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一直苦寻的字帖。 隔日,太子送回了字帖。 原来是管家疏忽,送去的并非字帖,而是一幅《秋日丰收图》。 管家跪在地上,「侯爷吩咐从书房取了装好的卷轴去,小的眼拙拿错了。」 太子倒并不生气,「无妨。本王今日上门叨扰,是想问问这画的来历,实在是上乘之作。」 定国侯笑道:「是小女寒玉那日垂钓回来,画的郊外农家丰收景象。让太子见笑了。」 太子一脸欣喜,「侯爷谦虚了,寒玉姑娘的作画水平可比肩大家。本王今日有幸一观,大饱眼福。日后如有机会,定要向寒玉姑娘讨教一二。」 13. 看过那幅画后,太子心头便搁着事了。 三天两头地借着寻字帖、切磋箭法、下棋等由头往定国侯府跑。 可偏巧秋日露重风大,我染了风寒,不便见客,便一直没有拜见过太子。 但病中无聊,也需要一些排遣,便作了几幅画。无非是秋菊、枫叶、秋日大雁和病中倚窗观景的女子。 定国侯疼女儿,把这些画挂在书房日日看着,便如见到女儿一般。 于是每一幅太子都点评过,他越是赞叹我的画,便越想见到我的人。 我估摸着时机也该到了,定国侯便开始广邀宾客参加月初定国侯夫人的生辰宴。 14. 生辰宴上除了一等的席面外,还设了许多活动和彩头,力求宾客能尽情玩乐。 画作的彩头是一幅倪寅的《秋居空山图》,这幅画甄玉亭临摹了好几遍。 她自然最积极地开始作画,毫无疑问得到了宾客们的一致好评。 可是太子始终没有点头,他看了画作许久,「寒玉姑娘不作画吗?」 我掩面轻咳,「我就不献丑了,况且身体还未痊愈。」 甄玉亭脸色难看极了,她第一次见到对自己略显失望的太子,怯生生地问道,「太子殿下可是嫌我画得不好?」 太子这才发现自己的心上人不开心了,「玉亭姑娘画的,自然是好极了。」 客散后,我和定国侯在书房看着几幅画,笑道:「用一幅倪寅的画,换她在太子心中不是优选的结果,值了。」 这是第一次,太子明知甄玉亭喜欢什么,却没有极力帮她。 15. 身子好全后,赶上了太子来拜访,恰巧定国侯出去练兵,我便陪着太子在书房坐等。 「寒玉姑娘,我一直想问你,你作画的造诣如此之高,为何从不显露?」太子这个问题已经憋了太久。 我浅笑道:「从前我只当殿下是个富家子弟,知晓殿下身份后,才听说了殿下和伯爵府甄家姐姐两情相悦,自然得避着些,不能抢了姐姐的风头。」 太子听到那句「两情相悦」后,明显脸色一沉。 我又接着说道:「这些原是我的心里话,感念太子当初送我耳坠把我当作知己,才会说了出来。我也并非不知分寸之人。虽与姐姐相貌有八分像,但凡事讲究先来后到,纵使我也有意,却不能仗着相像便夺人所爱。还望殿下理解。」 太子是聪明人,他自然也听懂了我有意的并不只是那幅画。 「寒玉姑娘,你若是有两个样貌年龄学识都相仿的姐妹,一人对你避而远之高傲自洁,另一人却自在畅快愿与你亲近,你会选择哪一位?」太子听完我的话后问道。 我笑道:「自然是后者,我并非痴傻,不会给自己找罪受。」 太子也朗声笑道:「本王也并非痴傻。」 16. 那日太子走时,送了我一只羊脂白玉手镯,他说:「天下仅此一只。」 初冬时,伯阳夫人得了上等的鹿肉,邀请了些年轻晚辈去家中烤鹿肉。 伯阳夫人坐在暖榻上笑道:「冬日总觉得身子乏,你们年轻人多些,热闹热闹,我还精神些。」 我瞧了一眼,这一屋子贵族嫡女年龄相仿,估计和太子选妃有关系。 「玉亭的镯子透亮,很衬你呢。」伯阳夫人一眼就看到了甄玉亭腕上的镯子。 甄玉亭笑道:「夫人眼光极好,这是太子送的生辰礼。」 伯阳夫人又看了一眼我,笑道:「不过寒玉的那只羊脂玉镯子,倒是更精贵呢,是太祖专为端贵妃做的,太祖曾说端贵妃是他唯一知己呢。看来太子很是喜欢你呢。」 甄玉亭脸色难看极了。 她生辰,太子送了好几车礼物,但都不如这一只羊脂玉镯子贵重。 17. 年后就是太子选妃,甄玉亭往日的骄傲无法再继续伪装。 隔天,她便约我去茶楼一坐,抹着泪向我道歉,「实在是我不该,让妹妹承受那些闲言碎语,被人嚼着舌根说妹妹学我。以后我们就是亲姊妹,再有人编排你,我定撕烂他们的嘴。」 我一脸感动,「姐姐,我们本就是天注定的缘分,能和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