人或许会心想,“近来的年轻人, 根本不稀罕深入的关系!” 然而, 这不过是管理阶层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年轻的上班族们毫无疑问渴求与上司发展出人性的关系。
和以往不同的是, 他们希望在公司内觅得这种人性的关系。他们渴望的不是下班后相偕去小酒馆的关系, 而是透过工作进行人际间的交流。由于上司对于这种交往方式不熟悉, 只注意到他们拒绝在下班后交往的情形, 因为以为他们只希望和上司保持疏远的距离。
如果上司从一开始便抱持“年轻人不喜欢和上司建立人性的关系” 抑或“他们讨厌和上司打交道” 的想法时,连上司自己也会有所顾忌。于是在必须规劝部下时也会有所保留, 尽管事实上应该不断训诲部下。
只要上司严肃地进行训诲, 必将发现部下出人意外地认真聆听着。即便是陈年旧事, 他们也绝不厌恶。毋宁说, 他们对于上司的工作经验充满好奇。
上司不了解此点, 是因为上司本身对年轻人抱持着固执观念。尽管部下渴望进一步和上司缔结深入的关系, 聆听上司的各种经验, 上司自己却抱持着回避态度。
一旦遭到上司回避, 部下自然不敢紧追不舍。结果, 双方相互退避, 形成沟渠。这就是近来公司内上司与部下之间产生滞涩情形的原因。这好比尽管彼此存爱慕之意, 却坚持已见故意疏远对方的男女关系。其实, 只要上司肯敞开胸怀, 这个问题即可获得解决。
另外说明一点, 让上司和部下的关系发展为师徒关系的方法, 是上司必须懂得把握部下想听的话题, 回应部下的期待。那么部下想听什么呢? 它们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别。
首先: 工作的话题。举凡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工作话题, 他们都渴望时常听到。
其次: 公司整体的话题。除了自己所属部门的话题之外, 部下必然想聆听有关其他部门的话题。既然好不容易才进入这种大规模的公司, 他们理所当然期望体验实际感。然而, 在自己工作上投入全部精力, 完全不知道其他部署正在进行什么计划的上司却多不胜多。他们所患着所谓的部门自闭症。对于部下而言, 公司今后的全盘动向自然也是他们关心的焦点。因为, 这其中也涉及公司未来能否让他们一展长才。然而, 上司的全副注意力却只放在如何达成该期的工作定额而已。尽管董事长心中有诸如五年计划的蓝图, 有时却无法将这种观念传递给中间的管理阶层。
其三: 社会的话题。亦即公司外的话题。无法畅谈这种话题的上司, 必定只拥有公司等于社会的狭窄观念。外在世界根本未进入他们的视野范围。这种情形必然会让部下感觉幻想破灭。在实际上, 外在社会的规模之大, 根本不是公司规模所能比拟。对于这样的社会和自己公司业务之间的关系, 是部下及欲获知的。如果上司无法畅谈此类话题, 换个说法, 意味着上司在社会上缺乏路子。
其四: 嗜好的话题。对于年轻的部下而言, “除去工作一无所有” 的上司最平凡无聊。他们渴望看到上司在工作之外的另一面。周末在家闲着没事做, 一旦退休时也不知自己想做什么, 这种人最缺乏人性魅力。
最后则是人生的话题。认为年轻人讨厌这个话题, 是上司的错觉。无论梦想抑或生命中最珍视的东西等人生观, 都是部下渴望聆听的话题。生命是什么? 死亡是什么? 爱情又是什么? 无法畅谈这类话题的上司, 根本无法让人感受人性魅力。每天只知道埋首工作, 对于这类事物全然无动于衷的上司, 肯定会遭部下抛弃。
如能畅谈以上五大话题, 上司和部下之间必定会产生人性的信赖关系。而且部下因为对拥有师徒关系感到满足, 即使偶有埋怨, 必然会容忍迁就上司。
定术21: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路子中, 税务人员、律师和医师等专家的存在不可缺,正所谓“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嘛。
如果能把专家当作路子的一部分亲近对方, 可以获得一种精神安定剂般的功能。
