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说这话的还是厂长秘书哦,以后有可能升上去做副厂长、厂长的人。 他也是有一定行政级别的,月工资都三位数了。劳保福利也是拿的最高的那档。 这原本是全厂让人最羡慕的人了,堪称年富力强、年轻有为。 结果出国一趟带回来这样一个消息。 厂长秘书是于承目前能仰望到的最高的位置。 他带回来的这个消息,于承这些工人真的是被刺激大发了。 不过,那毕竟是漂亮国,等闲去不了的。 或者说这辈子就不可能去得成。 刺激一下也就过去了。 可想想于凌每天都能挣三四块,还又找到了一条路子。于承心头是真的有些煎熬。 邱新梅道:“秦秘书出国回漂亮国的人年均收入是我们的五六十倍。” 于承点头,“是的,据他说我们华国去年人均收入是将近400人民币,而漂亮国是将近20000人民币。这足有50倍的差距啊!” 这个差距是什么概念? 这是说一个华国人从20来岁参加工作,一直干到60来岁退休,都挣不到漂亮国人一年的收入。 也难怪秦秘书都被刺激成那样了。 他还说漂亮国遍地高楼大厦,别人出门都是开小轿车的。 而且,还不是我们这么便宜的国产车、东欧车。都是欧洲、漂亮国、樱花国生产的高档轿车。 听说车间主任以上的,都被这些消息砸懵了。 于承、邱新梅两口子的年收入都是超过了400人民币的。 加起来一年一千二三了。应该是华国不算穷的那一批人。 说实在的,漂亮国太过遥远。 秦秘书醉后的话传出来,他们下头这些工人虽然受刺激,但也就那样。 倒是身边的于凌和于朵,对于承的刺激还要大一些。 她们俩上个月收入应该都过百了。 于凌是靠倒卖鸡蛋,一个月收入100-120,跟他们两口子加起来持平。 于朵主要是古董那块。关大爷买卖古董,一单的利润肯定就过百了。 还有,废品站的生意真的是蒸蒸日上。 一天如今都不只出一车货了,兼职都没法做了。 那两个送货员忙不过来没办法。只能一个找了自己亲兄弟,一个找了大侄子来顶班。 这还是多亏他们自带三轮车,不然哪有占着那个位置的道理? 如今这俩就安心上自己的班.然后算是把三轮车彻底租给亲戚,让他们去废品站干活了。 所以这个月,废品站那块于朵还能再收入几十块。 而且,于朵还有誊抄翻译稿的收入。关键她以后把英语学好了,还能自己接翻译的活儿。 她还要考大学! 细想这些,于承有些心理崩溃了。 他这里才刚开始准备为了家里妇孺努力,重新拿起书本去考职工大学。 结 果俩妹子,收入很快都甩他一大截了。 ?本作者清澜皓月提醒您《下乡的姐姐回?@?@?? ()?() 这种失衡对他的冲击是很大的。尤其从小他都是被当做家里的顶梁柱培养。()?() 他这些天都在被这样的心理纠结着。()?() 一方面想着国营大厂的工人说到哪儿去,都是很光彩的。()?() 待遇好、福利高!以后工作还能传给儿女。 子子孙孙一辈子有饭吃! 一旦他考上职工大学,一边上班一边读出来,将来的发展会很不错的。 厂子里越来越重视有学历的人才了嘛。 他如果能实操技术和学历都很好,升职加薪自然不在话下。 等他做到车间主任,乃至更高的部长、副厂长 谁还敢欺负他家的人? 另一方面又想着于朵和于凌如今收入就是他的两倍了。 于凌光是能挣钱也就罢了。她干的倒买倒卖,很多人是看不起的。 她自己也没觉得多光彩。 不然不会吵架的时候,时时把要跟他或者邱新梅换,让他们还一个正式工作给她挂在嘴边。 不过,她又要去广州进货回来卖。 十来个人一起去,平安把货带回来的几率很高的。 一转手怕是就赚的盆满钵满。 他听说,那些练摊的人其实很赚的。 就邱新梅那个在家用缝纫机接私活的朋友,如今生意被练摊卖衣服的抢走部分,一个月还能月入小200呢。 但她说还是比不上那些练摊的,人家的衣服是一车一车的卖啊。 那今后在钱上头,他和于凌会不会差距越来越大? 还有于朵,她考上大学的几率很高。 而且,她还那么能赚钱。 这就让于承面对她们,一点心里优势都没有了。 从小,家里资源就都往他身上堆积。 他现在也想为家里妇孺撑起一片天。 结果,他还过得不如两个妹妹,尤其是小的那个? 于承就每天被心理的矛盾拉扯,又不敢影响工作、又想跟风赚些利息。 一下子就干出顾头不顾腚的事来,被于凌抓到了把柄。 邱新梅看了他一会儿道:“算了,我也没立场说你。家里如今这么紧巴,主要还是因为邱勇那个没出息的。这125反正是欠于凌的,早晚得还。明天把钱给了,就只差她300了。这下压力也小了很多。” 她爸也要还他们300多,这就持平了。 至于于承纠结的地方,邱新梅拍拍他的肩膀,“她们过得好,自然是好事。难道还望着她们过得不好啊?你就先撑着咱们这个小家庭吧。总之,你努力的方向是没有错的。” 能把于承刺激上进也是不错的。 辛家其实是看上了高老师前夫那层关系,以及钟言敢这么欺负于凌,再有于朵和于凌能挣钱 这一切加起来,把之前最多把目标定在车间主任的于承刺激到了。 