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

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

    知识点名称内容人力资源及相关概念

    ★★

    1.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与(资本性人力资源)。

    2.(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3.(人口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所有人员的总和。强调的是数量观念。

    4.(人才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源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人的总和。

    5.(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所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

    技能和健康等的总和。

    人力资源的特征

    ★★★★

    6.(生成过程的时代性)人一生下来就遇到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当时的社会发展

    水平从整体上影响、制约着这批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

    7.(开发对象的能动性)人类不同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处在于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性。

    8.(使用过程的时效性)人力资源储而不用,会荒废、退化。

    9.(开发过程的持续性)只有不断的开发学习,才能跟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步伐。

    10.(闲置过程的消耗性)闲置时,为了维持生命的存在也仍然要吃粮、喝水和需要生活必需品。

    人力资源的相关理论

    ★★★

    11.西奥多·舒尔茨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早年从事(美国)农业经济研究。因发表(《人力资本投

    资》)演讲而被尊称为(“人力资本之父”)

    12.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是在于追求本身的最大利益,人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经

    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由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麦格雷戈把“经济人”假设称为(X理论)。

    13.“社会人”假设是由人际关系学说倡导者(梅奥)根据霍桑试验首先提出来的。

    14.“自动人”也叫“自我实现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麦格雷戈把“自动人”

    假设称为(Y理论)。

    15.“复杂人”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薛恩)提出,美国学者约翰·莫尔斯和洛希把“复杂人”假设称为(超Y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16.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发展需要,对人力资源获取、整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管理活动。

    17.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包括两个部分: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

    (1)(宏观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对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开发和使用的过程。

    (2)(微观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特定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联系

    ★★★

    18.初级阶段:(传统的经验管理)。第一次产业革命促进了企业人事管理的诞生。

    19.科学管理阶段:(以工作为中心)。第二次产业革命推动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

    20.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与工作相互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诞生和发

    展。1986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发表了《传统人事部门,再见!》一文。

    2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力资

    源管理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

    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22.(1)管理的(观念)不同:传统人事管理视人力为成本,而人力资源管理则视人力为资源。

    (2)管理的(模式)不同:传统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主动开发型”。

    (3)管理的(重心)不同: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重心,而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重心,注重人与事互

    相适应,把人的发展和组织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4)管理的(地位)不同:传统人事管理处于执行层,而人力资源管理处于决策层。

    (5)管理的(方法)不同:传统人事管理把人假设为“经济人”,而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假设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

    (6)管理部门的(性质)不同:传统人事管理部门一般被视为非效益、非利润部门,而人力资源管理

    部门被视为效益和利润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

    23.人力资源管理从功能上看,具有四种不同的模式,每一种模式又都反映出时代的特点。

    (1)产业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关注劳工关系的协调)。包括工作规则的建立、职业发展、以资历为基础的报酬体系等。

    (2)投资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关注公平就业机会)。人力资源管理从以劳工关系为重点转向以人力

    资源的培训为重点,具体措施包括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丰富工作内容等。

    (3)参与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关注团队合作)。

    (4)高灵活性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关注如何理解和把握不断(变化的趋势)。

    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

    ★★★

    24.(1)根据戴尔和霍德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可分为:(诱引战略、投资战略、参与战略)。

    (2)根据斯特雷斯和邓菲的研究,人力资源战略可分为:(家长式、发展式、任务式、转型式人力资

    源战略)。

    (3)舒勒将人力资源战略分成:(积累型战略、效用型战略、协调型战略)。

    组织的战略层次划分

    ★★

    25.(1)(组织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或企业战略。可划分为成长战略、稳定战略、收缩战略。

    (2)(经营战略),又称
更多章節請下載APP
海鷗小說APP 海量小說 隨時隨地免費閱讀