比方说, 和税务人员交往最大的利益, 并不是获得对方传授节税的方法。借由认认识税务人员, 凡有关税金方面不详之处, 可以不必再伤脑筋思虑。那种安心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税金而发生问题时, 外行人即使不视作严重问题,也难免会感到懊恼。然而, 如果认识凡事皆可咨询商量的税务人员, 对方由于是专业人, “不要担心。这种情形经常出现。交由我来处理!” 听到对方这一说, 你便可以确实安下心。
此外, 只要和熟练的税务人员交谈, 对方即有可能像家庭教师般地, 教导你对金钱应有的正确观念。除了当前的税金问题之外, 你还可学习如何从广泛的视野理解金钱管理,因此不再需要为各种琐碎的细节烦心。这就是它所扮演精神安定剂的角色。
即使特意聘请税务员, “这位税务员未免太诚实了吧!”, 抑或“如果委托其他的税务员, 或许可以节更多税金。” 倘若你仍抱持这种想法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你开始产生这种念头, 下回就应该先咨询专门为人挑选专家的顾问。
因为, 你聘请专家的原因, 就是为了忘掉这类心烦的事务,以求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如果聘请专任的专家, 即使每月必须支付顾问费, 有些月份或许全无委托代办事宜。然而, 这种顾问费绝不可以视作无谓的浪费。你必须把这笔顾问费当作是购买安心的费用。无论是企业或个人, 这种钱绝对省不得。如果在每回有事委托代办时才论件计酬, 即使针对某项个案取得解决策略, 或许别的担心事又随即出现。如此一来, 你反而必须时时为诸类问题烦恼不已。
在不同行业交流会广泛受重视的影响下, 寻求路子的上班族易于只将目光瞄准公司外。然而与其浪费时间于无意义的研习会, 不如勤于在自己公司内建立路子。
大多数的上班族总是认定“在公司外应该可以有所收获”, 因而忽略了存在于公司内的财产。这无疑是白白浪费宝贵资源。
但拼命将目光投向公司外, 和素质相同的上班族交往,其实是毫无意义的。与其如此, 还不如挖掘埋没在公司内素质不同的人们, 培育出公司内的路子网络。
在规模愈大的公司里, 存在的人才种类也愈加丰富, 因此埋藏有宝物的可能性也愈高。从此处着手挖掘才是建立路子的捷径。
其实最能发挥效用的并非社外的路子, 而是在公司内拥有的路子网络。因此, 如何将公司内素质不同的人才当作自己的路子来运用, 即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对于在企业任职的上班族而言, 练就公司内人际关系游泳术, 更是平稳推动工作的关键所在。随着自己在各部门里拥有的路子厚实度, 自己在公司内的心情也会大幅度受到牵动。
说起来, 所谓路子组织, 全部都是个人性质的东西。由于公立路子组织并不存在, 因此私人路子组织的说法略显不称。
换言之, 单靠上司与部下的关系, 是无法成立路子组织的。比方说, 与秘书科的女职员拥有情报交换的管道, 获得高级职员邀请一同下棋等, 借由这种个人对个人关系的成立, 才是公司内路子组织应有的恣态。
因此, 如果认为彼此既然是上司和部下, 对方肯定会将有利的情报传递过来, 无疑是错误的想法。公司内路子组织和这种人事组织上的关系毫不相干, 完全得凭个人的努力创造。
定术22: 一步登天
结识许多人最快速的方法, 是认识可以为你介绍许多人的关键人物。熟人中水准高且认识关键人物愈多的, 愈能成为重要路子。
关键人物虽然可以分为各种类型, 但出人意外与受到忽略的则是女性。这里指的是, 只要能认识一般所谓“漂亮的女性” 类型的女性, 便是一种收获。究其原因, 因为出色的女性身旁必定聚集着出众的男性。所以, 只要认识一位出色的女性, 就“一步登天”, 可以透过她认识许多出众的男性。
反之, 只要认识出色的男性, 是否能透过他认识许多出色的女性呢, 答案为否。这是因为出色男性的女性关系通常是秘而不宣的。
遇上出色的女性时, 平庸的男性会心想, “大概不会轻易与我交往!” 因此大都不敢亲近对方。他们认为对方必定拥有护花使者, 更何况一个不小心, 说不定会冒出流氓护花使者。自己反而遭到修理。所以, 发现出色的女性, 并且敢立即靠上前去的, 倘若不是拥有这般自信, 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笨蛋。
