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自己的行李了。 明月坐起身,旁边的明老爷子便也跟着醒了,明老大也睁开了眼睛,拍拍自己的脸醒了醒神,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开口道,“这早进城的人还真不少,咱们排队去吧。” 明老爷子坐起来,拿出腰间别着的旱烟袋,着火堆里找了点火星子,点燃了旱烟吧嗒了,便起身说道,“走吧。” 到了城门口,明月见着排着的队伍里,大部分都挑着担子,里面装着蔬菜等各种农作物,应该都是附近的农家,赶早进城去卖菜的。 明月等人排在间位置,明老爷子一担旱烟的功夫,排到了他们,守城官兵见三人身也没带什么行李,没什么好检查的,看面相也都是种地的庄稼人,便直接放了三人过去,而像是有行李的或着挑担子的,官兵都会一一盘查。 看这些个流程,明月心里便思索着,看来这县太爷并非自己曾经在书或者电视看到了草包芝麻官,这临淄既然地处大燕边境,再加鲜卑的天灾,为以防万一,如此这般仔细的盘查,肯定是必要的。 既然这县太爷不草包,那四叔的案子有可能不是官商勾结瞎判的,自己来这一趟,本来还抱着侥幸心理,如今心里却变的更为沉重了,这次明家这一关,怕是难过了。 等进了城,城里路边的小贩已经出摊了,有三三两两的人坐在摊前吃着早饭。 昨晚本饿了一晚,早再闻着这路边摊子飘出来的香味,明月便觉得自己肚子里在打鼓抗议了。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明月眼神闪了闪,便开口道,“爷,大伯,这时候去衙门,怕是也还没有开门,要不咱们先找个地方吃点东西了再去吧。” 明老爷子心里本火急火燎的,想快点去衙门大牢看四郎,如今听的明月的话,本想出声斥责几句,却在看向明月时,又忍住了。 仔细想想,这个时候去,也确实太早了些,这昨晚没吃晚饭,肚子也着实有些饿,朝着周围看了看,便开口说道,“在这里吃碗面了再去吧。” 叫了三万阳春面,明月捧着自己的碗吃的津津有味。 要在以前,估计还嫌弃清汤寡水没味道,可在这明家喝了这么久的玉米糊糊,即便是清汤面,明月这时候也感觉自己吃的是人间美味,连碗里的一点点汤水都没有放过。 肚子填饱了,明月这才心满意足的起身,跟着爷和大伯往衙门的方向过去。 (今日更新完毕,再啰嗦一句,各位亲的票票,赶紧的砸过来(v?v)吧, 不然把男主关黑笼子里不放出去来) ☆、第十二章 县太爷 第十二章 县太爷 到了衙门门口,明月来来回回的便仔细打量了一遍,门口挂着个大大的牌匾,面写着县衙俩字,大门旁边,还真有一个一人高大的架子鼓,看来这击鼓鸣冤,这里也是有的。 正在明月胡思乱想之际,明老爷子已经去抡起了鼓锤,不客气的敲了起来,庄稼人力气不小,这响动也不小,吸引的周围的人都好的转过头来往这边看是谁在击鼓。 明月有一种想扶额撞墙的冲动,咱们是来大牢见四叔的,一来县衙击鼓鸣冤是个什么鬼? 可是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鸣完鼓,里面便出来了一个衙役,似乎是太早的缘故,衙役有些不耐烦的道,“何人鸣冤,递状纸。” 明老爷子本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一辈子都在外山村种地,也是第一次来衙门,根本啥都不懂,听的衙役的话,也有些不明所以,“这,官老爷,状、状纸是个什么东西?” 现在明月有一种吐血的冲动了,心里吐槽,您老连状纸都不知道,跑去击什么鼓啊! 看大伯也是一脸茫然的表情,明月不得不前,露出一副乖巧的笑容,一脸谦虚的看向衙役,“这位大哥,是这样的,我家四叔明礼在县城里犯了事儿,我们是想去大牢里探望探望我四叔的。” 衙役有些无语的瞪了一眼眼前的三人,怒道,“既是探望犯人,你们跑大门口来敲什么鸣冤鼓啊?去侧门,那儿自有人带你们去。” 说完那衙役便转身进去了,嘴里还嘀嘀咕咕的道,“怕是都惊动了黄大人了,我得去给黄大人说一声。” 明老爷子见自己做了蠢事,老脸有些挂不住的发红,粗着声音对着明老大吼道,“杵在这人干什么?赶紧去打听打听,侧门在哪儿啊。” 明老大闷着头应了一声,便打算朝着县衙附近的一个卖烧饼的摊子去打听了。 明月本想阻止,这侧门围着县衙转一圈不找到了嘛,可看到明老爷子的表情,明月还是忍住了,还是让大伯去问吧。 等大伯打听完回来,几个人才往侧门方向去了。 没想到刚到大门口,便见有人等在那儿了,见着几人过来,那人便先开口问道,“你们可是明礼的家人?” 明老爷子赶紧的点头应道,“是,是。” 那人将三人各自打量了一遍,才开口继续说道,“黄大人要见你们,跟我来吧。”说完便转身往里面走去。 明老爷子想着打听一番情况,在身后开口问道,“可是县太爷要见我们?”只是那人似乎没听见一般,继续往前走,明老爷子只好作罢,忐忑的跟在那人身后继续往前走。 明月有些疑惑,这案子不是已经判了么,为何县太爷一听说是来探望明礼的要见她们,可是有什么蹊跷?想半天想不明白,明月索性不想了,等见了那黄大人再说。 只是想到自家这不靠谱的爷,和闷葫芦大伯,明月便有些不放心,只得凑尽爷的身边,小声的说道,“爷,一会儿县太爷问起话来,由明月来回答,您在一旁看着行。” 明老爷子转头瞪向明月,“你一小丫头片子……” 话说到一半,明老爷子却突然闭了嘴,他想起了是眼前的这小丫头片子,拿着菜刀架在地主徐万贯的脖子,威胁徐万贯放了明家人。 那一句,“你若今日敢动我明家人,我明月发誓,穷极一生,也会杀你全家。”,似乎还在耳边回荡,明老爷子最终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再说,转开了视线。 他的心里有些复杂,家里好几个大老爷们,包括自己,都是毫无用处的干着急,而最终却是这最不起眼的小丫头,霸气的解了明家一时之危。 同时明老爷子心里也抱有一丝期待,既然这丫头能赶走徐万贯,是不是也能把四郎从大牢救出来? 这一路安静了下来,明月便忍不住东瞄西看,这县衙占地面积应该不小,古朴的用木头搭成的建筑,布局讲究,一路还种了不少珍贵的花草树木,倒是挺气派的。 明月等人被带到了一个前厅,首位坐了一个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留着长长的胡须,看面相,倒像是一个慈祥的人,穿着官府,在明月的印象里,倒是跟自己从书看到的汉朝的官府有些相似。 “大人,人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