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扶苏,奉命驻守边塞,未见尺寸之功,赐剑,以自裁。” ——公元前210年。 ………… 秦王政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上午。 马车轱辘压地的哗哗声随之响动,前后两支黑甲士卒快速踏步而行。 车内,一名样貌俊朗,眼眸深邃,穿着华丽,腰佩长剑的男子,端正而坐。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他轻吟着这千古名句。 眉宇间带着一丝忧愁,嘴角边带有一丝苦涩。 作为一名两千多年后的盗……考古学家,扶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来到秦朝,成为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 最让人可恨的是。 居然不安排自己提前几天穿越。 非得等公子扶苏直言劝谏父亲,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的第二天。 现在好了,扶苏因触怒秦始皇。 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备受打击的扶苏,回到家后昏死过去,这才得以让他来到这两千多年前。 一晃十天过去,他已经彻底适应了这个身份,前往上郡,协助蒙恬对抗匈奴。 不过对于前往上郡一事,他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耿耿于怀。 若是提前三四天穿越,他不仅不会去直言劝谏,还会当着秦始皇的面大喊一句“杀的好”。 毕竟被秦始皇杀的这些人,都是自以为能够炼制仙丹,帮助秦始皇成仙的术士。 让他们继续活着,就是对他人的摧残。 不过可惜的是,他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只能在上郡等待两年后奸臣伪造的始皇遗书。 若换作原本的公子扶苏,定然会遵从伪造遗书上的内容自裁。 但作为二十一世一名三十多岁大叔的他可不会。 至于自己要不要评价公子扶苏? 他觉得完全没必要。 对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而言,公子扶苏奉旨自刎,实属愚蠢! 但对于古人而言,却是理所当然。 毕竟,君要臣死,臣必须死,父要子亡,子必须亡。 因此,自己不能用二十一世纪的思维,否认这个时代的思想…… 垂眸沉吟片刻,扶苏呢喃道:“现在的秦始皇,仅剩下两年命,我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顺便想办法提前拿到秦始皇让人写的遗诏。” 只要将继位遗诏提前拿到手,那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成为秦二世。 若无法提前拿到遗诏,那他就选择用武力夺得皇位。 之后再弄死李斯、赵高、胡亥三人。 虽然动用武力抢皇位,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能会引发大混乱。 但他可不会乖乖的坐着任人宰割。 确定第一步棋该如何,扶苏喃喃道:“也不知我即位后,陈胜、吴广与刘邦、项羽他们会不会起兵造反?” 思考了一会儿,扶苏觉得大概率会。 根据记忆,现在的秦朝,已经存在很大问题,只是因为有政哥在,这才没有崩坏。 只要政哥一走,定然会是群雄崛起。 刘邦身边的萧何、张良等人,不仅是有能之士,个个更是想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再加上项羽等人一心想复兴各国,不可能不会起兵造反。 若自己继位他们不造反,太阳绝对打西边出来。 “算了!想那么多干嘛?我还是先搞定胡亥、赵高、李斯等人,再去对付这些即将造反的反贼。” “嗯!先确定个小目标,暂时先攻略大将蒙恬、王翦之孙王离等诸多将领,然后再一步步走下去。” 他虽然很想提前弄死那些反贼,将他们造反的想法彻底抹杀在摇篮中。 但现在自己掌握的力量不足。 若消耗手中力量抹杀那些反贼,反倒是给胡亥那小子做了嫁衣。 再加上若弄不死那些反贼,很有可能会让他们提前造反,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另外,胡亥、赵高、李斯三人组若不率先死亡,怕是日后不停给自己搞事情。 “未能见到王贲、李信等人,实属有些可惜!”回想到站在历史舞台上的诸多秦将,扶苏脸上不由流露出一阵惋惜。 通过两世记忆融合,他得知,灭六国的诸多秦将,都已在几年前老死、病死,其中就包括王翦、王贲、李信、蒙武等人。 未能与他们见上一面,只能通过融合记忆目睹,这让他这个来自后世的考古学家,内心感到一阵阵的惋惜。 …… 经过数日奔波,扶苏终于到达上郡,蒙恬麾下大军所在地。 这一路行来,扶苏并没有遭受任何阻碍,也没有遇到贼人。 也还算是幸运。 当然,幸运只是其中原因之一。 两支千人强悍精锐随从,才是扶苏到达目的地的最大依仗。 得知公子扶苏到来的蒙恬,早早带领一些部将,站在军营大门前等候。 从精致马车上下来,扶苏便看到一座军营屹立于眼前,营中一支支精锐来回走动。 当他走到蒙恬等人面前。 蒙恬单膝跪地行礼:“末将蒙恬,见过扶苏公子。” “我等见过扶苏公子。”蒙恬身后众人齐刷刷单膝跪地行礼。 望着眼前这个剑眉英目,面色红润,上唇留着两瓣整齐胡须,下巴留着短胡,一身黑甲,身上散发杀伐之势的威武男子,扶苏内心感到非常震撼。 蒙恬不愧是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男人! “蒙将军不必多礼。”走上前一步,双手将其扶起。 “这~”面对扶苏的举动,蒙恬一时间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但他还是开口道:“谢公子!” 目光看向蒙恬身后众将,扶苏笑道:“尔等也都起来吧。” “诺!” 众人齐声回应,相继站起。 在蒙恬带领下,扶苏来到军中主账。 通过与蒙恬聊天,扶苏得知,军中大部分将领,都在带领军队驻守在长城各处要塞,防止匈奴人袭击。 秦国兼并天下后,蒙恬虽奉命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拓地千里,收复河套,渡过黄河,逐匈奴于大漠,驻守上郡多年。 但匈奴人一直想南下之心从未熄灭。 使蒙恬他们不得不重兵把守各要塞。 至于为何不一口气消灭匈奴? 这主要是因为对方是游牧民族,属于那种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皮的很! 再加上他们居住地不定,根本就没办法进行彻底消灭。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