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天明沉吟了一会,随后问道:“你觉得保养项目的前景如何?”运输行业这一块,他自然是十分的清楚。现在跨行业来做生意,他是真没有什么底气。李轩哈哈一笑,“你告诉我做什么生意是百分之百赚钱的?都会有风险的。”对于这个生意,他知道是一定会赚钱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加上他的眼光,亏钱是不可能出现的。不过他要是把话说得太慢,尹天明不一定会相信。给尹天明一些信心,这就足够了。对方要是敢做,肯定不会退缩。要是不想做,他说再多都是在浪费口水。尹天明直接问道:“具体怎么做?”李轩喝了一口水,把他的方案说了出来。保养项目推广到外省,保养由他来负责,尹天明要做的就是负责运输。这个运输,包括零件和司机。工作的分配,就是这么简单。利润分配这一块,李轩拿八成,尹天明拿两成。听到这么一个分配方式,尹天明顿时就不乐意了。“保养这个项目,我分得太少了。”李轩听了微微一笑,对方会有这个想法,非常的正常。他伸出三根手指头,“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保养这个项目,所有的成本都是我再负责。至于第二点,那就是我们手上的技术,技术才是这个项目能赚钱的原因。”面对这两个原因,尹天明一时哑口无言。过了一会,他才反应过来,他完全被李轩牵着鼻子走了。“我们是合作关系,这么分账我太吃亏了。”尹天明直接道。李轩笑呵呵道:“保养这一块你就出个车,还想要多少收益?有时候你的司机还能顺带拉货,怎么算都不会亏的。”李轩说完之后,尹天明认真的思考了起来。在他的认知里,保养肯定是能赚钱的。这个业务要是做起来,里面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对于货车司机而言,一个月最少要保养两次。这么算下来,每年花在这上面的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冶店这里有几百个司机,一年下来能赚不少钱了。如果扩大到其他省市,这个数字会急剧上升。一旦名声起来了,这就是一只能下金蛋的鸡。这么赚钱的业务,尹天明自然不会错过的。“三七,行不行?”尹天明坐直身子问道。李轩摇了摇头,“这件事情我担着很大的风险,两成是我能够给出最大的诚意了。”“没有商量的余地?”尹天明忍不住道。李轩微微一笑,看来尹天明对于保养这个项目,非常地看好。故作沉吟了一会儿,他才开口,“想商量也不是不可以,你的投资。”尹天明立马就来了兴趣,“怎么个投资法?”“人员技术这一块你肯定投资不了,保养用的油水零件,你有渠道吗?”尹天明摇了摇头,“我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渠道。”“那就只剩一个合作方案了。”李轩故作摇头道。尹天明立马来了兴趣,“什么办法?你赶紧说。”“我们合伙在其他地方开汽修行。”李轩很快就说出了他的方案。听到这个方案后,尹天明立马就沉默了。投资一个汽修行在他看来,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里面最重要的,那就是修车师傅。李轩的技术是很厉害,可是他又不能分身,怎么保证汽修行的正常运行?难道让师傅每天坐车,去隔壁的省市上班?这在他看来,是不现实的。“这个近期应该实现不了吧?”尹天明抬头问道。李轩直接承认了,“起码要半年的时间。”“如果我能搞定油水和零件呢?”尹天明问道。“保养的油水你能搞定,我可以再给你一成利润,要是零件也能包,我们可以做到六四分成。”听完李轩的方案后,尹天明顿时沉思了起来。关于油水和零件的价格,他上次已经打听过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油水这方面,他认为价格还是相当便宜的。零件这一方面,那就不是一般的贵了。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一定的关系和渠道,零件不一定能够买到。尹天明仔细稍微思考了一会儿,很快就做了决定。“保养油水这一块,你能不能先给我一个价格?”尹天明没有急着答应下来。李轩笑着点了点头,“当然没有问题,你需要多长时间考虑?”“给我三天时间,我去打听一下市场。”尹天明直接道。李轩没有废话,直接让宁玉仙把纸笔拿过来。保养需要用到的一些东西,他全部写在了纸上面。“保养需要的东西都在这上面了,接下来就看你自己的了。”李轩笑着把纸递了过去。尹天明接过来认真的点了点头,“你放心好了,我会尽快给你一个答复的。”晚上看着又一次出现在酒店里的李轩,章正浩十分的意外。这一次跟李轩一起来吃饭的,是国企的两个厂长。章正浩此时心里,对李轩是越发的好奇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章正浩默默地把这件事情记在了心上,李轩这个年轻人地重视起来。这一顿饭,大家很默契地没有谈工作上的事情,而是各种闲聊了起来。经过短暂的聊天之后,杨光富和牛建义心里十分的震惊。李轩各方面的见识,让他们自愧不如。他们两个人的年纪摆在这里,按理来说在见识方面,是不应该输给李轩的。可是不管他们说什么,李轩都能接得上话。李轩有时候说的见闻,他们完全都没有听过。这就让杨光富两人心里越发的疑惑了,李轩真的是一个普通人?牛建义是一头的雾水,杨光富对于之前的猜测却越发的肯定了。在李轩的背后,肯定藏着很大的一个秘密。尤其是对方的身份,绝对是不简单的。聊着聊着,三个人便聊到了国企方面的事情。“国企未来肯定会更加强大,这个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牛建义说了很多,最后总结了这么一句。杨光富却摇了摇头,“国企并不是万能的,现在国企已经开始改革,那些赚不到钱的国企以后肯定会被淘汰。”两个人为了这个话题,可以说争的是面红耳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大部分国企都会生存下去。牛建义相信国家会伸出援手,让所有的国企越来越强大。杨光富则认为,那些经营不善的国企最终都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