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陌生一片,身体又没力气动弹,让人摸不着头脑。 胡凝霜从一旁笑着走出来,“老人家别担心,我叫胡凝霜,就是白水镇上卖酒人家的女儿。” 老人咂咂嘴,“哦,我想得了,你和你爹一起卖酒?” “对,正是我家,我学过医,刚刚看见你晕倒了在外面,就把你带回来诊治了。” “那可真是多谢啊。”老人家笑笑,“老夫呀,岁数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不小心摔了一跤。” “可还头晕?” “晕,有点迷糊。” “别担心,我给你诊脉过了,现在已经没有大碍,只需要喝一些药安静休养一些日子,就回好起来了。” “唉,幸好遇到你了,不然这条老命……”老先生撑着坐起来。 视线越来越清晰,他也看清楚了胡凝霜的长相,喃喃,“真是一个俊闺女呢,要是配我孙儿就更好了。” 祁允初就在旁边候着呢,这话他听了一下着急得很。 忙道:“凝霜已经有人家了。” “啊,哈哈,那就当老夫没说。”老人家尴尬的笑笑,“对了,你们还不认识老夫吧。” 祁允初摇摇头,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位老人。 虽然已经年过花甲,头发花白。但他一双眼 睛却是十分亮堂,就连一般的年轻人都比不了。 不知道是个什么人物呢。 “老夫姓公孙,你们随便叫就好。” “是,公孙先生。”再次叫起这个称呼,胡凝霜感到十分亲切。 前世于郊外救过公孙先生后,公孙先生对自己一直很好。 “帮老夫去传个消息吧,住址就是一水巷最深处的人家,老夫有两个书童,让他们过来接,顺便把诊金带来。” “我去吧。”祁允初的腿脚好多了。 这个一开口就要给凝霜做媒的老先生,他只想赶紧给他送走。 “公孙先生怎么没带书童自己出来?”胡凝霜一边写方子,一边随口问道。 公孙谨被问的眼神躲闪,有些心虚道:“唉,老夫想吃碗胡辣汤。儿孙让书童看着老夫,不许吃。” 胡凝霜听笑了,原来是一个人出来偷吃。 这个公孙先生前世也是这样,学识渊博,性情各色,又是贪嘴得很。 “先生的脉象来看,肺气虚弱,胡辣汤那么重的口味,吃了肯定要咳嗽。” “唉,老夫就是想吃一点。” “那吃到了没有?” 公孙谨一脸萎靡委屈。 “那我给先生做一碗酸豆腐汤吧。” 这是胡凝霜拿手的,豆腐柔软好消化 ,酸溜溜的又开胃,肯定会让公孙先生喜欢。 说着她就出门进去做饭的地方。 公孙谨一个人坐在床上无聊的紧,扶着桌子溜达了起来。 胡家院子里有一棵山楂树。 这时节,山楂果已经摘完了。 光秃秃的枝干上,被祁允初当成当成晒字地方。 偶尔随笔写些什么,随手就挂在这里。 公孙谨无事可做,便站在树下一张张瞧了起来。 起初只是随意看看,看到后面人的眼神都变了,看得十分认真,似乎每一张都不愿意错过。 胡凝霜端着酸豆腐汤出来,就看见了这一幕。 她放缓了脚步,不知道该不该打扰。 前世卖她的面子,公孙先生收下了沈清白。 今生呢,她要嫁给祁允初了,她要帮他吗? 就在她自己犹豫的时候,听见公孙谨很激动的问道:“这是谁写的?” “是祁允初,刚刚先生见过的年轻人。” “是他,呵呵,年纪轻轻,文章竟然写的不错。” “先生你喜欢?” “嗯,比起老夫年轻的时候还是差一点。”话是这么说的,但他那一脸表情,已经显示出了他的欣赏。 一碗酸豆腐汤喝完。 公孙谨心情更好,“普普通通的食材,竟然被你做的 这么好吃。” “先生过奖了。” “先生,先生!” 大门外人还没有进来,两个书童就大喊大叫了。 “喊什么,就显你们嗓门大吗。”看见这两个书童,公孙谨就严肃起来,“老夫在这呢。” “先生你没事吧。”两个书童可着急了,跑了一身汗。 “没死!” “先生,你是跑哪儿去了,也不带上我们,把我们吓坏了。” “都得了,瞧你们两个胆小鬼,赶紧把诊金给人家。” 两个书童听话的掏银钱。 公孙谨一把抓住了祁允初,拉他到了山楂树下,指着其中一篇道:“这片文章,你不觉得还有不足之处吗。” 祁允初被问的没头没脑,但他懂得尊老敬老。 老实说道:“晚辈觉得还可以。” “你看,我来给你说说!” 公孙谨上来就是一通指点,开始的时候祁允初还不觉得如何,越听却越震惊了。 “对啊,老先生说得对!这样一改,立时就不一样了。” “哼哼。”公孙谨沾沾自喜。 看祁允初忙着用笔修改的仔细,再打量过他整个人的气质,斯文温良,一身天生的书卷气。 “乐意不乐意拜我为师啊。”他忽而问道。 两个书童一愣。 自家老 先生主动邀请对方拜师,这是多少年来头一回啊。 祁允初听了很是欢喜,读书人之间,只要聊聊文章,就能感觉到双方的差异所在。 “能有良师指点,晚辈喜不自胜,乐意,当然乐意。”祁允初作揖。 “那好,明天辰时,准时到老夫的住处温书。” 说完,公孙谨背着手就潇洒的走掉了。 两个书童十二三的样子,乐呵呵围住了祁允初。 “行啊你,能得到我们家老先生的赏识。” “你知道我家老先生是何许人也吗?” 祁允初显然不知。 “告诉你吧,我家老先生名叫公孙谨,字浩谦。二十年前就是京城国子监最有名的夫子。 他是厌倦了京城,想过安静日子才隐居在此的。” “竟然是公孙先生。”祁允初愕然,“家父在的时候,也曾提起过,公孙先生是极有名的大儒。” “你知道就好,别说出去,老先生喜静。” “唉,你是有福气了。” “以后咱们互相关照啊。” “我是彤管。” “我叫元光。” 两个书童笑嘻嘻介绍了自己,也忙着追公孙谨去了。 胡凝霜把这场面从头到尾看在了眼里。 这是不是太不可思议了。 大儒竟然主动收下了祁允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