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她经常为了跟父亲置气,把自己撑得想吐。而父亲越说她,她就越想吃。 华政看着倔强地大快朵颐的女儿,看着她厚实的臂膀,和水桶般的粗腰,深深地叹气而去。 望着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不见,华月对着满桌美味流下了泪。 这样的状况,直到五年前才改变。 那一年,豆蔻之年的华月跟着父亲去元宵灯会。灯会上,人很多,华月拉着父亲的手不敢乱跑,华政却含笑示意前方一堆人的簇拥之处:“月儿,你带丫头去那边玩会。” 华月不解地看着父亲。 父亲似有深意地笑:“该玩诗、玩灯谜的时候,就陪他们玩玩。” 松开父亲的手,她怯怯地挤进人群。果然,他们在对诗、联句、猜灯谜。 父亲为了培养她将来才冠六宫,自小便为她请了饱学之士精心教文授诗,加之她天资聪颖,对吟诗对句猜灯谜之类的风雅玩法,早已游刃有余。 进得人群后,她认真看了一会,便大致摸出了门道。 年少心性,自然免不了也跃跃欲试。于是,连着取灯解了几个灯谜,竟都猜对了。众人都笑赞这个女娃聪明得紧,于是有文人要考量她的文才,提出跟她斗诗,她也不推辞,两人一吟一和,连写三首那人便咬着笔杆没了思路,只得尴尬认输。 众人哗然。这位才思敏捷的女子出自谁家? 人群里有人惊呼:“这不就是华府千金么?” “哪个华府?” “就是兵部侍郎华政华大人府上。” “原来如此!”众人大悟,“早就听说华府大小姐出口成章,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华月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偷眼望向父亲,只见他在人群外含笑抚髯,满脸欣慰。 话说众人一听说是高官千金,好奇之心更甚了,非要量一量这位小姐的文采。于是笑推出一位青衫男子:“来来来,这位是我们每年灯会都会夺冠的陆大才子,你们比试比试。” 文人比试,在乌国向来盛行,尤其是“墨相”顾回当政后,民间更对这些风雅游戏倍加推崇。 被推出来的青衫男子也不拘谨,只洒脱一笑道:“你们切莫乱开玩笑,陆某从不与女子比文。” 这话听在华月耳里却不是味道,她原本在家关得憋闷,今日好不容易出来游玩,又猜谜对诗玩得兴起,此时也正在兴头上,便道:“这位公子是小瞧女子么?虽然女子学文的不多,但若学了,文采也不比男子差。” 众人都笑,也跟着起哄:“陆大才子就不要推辞了,我们男人的面子就靠你了!” 陆子衿无奈摇扇,只得答应。 一文人笑嘻嘻道:“老规矩,指物吟联吧。你们可以给对方任意两个字,对方要将这两个字嵌进一副对联里。” 陆子衿向华月施礼:“华小姐,你先出题吧。” 华月没玩过这个,一时之间倒想不出合适的题,便道:“你先出题吧。” “这……”陆子衿有些诧异。要知早出题者显然占不少便宜。 “还是姑娘先出题吧。” “不,你先出。” 陆子衿看了看华月,笑:“好吧,既然姑娘执意如此,那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抬头望了望天边的月亮,摇着手中的折扇:“在下就以‘风雨’为题吧。” 话未说完,众人都闹了:“陆大才子你不要太怜香惜玉喂,要比就认真比嘛!” 华月也红着脸低下头。她自然知道‘风雨’是经典之 对,就如同乾对坤、天对地、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以此联句,颇为容易。陆子衿出此题,分明是让着自己。 “哎,我倒是想到一个好题。”刚刚与华月对诗败下阵来的男子看到远处的一匹马,眼睛一亮,“马掌!” “呃?”华月瞪大眼睛。“马掌”二字何其俗,也可入诗么? “嘿嘿,华小姐能联否?”那男子得意地笑道。 华月好胜心起,一昂头:“当然可以,不就是把这两个字嵌进对联么。” 陆子衿看着她,眼里似有担忧之色。 华月硬着头皮思考,踱来踱去。 众人在旁边看得着急,只道她对不出来。却见她眼神一亮:“马上琵琶千古恨,掌中歌舞一身轻。” “好!”陆子衿抚掌,“华小姐果然才思敏捷!” 华月听得甜甜的,低头微笑。 “那请姑娘出题。”陆子衿收起手中的折扇,认真作揖,显然,他是认真欣赏这个女子了。 华月思索良久,不知出何题才好。 这时,一个小孩哭着找亲人:“呜呜呜,大姑,你在哪?呜呜呜,大姑……” 华月心头一动,回首含笑:“有了。我出的题便是——大姑。” 众人哗然。要知“马掌”虽俗,却还可勉强发挥想象嵌进诗里。而“大姑”二字,不止俗,更是分明与诗无缘。 陆子衿苦笑:“小姐这一题出得真是厉害。” 华月笑而不语。 并非争强好胜,而是她突然想试试这个男子肚里的才学,看看他……是否能盖过自己。 陆子衿以扇抵额,思忖良久,方悠悠道:“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 华月一震。好一个“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处销魂”,他用自己的才学化腐朽为神奇,将俗不可俗的两个字变成让人叹息的美句,好……厉害。 “小姐,如何?”陆子衿在众人的喝彩声中,笑询华月。 “好句。”华月真心道。 那是向来以才学自许的华月,第一次由衷佩服一个人。 灯会之后,华月才发现父亲早已不见了踪影,询问丫鬟,才知父亲有事先回了府里。她正待也带丫鬟回去,一个人却在身后道:“小姐这就要回府么?如此良宵佳节,何不去集市走一遭?” 她回头,那一袭青衫的,正是陆子衿。 才子佳人,千年一候。灵慧淑女,君子好逑。 那一夜,他带她游遍了附近的大 街小道,跟她说尽了他所知的历史掌故和风土人情,她一边吃着各色小吃,一边听得津津有味。 终于,他温和地看着她的眼睛:“你饿吗?” 她看看手里的葱油饼,脸红了:“我……” “吃不下就别吃了。”他说。声音温淡如水,不带半分苛责。 她低着头不说。 他伸手接过她手中的葱油饼:“干吗吃这么多,你不开心?” “我……习惯了。”她低着头,终于轻轻说。 很多时候,做一件事没有那么多理由,只是习惯了。因为习惯,所以不想改变,所以……破罐破摔。 陆子衿深吸一口气,笑道:“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华月看着他。 “我曾经也很胖。”陆子衿道,“小时候特别自卑,因为家里穷,也因为个子小,所以不敢出去跟其他孩子玩,只能一个人闷着,闷到无聊了,就会吃东西。后来把自己吃胖了,就更自卑了,因为其他小孩又喜欢叫我小胖子啊猪什么的……我很讨厌他们那么叫我,也很讨厌那么胖的自己,但是越讨厌就越烦,越烦就越吃……每天,别的小孩出去玩,我就闷在家里看书、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