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妮毕业了。 理论上,她应该在大四用应届生的身份,寻一个好公司,竞争上岗后好好工作。可她没有这么选。她将行李全部扛上,决定坐高铁回丰都。 丰都是她老家。 她要回家去继承家业——一家破破烂烂的火锅店。 孟晓妮被领养的时候年纪很小,很文静,很乖巧。 养父养母在丰都有一家小火锅店,俗称苍蝇馆子。就是那种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馆子,勉强有一张卫生经营执照,随后一开就是多年。 川渝地区火锅店太多了,一家小小的装修简陋、毫无经营的苍蝇馆子,至今为止没有倒闭,这可真算是苍天偏爱。 孟晓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宠着长大的。 她爹她娘从来都不会让她动手,只对她有一个要求:好好读书。 孟晓妮哼哧哼哧将行李推到了自己的二等座位置,把东西塞了进去。 她念书也很给爹娘面子,超出一本线几十分,考上了一个重本。但她整个大学四年生涯,既没有选择考研,也没有选择考公,而是千挑万选,选了一些品牌企业去实习。 四年时间,她不仅攒到了足够的钱交了自己的学费,还攒到了小两万的存款,可以熬过刚开始工作的这段日子。 四年的学习和实习经验,也成就了她最后的毕业论文——关于市面上常见餐饮店的调研。 餐饮业并不是一个让人觉得很有深度的行业。 好像谁都可以做餐饮,谁都可以做成餐饮。 会做饭,有钱开店。 这就是一家小馆子。 但是事实上不仅仅是如此。 谁都能开店,却不是谁都能开连锁店。能开连锁店的人,也不代表着能够开出一个省,更加不代表着可以开到全国,乃至世界。 像烧一条鱼,有的人开的是家门口的小饭店,有的人开的是有星级的米其林,有的人开的是遍布全国的连锁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店在什么程度下可以转型? 如何将一家小店开出新花样来? 连锁和品级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孟晓妮的专业就是研究这些。 研究完,她结束了自己的学业,参加了毕业典礼,拿到了毕业和学位证书。随后她极有干劲踏上回家路,准备将自家的苍蝇馆子打造成一个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小馆子! “嘀——嘀——”高铁开始要关门了。 孟晓妮从书包侧面取出了耳机,坐到了椅子上,打算熬过这一段整整一天的漫长高铁旅行。 一排是三个位置,过了过道,再是两个位置。 孟晓妮坐在靠近过道的位置上,好巧不巧,旁边三个正好是一家人,父母和年幼的女儿一块儿出来玩。 她拿出了电子书开始看。 二手的机子,几乎全新,几百块到手。电子书比纸质书便宜得多,也是她打发时间的好途径。 高铁很快开起来,稳得很。旁边的一家三口聊聊天,吃吃东西。那一对夫妻正在互相说着接下去旅游的途径,要从哪里下车,住哪里,往哪里跑比较好玩。 一直聊到正儿八经吃饭的点。 高铁上飘起了食物的香气。 孟晓妮看了眼时间,取下了自己耳朵上的耳机,低下身拉开了书包,取出了书包里的泡面。 一手揣着电子书,一手揣着泡面,孟晓妮去高铁上倒热水。 倒热水的地方在这个点总是人满为患的。 孟晓妮很有耐心,静静等着。 她时常一个人,却也很喜欢人,尤其是喜欢人多的地方。喧哗和吵闹,她都很喜欢,当然,是不要影响到秩序的那种。 按次序轮到了她,热水正好没了。 孟晓妮等了一会儿,随后倒了热水,嘴里叼着叉子慢悠悠往回走:不知道那一家三口现在正在做什么呢? 等她回到了自己那间隔间,就见一家三口正凑在一块儿吃便当。 高铁上有卖的那种,一份价格不低。 他们还自带了一些熟食,摆得前头整个小桌子都满了。高铁座位每个人前头就那么一小桌子。 那中年妇女见孟晓妮拿着泡面回来,忙招呼起了她:“小姑娘一个人吃泡面啊?要不和我们一起吃点?我们这么多东西也吃不完的。” 孟晓妮摇头:“我有泡面够了。” “泡面营养不够的。再加个卤蛋吧?这咱家自己做的。”旁边的中年人将餐盒给摊开了。 孟晓妮还是摇头。 这夫妻两个带出来的小女孩年纪很小,脸蛋白净,扎着两个小辫子,动起来一翘一翘很是可爱。 她这会儿就盯着孟晓妮看,双眼发亮,眼内满是羡慕:“小姐姐,我可以吃你的泡面么?