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家里方令月说什么方大贵都会考虑,那方青佑说什么宋慧娘也会多听几分。这不最后方青佑给她做了会儿思想工作,宋慧娘同意她们去试三天,但必须有大哥方青奕一块儿去。其实方令月也没有想过自己姐妹两个去,世道纷杂,两个女子在外行走总是有很多不便。既然敲定了要去摆摊,方大贵就按着方令月的图样连夜赶工做了一个专门的手推车。第二天早上天还没有亮,方令月就起床将昨晚上收拾好的野猪的大棒子骨给炖了起来,放一点点盐用来做高汤是最好了,而且上面还有一些肉,可以增加一些看头。小火熬了大概一个时辰,骨头的浓香味就全熬出来了,可方令月已经坐在凳子上挨着墙角睡着了。宋慧娘心里不怎么愿意她们去,所以没就没管以她们折腾,这会儿起来看见小女儿睡着了心疼得紧,拿了一件衣服披在她身上就去后院摘菜了。而后院的菜地里方令宛已经将今天要用的小白菜叶子洗得干干净净的放在手推车的底层了,还有一些辣椒、醋和葱之类的配料她也早就准备好了。站在角落里的宋慧娘看着女儿们这么大的干劲儿,是既心疼又有些自责!天蒙蒙亮,一家人吃过早饭就兵分两路各自出发了,方大贵带着方青佑先去里长家然后去县城里。而原本计划的方令月兄妹三人去摆摊的,可是临走的时候宋慧娘也一起跟着去了。秋收过后就是农闲时间,所以地里也没什么活,门一锁就全家出动。走到村口碰到好几个同村的婶娘,一道走了几步,就有人问道:“青奕他娘,你们弄的这是什么,怎么还有一股肉汤的香味儿呀!”“也没什么稀罕物,只是几个孩子捣腾的一些小吃食,说是弄到镇上去卖看看,不知道怎么样也就让她们试试。”宋慧娘笑着说道。那人又问:“是什么东西,话说你们家大贵就是有能耐,见天儿的从林子里弄野物回来,你瞧你们家的几个孩子都养得白白胖胖的。”听她那羡慕的语气,宋慧娘真心的笑了,方大贵家以前请媒婆上过这人家的门,是她当时嫌方大贵穷了没答应,这会儿那羡慕的语气却是越听越酸。旁边的几人有知道这事儿的也笑了,其中有一人平时与宋慧娘走得比较近,别人都管她叫莲二婶,她拉了拉宋慧娘示意她有话说,两人落后半步,她悄声问道:“你们家两个女儿都十二岁了吧,你有什么打算没有?”“你要死啊!在这儿问这些事。”宋慧娘说完还看看前面的几人,见离得有些远了才回头瞪了好友一眼。莲二婶也知道自己有些莽撞,陪笑着说道:“我这不是也有些急嘛,你看刚才她们几个打量令月她们的眼神明显是在琢磨着什么,我早前就替我那侄儿提过,你说孩子还小,可我看来现在定下也不早。”“这事儿得问问孩子们,那两个主儿主意大得很,而且我也想她们再在家里呆几年,一旦嫁人了那有现在的自在啊!”宋慧娘有些感慨,她当年在娘家的日子过得很舒心,不过现在也不错了!莲二婶听她这么说,还想再劝劝的,可是已经到镇上了她也只好打住了话头。今天是赶集的日子,所以有很多人挣着摊位,方令月早就叫了大哥去占位子,刚刚摆好手推车,收摊位税的就来了,方令月将相邻的那个摊位也租了下来交了税钱。她们从家里带来了两根板凳,但是没有桌子,不过她早就瞄上了对面的那个摊位上的桌子,他们是卖包子的有两张桌子,但是一张基本没怎么用过,所以她准备将它租过来如果生意好的话,她也可以买一张放在这儿。“大娘您好!”对面是一对四十多岁的夫妻开的包子铺,那妇人正在擦桌子,方令月笑着打了个招呼。妇人抬起头见面前站着一个小姑娘笑吟吟的看着她,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摆摆手,方令月一愣,原来这个大娘是聋哑人!“闺女,哑婆婆听不见的,你要什么跟我说,待会儿陈叔回来我去跟他说。”旁边摊位的大婶走过来笑着说道。方令月歉意的对着哑婆婆笑笑,对着那大婶说道:“是这样的,我们家在对面卖些吃食但没有桌子,所以我想租哑婆婆家的这张桌子。”哑婆婆见她们盯着那张桌子在说,她大概也知道方令月想做什么了,对着方令月比划着,她怕方令月不懂又对着那大婶比划着。那大婶连连点头,笑道:“哑婆婆说让你们抬去用就是了,收了摊子给她抬回来就行了。”“那太感谢婆婆了!”方令月对着哑婆婆一揖,哑婆婆连忙摆手并示意她快去,做买卖都是争时间的。方令月又向哑婆婆道了谢,才过去将大哥叫来将桌子扛过去。一切就绪后,方令月让姐姐率先煮了几碗,她和她娘给对面的哑婆婆一家和大婶一家各自端了些过去,推辞几番后才收下。都是一个街上摆摊的,所以好些推着推车的人家见有新人加入,都翘首以望看看和自家是不是一个样,会不会影响自家的生意。但是方家的酸辣粉一出,隔了老远就有一股鲜香的醋味传来,倒是让人很有食欲。其实方令月做的酸辣粉里有一味很重要的调料,那是天热的时候方令月闲来无事去河里捞的河虾,晒干后磨成的虾粉,有些腥味但是放在酸辣粉里就添加了一丝鲜味,所以才有鲜香的味道。对面的那个陈大爷在方令月她们一走就回来了,他将碗清洗干净拿过来,笑着问道:“闺女,你这粉条可真好吃可有名字?”“陈大爷这叫酸辣粉,您老觉得可还行!”方令宛笑嘻嘻的回道。陈大爷不住的点头,“很不错,老头子头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