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半晌,沈翠还是把想问的话给问了出来,“我上次不是给你们送了一些银钱吗?” 沈翠想的是那二两银子怎么也够他们小夫妻用到过年了,不至于周氏把自己的手糟践成这样——这样的痕迹一看就是经过大量辛苦劳作产生的。 而原书也确实有这样的剧情——原身沈氏把他们赶出家门后没有给他们一个铜板,穆云川虽能为人抄书来补贴家用,但开考在即,他没有那份心力,周氏也不舍得他一心二用那般辛苦。 周氏是个名副其实的贤内助,就靠着帮人浆洗缝补衣物,硬生生把日子给过下来了。 但是眼下的境况明明不是那样的,沈翠是真不明白为什么周氏会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周氏再次误会,以为沈翠是想要回银钱,就解释道:“那二两银钱我都让夫君带去书院了,我……” 说着周氏就年货递到沈翠手上,从怀里摸索半天,摸索出了几文钱。 “我过些时候再想办法。” 看她接二连三地会错意,沈翠摆摆手,gān脆不和她解释,只说:“这样吧,左右你来了,也到了准备年夜饭的时辰了。年夜饭就jiāo给你准备了。” 周氏本来就是来孝敬她的,而且只是做顿年夜饭,委实不是什么大事——她本来以为按着自家这继婆婆懒惰的性情,说不定屋舍都要她来洒扫,所以她当下没有二话,立即卷了衣袖,跟着沈翠去了灶房。 家里原来的食材剩的不多,不过加上郑氏给的和周氏送来的,做几个肉菜就绰绰有余了。 沈翠还对自己的暗黑厨艺心有余悸,因此没插手帮忙,让周氏自己看着做一些饭食就行。 jiāo代完,沈翠接着回屋陪着穆二胖练字。 周氏做惯了活计的,确实非常麻利,huáng昏时分,一桌子年夜饭就做好了。 香喷喷的白米饭、现包的酸菜jī蛋馅饺子,另外还有炒腊肠、白菜jī蛋汤、红烧草鱼,都是色香味俱全。 穆二胖闻着香味就自己把笔墨收好,然后穿鞋下炕洗手,坐到了桌前。 周氏嫁进穆家没多久就被原身赶出了家门,而从前的穆二胖又是个专注在炕上躺着的懒人,叔嫂二人只见过有限的几次面。 周氏本还要推辞,说自己回去吃就好。 沈翠就道:“饭菜这样多,我和二胖是吃不完的。且我们后头要去他外祖家,不搁家里过。没得làng费了。” 大过年的不能和人起争执,周氏便顺从地没再吱声,等到沈翠和穆二胖都坐定起筷,她才跟着开动。 一顿年夜饭很快吃完,饭桌前的三人都餍足地叹了口气。 饭后周氏不让他们动手,利落地揽下了收拾桌子和洗碗的活计。 穆二胖见了,忍不住就跟沈翠念叨:“嫂嫂好能gān啊,要是嫂嫂还在家里住,娘就不用每天这么辛苦了。” 沈翠心道这还用你说?要不是顾忌着穆云川,沈翠早就想办法把周氏接回来了。 当然她也不是平白指使人gān活,吃喝待遇上肯定对周氏和穆二胖一视同仁,另外还能贴补她一些辛苦钱。 怎么也比周氏现在过的日子qiáng! 但是现在肯定是不能的。 一来自然是因为顾忌穆云川,他们夫妻一体,沈翠没理由只让周氏回来的道理。 沈翠可不想和穆云川待在一个屋檐下。 二来嘛,家里现在看着挺富裕,主要还是靠着从前剩下的余银。 往后进项没了,沈翠也没那个脸皮啃老。 所以其实现在这家里根本再养不起一个人了。 饭后,穆二胖接着把练字。 一下午,他写完了三张《三字经》的描红,眼下又拿出一本《百家姓》写。 沈翠发现他是真的喜欢练字,练了一下午加半晚上,心情值居然一点没掉。 其实穆二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喜欢写字,就是觉得写字的时候,他只需要全神贯注地想着每一笔字去怎么写。 脑子反而放空了,不用去想那些困扰他的事儿。 不过外头天黑的很快,沈翠就只让他把写了一小会儿,就不让他费眼睛了。 很快周氏就收拾好了碗筷过来,进屋准备和沈翠说一声就回去。 没想到正好看见了笔墨纸砚那些,周氏忍不住惊讶道:“二胖什么时候会写字了?” 穆二胖往后是要经年累月地读书的,这事儿不必瞒,也瞒不住。 沈翠索性敞开道:“是呀,上次不是还在大郎那借了书吗?那次之后二胖就在看了,后头我又给他寻摸了其他几本,读到现在,便要开始写字了。” 读书当然是好事儿,尤其周氏最喜欢读书人了,不然当时也不会见过穆云川一次,便死心塌地的想要嫁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