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脸”仨字就像顶摘不掉的屎盆子,在叶文林脑袋上罩顶了两年多。bookzun.com 后来……后来是怎么和好的呢? 叶文林过目不忘的记忆突然出现了一个模糊的断层……是第一次一起追捕太空流亡舰的时候?还是他偷吃了蒋队长珍藏的肉干,被追着揍了一上午的时候? 太琐碎,想不起来了。 原本也只是一起工作的同事而已,每次见到他就意味着告别了自己美好的假期…… “副队。”有人在门口轻轻地叫了他一声。 叶文林抬起头来。 “赵将军催我们迅速回航,他让你跟他去参加一个参谋长会议。” 叶文林:“知道了。” 那位尖刀队员的目光落在他手上的小瓶子上,迟疑了一下,他问:“蒋队……蒋队的漂流瓶里有什么?” 叶文林:“我猜是钱吧。” 他从兜里摸出一个特殊的起子,打开了太空晶体瓶的瓶口,倒了倒。 果然,非常没有创意,里面是一张支票和一打有零有整的地球通币现金。 现金大概是蒋靳自己都忘了什么时候塞进来的私房钱,除此以外,再没有别的了。 美国糙汉子还会随身夹一张亲人的照片,偶尔拿出来想念想念,中国糙汉子连这个习惯都没有,就只会闷头赚钱,养着千万米以外的家。 蒋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把他毫无浪漫可言的无趣死板作风进行到了底——反正我就剩这么点财产了,你们按着继承法商量着分吧。 其中一张地球通纸币的零钱上,有一行水笔写下的字迹,不是蒋靳,字很秀气,下笔不重,字体有一点稚气,看起来是个青少年小姑娘写的——不知道是蒋靳买什么东西找回来的,总有一些无病呻吟的小孩喜欢在纸币上写一些唧唧歪歪的感悟。 叶文林的目光却突然就被那行字迹吸引了。 “你的心要像石头一样……”他喃喃地念了出来,随即自嘲一笑,把瓶口重新盖上,找了个密码箱封存了起来,贴上便签,递给旁边的尖刀队员,“送去给军需处吧。” 按照规定,牺牲战士的遗物由战友封存后贴标号,送去军需处,那里会有后勤人员统一按照入伍时的身份确认信息联系家人,转交遗物。 打捞舰开始回航,以后特种部队大概会打破行政界线重新编队,战事这么紧急,每个人都忙乱不堪,照这样下去,以后牺牲的人可能连被打捞漂流瓶的待遇都没有了…… 更遑论悼念。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注】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变成太空中一颗尘埃吧?” 叶文林平静地想着。 打捞舰驶入远地卫星范围,有了微弱的信号,叶文林收到了来自傅落的问候。 “健在。”他回复说。 此时的地球东八区已经是将近黎明了,傅落一夜没睡,倒立在墙角,让自己的大脑充分充血,骤然听见信箱里叶文林的声音,她原本闭上的眼睛睁开了。 智能手机问:“是否回复?” 傅落:“……不了。” 手机自动关闭了信箱,屏幕黑了下去。 如果是以往,她会非常想问一问叶师兄这个“过来人”的建议和想法。 可这一次,傅落没有,她想要的全部答案,都从杨宁那里得到了。 “我该怎么办?” “士兵,我们从来不问这种问题。” 一个军人,除了在自己的战场上死战到底,他还有什么别的使命吗? 突然,她的手机再次提示收到信息。 傅落:“打开。” 这条信息没有通过她的代理转换器,是直接进来的军方信号。 “中央军委特别通知第12号:前线告急,地球联军正面临有史以来的最大危机,特殊时期,经中央特批,发布紧急征兵令。望我同胞万众一心,共御强敌,诸君勉之!详情请见附件。” 傅落猛地一翻身站了起来,捡起手机,一目十行地扫过附件里的详细信息。 报名者要先通过邮件,附上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报名意愿,再去她的母校参加体检和体能评估,通过的人会按个人条件和志愿,被分配到太空军前线空缺的位置上——多半是战斗舰上的基层兵。 战斗舰上的基层兵…… 不在二部,不在任何一个指挥部,不跟在哪个指挥官身后上传下效,而是真正操控战舰,直面战场的人! 第二十三章 黎明时分有些混沌的大脑顿时就清醒得不能再清醒了,傅落收起手机,无意识地在屋里缓缓地走着。 她的脚步极轻,就像一只小心翼翼地斟酌着什么的猫科动物。 她父母拼命要把她留在地球上,杨大校邀请她去二部,学校发来的基层征兵通知…… 二部…… 第二太空指挥部是整个太空军的核心,和随时随地准备玩命的特种前锋不同,这是不折不扣的精锐部队,有最强装备,最尖端的武器装备,最精简的人员。 据说堡垒上的高级将领们,百分之七十以上出自二部的。 和平年代,想把自己的孩子塞进去的特权阶级不计其数。就连傅落,最早能被分到二部当一个打杂的勤务兵,也是她成绩优异加上汪仪正的关系。 而在这个特殊时期,杨宁的邀请,绝不是让她去做勤务兵的。 傅落缓缓地在写字台前坐定,打开台灯,呆坐了片刻,依照记忆,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C档瞄准器”。 她的近地机甲实操老师说过,C档瞄准器的优美是形容不出来的,就好像斐波那契数列之于数学家,能量质量方程之于物理学家……C档瞄准器对每一个近地机甲专家来说,一定是初恋一样的存在。 它只有垂直平行两条线,与其说是个瞄准镜,还不如说只是个坐标,所有的射击角度都囊括在这精致又写意小小的坐标里,似乎一无所有,又似乎无所不包。 傅落眼神黯了黯。 用C档射击,她是没有这个技术的。 “我不是C档的人。” 傅落的大脑冷了下来,静静地想,叶文林是“C档”,杨宁是“C档”,但她不是。 叶文林一直是傅落给自己立的标杆,她觉得很多时候一些人的自以为是,都是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天才,而她自认为比其他人运气好一点——因为叶文林的存在,每时每刻都在提醒她,她只是个“A档”的普通人。 即使在学校里成绩似乎比其他人高一点,也只说明她是个肯比别人用功些的普通人。 “我能做什么呢?” 在一片夜深人静中,这个年轻的战士扪心自问。 傅落在纸上写下“政治敏感度”“战略分析能力”“临场指挥能力”“技术水平”“军事理论能力”五项。 然后她笔尖微顿,挨个在每一个词后面都打了个叉。 和杨宁比起来,她政治敏感性全无,连本国太空军最高指挥委员会的人都认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