你的面好香,我好饿。” 孟晓妮拿着泡面回了自己位置,默默就自己吃了起来:她总共就带了三碗泡面。 鲜虾鱼板面,加辣椒粉。怪好吃的。 她百吃不厌。 小女孩也不吃两夫妻的东西,咽了咽口水,看孟晓妮吃泡面看到整个人都凑了过来:“小姐姐,你的面好香啊。” 她趴在小桌子上,小脸上满是恳求。 孟晓妮吃了一半泡面,被这么盯着,当下忍不住就笑了起来。 这还怎么吃? 她朝着对面两夫妻笑了笑:“还是给我个卤蛋吧。” 两夫妻对视一眼,搓手憨笑,不仅给卤蛋,还给她起了别的东西:“这是咱自己做的腌黄瓜。” “还有这个还有这个,这香肠我们也是自己做的。可好吃了!” 孟晓妮一个个吃过来,很是自然将泡面搁置在了自己的小桌板上,敲了敲,示意让小女孩自己吃。 小女孩双眼发亮,说了一句:“谢谢小姐姐。” 四个都吃得很饱,也都还挺开心。 泡面上的热气渐渐消散,一顿饭就此吃完。 都互换了吃食,双方当然就攀谈了起来。 “我们呢趁着这个年纪能走,就出去玩玩。小姑娘是去哪里啊?”中年妇女很是和善,询问着孟晓妮。 孟晓妮将泡面盒子给收了,回着话:“我回丰都。我是丰都人。” “噢噢,我们也会去那儿的啊,不过不是丰都站下!你们那儿讲话很好玩的。地方也很大。”中年妇女应和着,和旁边的中年男子讲,“你看这就是缘分咯。” “要得。”孟晓妮说了一句丰都话。 中年妇女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拍着腿:“哎对对,就是这样咯。” 孟晓妮给他们推荐了几个知名的旅游景点。 丰都最有名气的点,就是“鬼都传说”。 传说这天下的鬼,都会前往丰都,看三生石,进阎王殿,走奈何桥,喝孟婆汤,最终转世重生。现实里的丰都作为“鬼都”,该有的设施都有。 不说真假,丰都至少是个文化古都,很有意思。 孟晓妮很喜欢丰都:“我从小在丰都长大,又正好姓孟。同学一直给我起绰号叫‘孟婆’。我介绍出来的景点,一般不会出错。” 那一家三口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姓氏在丰都,那可真是赶了巧。 “这世上真的有鬼么?”中年男人笑完,眼内似有感慨,对着孟晓妮这么问了一句。 孟晓妮笑了下:“宁信有吧,天地有循环,不是坏事。” 两夫妻点头。 高铁停停走走,很快就到了下午的点。 孟晓妮正准备睡觉,就见小女孩欲言又止。 她轻挑眉,就那么看着那小女孩。 小女孩手指头掰来掰去,微微红了脸:“小姐姐,晚上我还能吃两口你的泡面么?” 孟晓妮朝她笑着点了头,随后给自己插上了耳机,缩在椅子上继续消磨时间。 小女孩开心展颜,乖乖去睡了,半点不闹人。 到了晚上,孟晓妮直接泡了两碗泡面,用香气叫醒了旁边睡过去了的一家三口。 小女孩惊喜叫了一声,忙起身跑过来吃泡面。 孟晓妮吃一碗,小女孩吃一碗。 两夫妻也开了自己的吃食,兴冲冲给孟晓妮加餐。 又熬了三个小时,孟晓妮先到站。两夫妻原定的第一站并不是丰都,他们只是会路过丰都,顺带去看一看。 孟晓妮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将该带上的东西都带上了,搓了搓脸,将头发扎好。 她临着走,和两夫妻说了一声:“下回鬼门开的时候,做点好吃的,记得点一炷香吧。小姑娘许久吃不到饭,怪饿的。” 说完,她推着行李就走了。 两夫妻互相对视一眼,眼内满是愕然。 中年妇女手有点哆嗦,捏着旁边的丈夫,眼眶猛然就红了:“老公,她刚才说啥?” “……啊?啊!”中年男子也是懵住了,“鬼,鬼门开。” 中年妇女站起身,刚迈开步子,脚当即就软了下来。她太过激动,气有点喘不过来。 中年男子当即慌了,忙拍着她的胸口:“冷静点,你别慌,来,慢慢吐气,吸气,吐气,吸气——” 中年妇女缓了过来:“没事,没事。” 丰都这儿停靠没多少时间,孟晓妮很快下了站。 她回过头,就见那小姑娘坐在了高铁车厢顶上,朝着她欢快挥手,算在谢过她的泡面。 永远停留在那个年纪的脸蛋上,此刻满是欢愉。 作者有话要说: 1.男女通篇1v1,文案已标明; 2.本文美食文,建议饥肠辘辘时看。 3.多多收藏,多多评论,养肥可能会养死,评论多了会加更。 5.作者基本日更或者隔日更。 6.网页、可找作者专栏戳进去收藏作者和预收文哦~还有旧文可观赏~ 望诸君食用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