原本想着他们两口子都有正式工作,儿女以后都稳了。 于承的上进 心其实并不强烈的。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_[(.)]???$?$??()?(), 邱新梅说起秦秘书回国说的那些话。 于朵和于凌都有些震惊()?(), 两个国家差距这么大的么? 之前也知道漂亮国肯定比我们有钱()?(), 但真没想到我们比人家差这么多。 人家干一年()?(), 顶她们刚50年! 于凌盘算了一下,“那朱丹岂不是收入水平跟漂亮国的人差不多了。” 她和于朵私下盘算的,朱丹的年收入大概就在两万左右。 关键除了黑市,她自己也在干倒买倒卖的事。当然,本钱多,手笔也比较大。 于凌觉得她和钟言、朱丹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 不然她也下不了决心出头组织人去广州进货回来,赚差价。 她想了想道:“这个秦秘书回来说这些,会不会挨批啊?” 不说机械厂的人都受了刺激么。 以前大家也穷,但身边的人也富不到哪儿去啊。 于朵低头喝了一口水,“前头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但既然国门打开了、对外开放,那这些差距早晚是能知道的。不过秦秘书估计亲眼看到,真的是震撼到了。不然不至于酒后吐真言!” 于承点头,“是,国门打开,肯定会经历一系列的冲击波。” 邱新梅道:“我反正没太大野心,只要一家子消消停停的就好。” 于凌摇头,“没遇上事,双职工家庭是可以消消停停过安乐日子。要是遇上了,还手的力气都没有。” “我们家能遇上什么事啊?”邱新梅笑道。反正肯定不会有人处心积虑来跟她抢于承。 于凌看她两眼,“要是再过个十几年,于鹏对象他妈找上门来,让你把工作给未来儿媳妇继承。不然就要去派出所让于鹏背上流氓罪。这个工作你让不让?你让了,娜娜以后怎么办?” 看到邱新梅的脸色由红转白,于凌心头感到一股畅快。 于承皱眉道:“不是说好了我们赔你500,你以后就不提这茬事了么?” 于凌道:“我这回可是好心提醒。你们不能说没那种可能吧?” 邱新梅看看外头吃好了,背上书包,预备牵着妹妹去上学的于鹏。 确实不是不可能啊! 那、那怎么办? 3月14号上午九点,徐然带着一群人进了于朵的废品站。 于朵和贺山、吴珍打了个招呼。就提供一块地方,旁的都不用管。照常做他们的事就好。 于凌在这里接待了她们。 她在于家、周家、杨家和关大爷那里凑了十多个凳子。 借了送货员的三轮车载过去。 在废品站这边就麻烦王大妈烧了两瓶开水,又借了十来个碗喝水。 另外,王大妈不是之前做了不少点心去敦亲睦邻么。 其中有几样是和蛋有关的。 于凌出了一块钱工钱,也麻烦王大妈做出来。等一下可以分给众人吃。 这回她就当东道主了,也不用大家再摊钱。 鸡蛋是她的,买点面粉就好。花不了几个钱! ○想看清澜皓月的《下乡的姐姐回○_?_?○ ()?() 至于王大妈,有额外的一块钱也乐得给他们做点心。()?() 反正不做饭的时候,她有空闲时间。()?() 众人一坐下,上次来过的陈恳就问道:“于凌,这个地方是于朵的啊?”()?() “她占一半股份,还有一半是她一个忘年交的。老爷子比较宠她,所以基本她说了就能算。” 陈恳开了个修自行车的摊子。但如今有自行车的人不是太多,需要修车的人就更少了。 也就只能勉强糊口而已。 (华国成为自行车大国是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了,那会儿才家家户户都买得起。) 这回听说有机会,他便来看看。 自行车摊那边临时关一下没事。 陈恳道:“你这小妹妹确实如你所说,挺有谋算的。” 于凌笑笑。 其实这废品站于朵也有烦心事,就这附近有个女的贪得无厌。总想讹点心吃,三不五时就闹点儿意见。 于朵正想法子对付呢。 说曹操,曹操到。于朵从门口走了进来。 于凌道:“你不是到高家去了么?” “我去和高老师说了一声就过的。” 这群知青打算怎么求财,她也挺感兴趣。 听新闻、看报纸,都不如这么直接和人接触,了解更真实的一面。 高老师说如何解决这2000万回城知青的就业问题,是如今国家的一个大事。 于朵发现自己对这些事务还挺感兴趣。 于凌道:“那行,那你坐着听听。” 她先和众人说了西单练摊卖东西的情况,也提到了火车上不大太平的一面。 “我是想去的,我怕城里容不下我们,又让我们去下乡插队。” 于凌这话一出,一众回城知青都变了脸色。 如今大家都知道了,城里确实没有能容纳他们的单位。 但他们也考不上大学,出路有限。 陈恳断然道:“我再也不想回乡下去了。” 看其他人的表情,应该也是同一个意思。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