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贾似道对于水师的控制力相对较弱,殿前司水师都统制李北洋与贾似道一党一直不和,贾似道几次意欲除之,无奈我朝水军中十有六七是李北洋的学生,同门或者好友,贾似道最终没能得手,只好转向拉拢沿海水军制置使李曾伯。臣以前在扬州时就听李大人说过,这李北洋为人耿直,不善交际,性情略微古怪,其精通水战,总是想着要从海路攻击金国和蒙古,以超过其先祖之战功,然先帝理宗自端平入洛失败后,采取了颇为保守的政策,而贾似道揽权后更是不思进取,使得李北洋渐渐心灰意冷。臣入兵部后,也曾接触过李北洋,不过,李北洋似乎总是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回宫的路上,陆秀夫向我介绍道。 文天祥道:“如此看来,这李北洋就是关键,他如果愿意配合,水军则相对容易合并整顿。” 我笑笑:“恩,这个并不难,李北洋和李庭芝有些相似之处,他们都愿意成为中兴之臣,朕可以让他们实现心中的抱负,他们自然也就愿意追随朕了。” 陆秀夫想起当日我会见李庭芝的场景,道:“看来陛下是胸有成竹了。” 四月的江南,百花齐放,柳树成荫,到处花红草绿,正是草长莺飞之际。 西湖的春天,更是雅致清丽,那清澈的湖水,倒挂的杨柳,偶尔吹来的柔和清风,倘若再向远处望去,加上那若隐若现的山峰,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丹青水墨。 人在其中,似乎也慢慢的融入了这幅画中,成为丹青中的点睛之笔。 “哥,难得今日天气晴朗,我们去北面的演福寺吧。”方灵心情大好道。 我稍稍楞道:“演福寺?是座寺庙吧。没听说过呢,有何特别之处?” 方灵笑道:“我也没去过,只是听人说,最近寺里来了个挂单和尚,医术了得,为邻近百姓免费看病,顺带着寺庙的香火也旺了起来,而且临安北边的山峰陡峭挺拔,游人稀少,所以显得幽静安宁,趁着天好,我们也去寻幽访古吧。” “那好,灵儿,我们就去演福寺走走。” 袁棘和小七在临安日久,也从未到过演福寺。我们四人一路北行,进入山中,人烟开始减少,山路也变得崎岖不平,道路两边的山峦一片苍绿,树木也更加茂密,好一处寻幽踏青之地。 不经意间,一座小型寺庙突然出现在眼前,果真是深山藏 古寺啊。 “哥,你看,到了,这寺庙比起灵隐寺也小得太多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寺庙也一样,不在其大小,里面有上师则灵。” “这么小的寺庙,哪里会有上师?” “说不定哦,灵儿你看庙门前人还不少呢。这里地势如此偏僻,却有这么多善男信女,足以见得此庙不凡也。” 演福寺只有一间大殿,左右各有一处偏殿,大殿后面就是僧人们歇息之处。寺庙虽然不大,却也是古色古香,看上去有些年头了。 进入寺中,只见烟雾缭绕,大殿前一只巨大的铁鼎里插满了数支点燃的香烛,在供完香烛灯油后,所有人都进入到大殿中跪拜求佛。说是大殿,其面积也不算大,比起灵隐寺的偏殿还不如。 方灵虔诚的点烧三支香烛,插在鼎中,随后带着我和袁棘小七进入了正面的大殿。 演福寺的大殿和其它寺庙一样,也叫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的弟子尊称他为大雄。 正中供奉的是一尊成结跏趺坐姿态的****佛像,佛像的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各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法印”,这是“说法相”,表示佛说法的姿势。整座佛像连底座也就七八米高,和灵隐寺大殿中数十米高的佛像完全无法相比。佛像不论大小,同样显得庄严肃穆,****慧眼看出,大千世界,尽在眼中。 大殿左边是一座小小的楼阁,从牌匾上看出是一处专门给俗家子弟修行之地,右边是药师殿。这药师殿虽小,人流量却颇大。进去之人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物品,有新鲜的蔬菜,有自行纺织的布匹,出来时人人脸上带着笑容,手里拿着大小不一的纸包。靠近时,一股股中药的味道扑面而来,看来这就是那挂单和尚悬壶济世之地了。 “谢谢琏真大师。上次的那服药吃完后,我父亲的病好了许多,这是一些新鲜的蔬菜,大师您一定要收下。”一名中年男子鞠躬道。 “陈三,贫僧挂单至此,与你们也就算是近邻,治病救人乃是举手之劳之事,何足挂齿,我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们也不用这般客气。” 那叫 陈三的男子道:“链真大师,是您太客气了,我们这里附近的乡亲家中大都贫困,今年开春以来,雨水过多,收成不好,家里的老人孩子生了病,去城里找大夫,一来路途稍远,二来钱也要得多,这不,自从大师您来了后,乡亲们都来演福寺看病,大家都说您是活菩萨啊。” “是啊,链真大师,我们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很感激您呢。” “就是,上次我们村的张大爷来此看病,大师不仅分文不取,还送给张大爷一贯铜钱,去城里买药呢。” “是吗,就是那孤寡老人张大爷吧?” “可不就是他,若非大师相助,张大爷的病哪能治好啊。” “阿弥陀佛。”链真大师抬手合掌道,“众位乡亲,贫僧到此,即是与你们有缘,既然有缘,大家也无需见外,日后有何疼痛不适,尽管来此。” “这位大师真是菩萨转世,好人啊。”方灵见一众乡亲走后道。 “阿弥陀佛,女施主,行医救人也是出家人修行功课之一。”链真合十道。 “大师治病救人,普度众生,且不收分毫,实为出家人之典范,救人性命,远胜于读百卷经书,大师功德无量。”我走到链真和尚近前赞道。 “施主面生,似乎不是邻村之人吧?” “恩,不是。” 链真仔细端详着我,道:“施主好面相,颇具慧根,这位姑娘也是灵气十足,两位一看就不是俗人,贫僧唐突,敢问施主来自何处?” 我笑笑:“大师,我等来自该来之处。” 链真一愣,随即笑道:“阿弥陀佛,施主言之有理,倒是贫僧着相了。” “大师不必自谦,我等只是游人,见大师为民治病,甚为感动,这才冒昧打扰。” “相识即缘,何来冒昧之说?” “呵呵,这次是在下着相了。” “施主妙语禅机,贫僧链真有礼。” 我也还礼道:“佛法之本乃普度众生,而非熟读百经,大师之行为即是在求本,在下佩服。” 链真道:“施主似与我佛有缘,敢问施主尊姓大名?” “在下复姓呼延,双名东海。” “原来是呼延施主。施主,贫僧自幼出家,除精研佛学外,还略通药道,相道,今见施主相貌不俗,谈吐间颇多妙语,不知施主是否介意,让链真替你一相面容?” 我心里暗自乐道,我带的可是面具,这也能看相算命? “大师,请说。” (本章完) 搜索【看书助手】官方地址: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