平庸的男性, 即使在宴会的场合上也不敢接近最出色的女性, 只敢聚集到第二等或第三等姿色的女性身旁。这种男性, 即使纵观其整体人生, 也只对第二等或第三等的成就感到满足。
相反地, 即使出色女性背后有流氓撑腰, 仍拥有接近对方气魄的男性, 必定是拥有不畏艰难挑战人生观的人物。理所当然地, 他有可能拥有一流的工作表现, 或成为一流人物。在出色的女性身旁, 必定聚集着这种类型的男性。
所以, 只要认识出色的女性, 必定可以结识这种一流的男性。而这一类型的女性, 绝不只限于欢场女子而已。
你不必迟疑, 只要发现了出色的女性, 就积极地接近对方。倘若因此认识流氓, 不妨当作一种可贵的体验。或许你会觉得追求不上对方而打退堂鼓, 但其实你没有向对方求爱的必要, 只要能在对方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即可。
出色男性的周围虽然同样聚集着出众的男性, 但是透过这种男性认识人的效率却出奇恶劣。认识出色男性并获其介绍认识五位男性, 以及认识出色女性并获其介绍认识五位男性者, 以后者占颠倒性的高效率。
·职位低的人应该郑重交往
当你和同一家公司的部长与普通职员会面并交换名片时, 一般都会较珍视部长的名片。由于想要拥有立即可以发挥效用的路子, 因此目光完全投注于眼前地位最高的人。然而所谓建立路子, 务必以更长期性的观点进行思考。部长级的人物只要数年过后便会退休离去, 其未来是可以预见的。
然而所谓同辈的普通职员, 未来必定不断往前突进。轮到自己将来担当重任时, 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正是他们。
因此, 如果眼前因对方职位低下而给以漠视, 稍后便会形成阻碍。等到对方变成重要人物之后, 即使如翻转手掌般地予以亲切接待, 彼此也绝不可能结成莫逆之交。所以, 愈是不久后即可能发迹的普通职员, 愈需要郑重看待对方。如果只看重眼前的职衔, 路子的建立便会立即受到限制。看准将来, 在职衔低微时即先行投资, 肯定可以获得重大回馈。
所谓善于扩展路子的人, 经常面面顾全职位较低的人们。因为他们深知晚辈终有取代前辈的一天。一位晚辈在五年、十年后将担任何种职务, 也早在其预测范围中。他既有可能继续留在同一家公司里获得升迁, 也有可能转业就任更高职位。无论哪一种情况, 只要眼着郑重照应对方, 即可培育出拥有紧密关系的重要路子。
因此, 绝不可以让自己遭到在工地从事体力劳动年轻人厌恶。如果对方工作表现杰出, 就应该表示出感谢的心情,论功犒赏也是必要的。此外, 切记不可以向最下位的人发出警告或抱怨。倘若必须追究责任时, 应该斥责统筹全体的负责人。然而, 这种情形已逐渐产生逆转。斥责时专挑最下位者, 奖励时又偏重于负责人。如此一来, 命令系统将出现混乱。而处于最下位的人们对此再讨厌不过了。
除此之外, 当你进行路子的先行投资时, 绝对不可以挑选对象。由于你根本无法预知谁将来会升迁到哪一个职位,一旦依据学历或眼前工作表现做出偏颇选择, 即已丧失扩展路子的可能性。所谓建立路子, 若将效率列入考虑必将失败。
就即物性的说法而言, 你必须采取无差别轰炸, 关键则仅于是否能够命中。被你一弹击中的对象若能发迹, 必定记得自己处于低劣地位时蒙受到的照顾。与其等对方成功后再设法接近, 不如在对方仍处于下位时即不断累积交情, 才是最简便的方法。
????????????????????????????????????????????????
??????????????????????????????????????????????????????????????????????????????
????????????????????????????????????????????????????????????????????????????????????????????????????????????????????????????????
??
??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