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穿成北静王

穿成红楼原著里最著名的酱油大佬北静王,他很乐意一边咸鱼一边看看热闹,然而年轻的皇帝野心勃勃,要做一番大事业,他这个有封地有府卫的异姓王首当其冲。不造反兴许就真被腌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第62章
    萧家大姑娘?宝钗听得一怔,片刻后恍然大悟,“与北静王退亲的那位?”

    女儿平静得不像话!

    薛姨妈忽然意识到这一点,在眼眶里一直打转的委屈的泪水,不知怎么地就憋了回去:北静王……她知道女儿是正经上了心的;萧家大姑娘则抢了原本该属于女儿的“举荐”名额,贵妃没荐女儿,一定是萧家背后出了手!

    有个明智的皇商丈夫,薛姨妈不能“近朱则赤”,也起码有个稍微靠谱的猜测:她家没给够好处,所以贵妃不愿给女儿出头。

    宝钗一瞄母亲,便知道母亲正想什么。

    这会儿时机不错,宝钗有心劝劝母亲,她抱住母亲的胳膊,垂头轻声道,“原先还在金陵的时候,也曾想着入宫后位分低,有表姐照应,不至于太受欺负。来了京城,住了荣府,表姐便晋了贤德妃,前阵子更是做了贵妃,宫里吴贵妃又一直深得圣意……母亲且看,皇后娘娘体面仍在,”吴贵妃都快到了专宠的地步,“却也不曾抬举自家的女孩儿进宫。”

    薛姨妈闻言半天没言语。

    宝钗轻轻靠住母亲的肩膀,“原是咱们想岔了。舅舅何等厉害?有个外甥女做了贵妃,还要再送一个外甥女进宫?我什么都不懂,听见这话也要说一句忒不知足!母亲,人言可畏啊!”

    宝钗的意思非常明白:就算贵妃元chūn碍于薛家给的好处以及亲戚情面,荐了宝钗,二人的舅舅王子腾也会出手阻止。到了王子腾这个身家地位,不拒绝未必等同于默许。

    实际上,从皇帝的爷爷到皇帝本人连着三代,姐妹共侍一夫,只出现在姐姐死了的情况下。把年纪相近的两个外甥女全送进宫,尤其是年纪大的那个位尊但不受宠的情况下……王子腾混到现在脸皮颇厚,却也不想要类似“拉皮条的”,“卖女求荣”这类名声。

    到了这个时候,薛姨妈想不面对现实都不行了。不然当初荣府想把女儿推进北静王府捞个侧妃,她就果断拒绝了啊。

    话说回来,薛姨妈,还有王夫人真不知道她们的亲哥哥为人吗?姐妹俩全都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薛姨妈此时心情复杂难言,王夫人在自己屋里,靠在引枕上一样不好受:手里的佛珠半天没动劲儿了。

    就算当初稀里糊涂,如今她也知道了自家老爷身上的肥差,正是圣上给贵妃的补偿……想像吴家这般“宫内有高位,有皇子,宫外有高官”内外相处相处的格局,还不知道得等多少年!毕竟宝玉还小。

    在这青huáng不接的时候,也只能多靠亲朋支应。王夫人想了想:萧家大姑娘的母亲在新chūn前总要进京的,到时候合该亲近亲近。

    却说水溶得知薛蝌启程赴京的同时,也得到消息:自己前未婚妻的母亲已经到了京郊,萧韵亲自去接的。

    前未婚妻萧韵估计想算计他好来个“走特殊通道”入宫,然而他比较“怂”,感觉不对除了上朝就宅在家里,萧韵纵有神算也无计可施。

    计划流产,萧韵只能老老实实走程序,明年大挑入宫。总而言之,萧韵这点小手段,水溶真是一点都看不上,同时他也不看好萧韵的~后~宫~之路。这见识手段都比不上元chūn,更别提跟吴贵妃斗一斗了。

    于是水溶得到消息就丢在了一边,他关心的是……隋远打发过来报信儿的王府家生子见到他,直接跪了:王爷,水泥作坊底下挖出了个不得了的东西。

    山底下埋个把古时极有来头的死人多正常的事儿……水溶这次得亲自走一遭:看看对方“来头”究竟多大。

    却说水溶坐着马车出了城,而前未婚妻和前未婚妻的妈则坐在街边的茶楼里,透过窗子看着他的马车和马车仪仗缓缓驶过。

    未婚妻的妈紧紧捏住女儿的手,“不要横生事端!”

    作者有话要说:挖墓挖出个老粽子……这个真没有。

    第二十一章

    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萧韵她妈当年是萧韵的祖父,也就是跟老北静王jiāo好的那位萧老爷子亲自出马,给嫡长子定下的:萧韵她妈是长房长女,娘家说是一等权门也许称不上,但却也是江南数得上高门大户。

    虽然萧韵她妈曾被北静王太妃前前后后嫌弃过好几次,可这位见识手段起码qiáng过王夫人,也qiáng过萧家老太太挑选的儿媳妇们。

    萧老爷子过世,萧韵爹娘守完了孝,就被点了外任,赴任前萧韵偏生急病,受不住舟车劳顿,没奈何,夫妻俩只得把萧韵留在老太太跟前。

    其实萧家老太太也是很不错的,有个老谋深算的丈夫,就算资质平庸也在漫长的生活中历练出一份见识才gān。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